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龍海岸線戰場:
雙方投入的武裝力量已經達到巔峰,裝甲單位鋪滿地面。
酸雨摻雜著大量的彈藥,炮彈和飛行器的殘骸,墜落在這片土地上;
炮火打擊,制空打擊,制導打擊...
可以說,在這里拼的就是儲備,就是哪方先被消耗干凈。
在這里,不需要照明彈,就能照亮黑夜,因為不需要!
每時每刻,就有轟炸機負責空中火力轟炸。
像那些混亂地帶,則是超武打擊,變成絕地。
所有人都知道暖雪灰終將來臨,地面也會變得不適合人類生存,但是沒有辦法;
尤其那些免疫制導武器的巖龍,不戰術超武打擊,根本破不了防!
像那些弱小的地方,以及混亂地帶,熱灰已經飄散到建筑物上覆蓋,開始一點點的腐蝕脆弱的房屋。
尤其是一些簡易房屋,無法阻止熱灰飄入屋內,讓里面的人獲得短暫的溫暖…
還有無知的人大量收集暖灰進入屋內取暖,然后咳嗽出血。
——
由于暖灰的存在,嚴重的干擾無人系統的控制,導致無人機群紛紛失控墜落;
好不容易壓制異族的入侵,如今陷入無人機報廢的絕境。
建筑工程師攜帶的儀器發出爆鳴,放射數值超過一千拉德,且數值還在提升!
排除是這些大國投放的外,那么就是手下那些小國引爆的臟彈,且數量還不少;
還有可能是從臟彈爆炸中存活的巖龍,吃下臟彈后體內反應,產生更多的熱灰干擾磁場。
建筑工程師為了延長堡壘的使用壽命,開始在表面覆蓋一層含鉛的復合材料,來隔絕熱灰對建筑的破壞。
不少巡邏兵電驅機甲制動系統紛紛開始趴窩,只剩機械制動還能勉強正常運行;
那些在表面涂了鉛層的,開始分隊輪流負責火力壓制巖龍先鋒。
撕裂者等異族兵力也在熱灰覆蓋前暫時撤退,繼續讓巖龍先鋒破壞人類的防御堡壘。
而輪班到的巡邏兵機甲,為了減輕壓力,無一例外紛紛堅守崗位更長時間,身體也不可逆的嚴重損傷。
他們把抗輻寧當水喝,來緩解熱灰對他們的損傷,直到被強制換班;
換班后的他們趕忙把機甲在消輻噴霧的清洗下直到安全值,這才離開機甲,讓機甲繼續泡在專門的池子里洗掉熱灰。
有些地方的機械零件,因材質問題已經一碰就碎,機身也有不同程度的磨損。
有走回來的,自然有被隊友拖回來的,整個人已經回光返照了…
就連他準備寄回去的家書,也因輻射問題一碰就碎,化作紙灰。
“你說!我們會贏嗎?”
回光的隊友詢問。
“會贏的!”
拖灰他的隊友回答。
但他們還來不及哀悼,敵人的下一波攻擊已經來臨!
在地堡里面的人都感覺到地面的顫抖了,然后他們就看到讓他們作嘔的東西——生物坦克!
正面寬至少20米,高達十米,通過比例計算長度有30米左右;
最讓他們感到作嘔的,是這坦克像生物一樣裝甲輕微開合,能透過縫隙明顯看到里面的血肉組織。
光是發現的生物坦克,數量就有20輛,更別提還有重坦巖龍單位。
“雷達發現有超大型目標靠近!距離一千里,預計7小時進入我方視野!”
一千里外:
異族花費大量的資源后,終于拼接出他們攜帶的唯一一臺殺手坦克。
長六十多米,寬四十多米,高十五米多。光是底座上的炮臺,就有一個生物坦克的體積。
250mm的粒子重炮,賦予它可以輕松鑿開人類厚重的要塞墻壁,以及那恐怖的35km的跨射標準距離。
關鍵是上層那厚重的特制裝甲,哪怕面對人類穿深1000mm以上的穿甲彈根本不虛。
哪怕人類僥幸炸毀部分裝甲,異族的自動修復能力能讓人類絕望這個大家伙會自動恢復炸毀部分。
這輛殺手坦克的任務是在50km的距離上給人類的要塞開個小洞,配合生物坦克的能量彈殺死墻后的任何單位。
在熱灰的覆蓋下,人類的許多設備不同程度的失靈了,就連雷達也是時靈時不靈的,更多需要犧牲偵查手去確認。
還好如今大部分人已經遷移到地下城,人類開始習慣地下城的生活,也和以前一樣開始分出三六九等。
現在在地面生活的,大多數都是穿著有一定抗輻射能力的電驅動機甲,負責人類的重工業生產。
為了減緩輻射塵的進入,地面的人使用大功率噴水器制造雨幕區,讓污水進入專門的池子循環利用;
光是每天倒入的抗輻射液體,就不計其數,只為減少輻射對機器的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