- 浙東唐詩之路學術文化編年史(唐詩之路研究叢書)
- 李招紅編著
- 8字
- 2022-05-07 11:09:21
孕育期(1967─1990)
1967年
10月,竺岳兵在新昌縣土產公司任公路技術員,負責建設運輸毛竹的“毛竹公路”,在工作中與唐詩相聯系,想到這一帶古代可能是水上旅游線,并開始實地考察。
竺岳兵1935年出生于浙江省新昌縣白楊村。他從小就喜歡唐詩,常跟著大哥認真吟誦。5歲起就能背誦《唐詩三百首》的作品。長大后參軍入伍,后就讀公路交通學校。1967年開始,他在縣土產公司任公路技術員,負責縣里建設運輸毛竹的“毛竹公路”竺岳兵在毛竹山區生活和工作十多年,那里的風土、人文、自然地理,在他腦海里漸漸與一些唐詩聯系起來,并產生了一個想法:從天臺慈圣村經茅洋、黃壇、沃洲、蘭沿、新昌城區到嵊州接曹娥江出杭州灣,可能是古代著名的水上旅游線。為了驗證這一想法,他在這條古水道上跋山涉水,走鄉串戶,進行多次實地調查。同時,根據解放軍航測地形圖,詳細地計算出那些地區的集雨面積、河床坡度等,得出了在古代植被茂密、雨量充沛的條件下,這里肯定是一條水路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