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潛龍在淵
- 大昊建國
- 作家OHAfmN
- 2000字
- 2025-02-26 22:35:43
在大隨的版圖上,并州作為抵御北方烏珠穆沁部的前沿重鎮,戰略地位舉足輕重。這里,灝國公、并州大都督張黿,手握并州邊軍,成為了這片土地上最具實力的人物之一。然而,在他那忠誠的表象之下,卻隱藏著一顆勃勃野心,如同潛藏在深淵之中的巨龍,等待著一飛沖天的時機。
并州都督府后園的竹亭里,微風拂過,竹葉沙沙作響。張黿身著一襲素色長袍,正與幕僚對弈。他面色平靜,眼神卻深邃而銳利,手中黑子落下,棋盤上的局勢逐漸明朗。此時,他看似專注于棋局,心思卻早已飄向遠方。
三個月前,烏珠穆沁部叩邊,給并州帶來了一場不小的災難。如今,城墻之上的破損雖已得到初步修繕,但那些尚未完全愈合的裂痕,就像張黿心中的警鐘,時刻提醒著他局勢的嚴峻。
張黿深知,在這個動蕩的時代,要想實現自己的野心,必須先隱藏鋒芒。因此,每次烏珠穆沁部進犯,他都率領邊軍堅決抵抗,毫不退縮。戰場上,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將士們在他的鼓舞下,士氣高昂,一次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不僅如此,對于境內的匪患,他剿撫并用,基本解決并州匪患問題,百姓們的生活逐漸恢復安寧。這些行動,讓張黿在朝廷中贏得了極高的聲譽,眾人皆贊他是大隨的忠誠衛士。
然而,在每次戰后向并州刺史和并州別駕報告損失時,張黿卻動了一番心思。他故意夸大了損失的程度,無論是物資的損耗,還是兵員的傷亡,都比實際情況要嚴重得多。朝廷和地方官府為了彌補這些損失,不不得不下撥物資和兵員補充。而這些多出來的物資和兵員,都被張黿秘密地積攢起來,成為了他發展勢力的重要資本。
負責接收和整編這些補充物資和兵員的,是張黿的二兒子張宇霆。張宇霆正值血氣方剛之年,卻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沉穩和堅毅。他每日天不亮便起身,來到軍營,親自監督士兵們訓練。他對士兵們要求嚴格,從隊列訓練到格斗技巧,從武器使用到戰術配合,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絲毫懈怠。在他的帶領下,新組建的部隊逐漸成長為一支紀律嚴明、戰斗力強悍的精銳之師。
“父親,新兵們經過這幾個月的訓練,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們的體能和戰斗技巧都有了顯著的提升,而且對您忠心耿耿。”一天,張宇霆來到都督府,向張黿匯報訓練情況。張黿聽后,滿意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說道:“很好,宇霆,你做得不錯。不過,我們還不能掉以輕心,要繼續加強訓練,同時也要注意保密,不能讓任何人察覺到我們的計劃。”張宇霆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與此同時,張黿的大兒子張逸軒也在為家族的大業忙碌著。張逸軒心思縝密,極具商業頭腦和情報天賦。他深知,要想在這個亂世中立足,除了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還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和準確的情報來源。于是,他在父親授意下組建了一支情報組織飛鳥營,初步可以掌握并州情況,逐步向周圍擴散。這些眼線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將各方消息源源不斷地傳遞到張逸軒手中。
除了情報工作,張逸軒還積極開展商業活動。他利用家族在并州的影響力,慢慢與各地的商人建立了聯系,尤其是北邊的聯系,要買大量馬匹。他開設了多家商鋪,涉及絲綢、茶葉、瓷器、藥材等多個行業。在他的精心經營下,家族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大,財富也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這些資金,為張黿的野心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父親,這是這個月的賬本和情報匯總。”一天,張逸軒來到張黿的書房,將一本厚厚的賬本和一疊情報遞了過去。張黿接過賬本和情報,仔細地翻閱起來。看著賬本上不斷增長的財富數字和情報中關于各方勢力的最新動態,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逸軒,你做得很好。這些情報和資金,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張黿抬起頭,看著兒子說道。“這都是兒子應該做的,父親。”張逸軒謙遜地回答道。
而此時,張黿的女兒張悅瑤與其夫婿正身處關中恒安。張悅瑤聰明伶俐,心思細膩,她利用自己的身份,頻繁出入各種社交場合,與朝中的權貴們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在這些社交活動中,她不動聲色地收集著各種情報,從關中地區的軍事部署,到地方官員的政治傾向,無一遺漏。她的夫婿則在暗中協助她,處理一些不方便出面的事務。他們就像兩顆隱藏在暗處的棋子,等待著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黿的勢力在暗中不斷發展壯大。他的軍隊日益強大,物資儲備充足,情報網絡也愈發嚴密。然而,他深知,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每一步都必須謹慎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盡棄。因此,他繼續在眾人面前扮演著忠誠的大隨官員的角色,對朝廷的命令言聽計從,對地方官員也表現得十分謙遜。
在一次并州刺史舉辦的宴會上,張黿與其他官員們把酒言歡。席間,眾人談論的話題大多是關于天下的局勢和朝廷的人事變動。張黿靜靜地聽著,偶爾發表幾句自己的看法,言辭之間盡顯對朝廷的忠誠和對國家的擔憂。“張大人,此次烏珠穆沁部進犯,多虧了您率領邊軍奮勇抵抗,才保住了并州的安寧。您真是我大隨的功臣啊!”一位官員舉起酒杯,向張黿敬酒道。張黿連忙起身,謙虛地說道:“這都是我分內之事,也是將士們的功勞,我不過是盡了一點微薄之力罷了。”眾人聽后,紛紛點頭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