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題材是股市的第一生產力
上一節,我們講了股票上漲的兩種推動力:一是市場合力;二是主力資金操控為主、市場合力為輔。但是,無論哪種類型,都需要利好消息或者說題材。題材就是風口,是股價上漲的驅動因素,題材就是股市的第一生產力。
什么是題材呢?我們把可能引起人們對股價上漲預期的各種“政策和信息”稱之為題材。但其實,即使不給題材下定義,也并不影響實際操作。就像談戀愛,誰想過什么是戀愛的學術解釋呢?但絲毫不影響大家談得不亦樂乎。但為了給初學者指好路,筆者先假想自己也是一個完全不懂情緒流的初學者,盡量深入淺出地把題材的外延內涵闡述清楚。因為,情緒流以題材為出發點。
最廣義的題材,是對人類文明發展及社會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著名的《長征》一書的序言曾這樣說:
美國時代生活出版公司曾出版了一本書《人類1000年》,書中記錄了從公元1000年至公元2000年的千年間,人類歷史進程中發生的一百件重要事件。來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者們共同認為,這一百件重要事件,對人類文明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這些事件包括:
①1088年。世界上第一所大學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亞誕生。人類的知識有了得以世代相傳的智慧之地。
②1582年。羅馬教會頒布了歷法。從此見證著組成我們生活的每一分鐘。
③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人類第一次全社會性的革命將平等的法律制度傳向全世界。
④1830年。第一列火車從英國的利物浦開出。從此結束了人類只能用腳力推進陸地運輸的歷史。
⑤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關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論文。人類的思維第一次進入宇宙的兩個基本構成:物質與能量的內在聯系中。
⑥1953年。DNA鏈的奧秘被解開。人類第一次得以弄清我們是怎么樣成為我們自己。
⑦1969年。阿波羅十一號宇宙飛船登上月球。全世界開始探索星球之謎中一個重要問題:我們是唯一的人類嗎?
這些最具影響力的事件可以告訴今天的人類,世界是如何變當時的滄海為今天的桑田。歷史都是那些能夠書寫并見證人類已往生存面貌的人與事,而這些事無不使人類生活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跟中國有關的是三件事。
①1100年。火藥武器的發明。人類從此進入熱兵器時代。
②1211年。成吉思汗建立帝國。客觀上打通了東西方文明的隔膜,造成了東西方的交流。
③1934年。長征。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艱難、不畏犧牲、傳播理想的遠程。
或許從人類文明的角度看,以上題材太大。那我們再往近了說,往小了說。
①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②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人民富起來了。
③中共十八大。中國人民強起來了。
當年孫中山在《興中會宣言》中,這樣描述當時的中國:“堂堂華夏,不齒于列邦;濟濟衣冠,被輕于異族”。那么回顧歷史,這建國、富國、強國三部曲,是不是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國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一窮二白的歷史一去不返,中國各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中華民族從未如此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相關的人和事注定會名垂青史。
再進一步具體來說,沿海開放、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一帶一路、雄安新區、自貿區、科創板、深圳先行示范區等,這些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是不是深刻影響中國相關地區、相關領域、相關上市公司的未來和每一位二級市場投資者的“錢途”?這些舉措的出現,極大地引起了人們對于二級市場股價上漲的預期。我們就把這些可能引起人們對股價上漲預期的政策和信息,統稱為股市的題材。
股市的題材除了上述這些大題材外,常見的題材還有:兩會題材,人民幣升值,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無人駕駛,5G,環保,國防軍工,上海自貿,新能源車,生物醫藥,物聯網,業績增長,高送轉,等等。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新時代就會有新題材。2019年以來,產生了柔性屏、大金融、超高清視頻、泛在電力物聯網、數字孿生、一帶一路、氫能源、工業大麻、業績預增、集成電路、自主可控、稀土反制、垃圾分類、深圳先行示范區、數字貨幣、區塊鏈等眾多題材,每一次題材炒作都會誕生許多牛股。股市幾乎每天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