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股市生存的重要思維
復雜、隨機、混沌性是股市的本質特點之一,這也是做股票不容易的根本原因。本節單獨針對股市的這個本質特點進行講解,并提出應對股市的重要哲學思維。
愛因斯坦這樣談論哲學:如果把哲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么,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隨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意識科學的獨立和迅速發展,哲學不再研究世界某一范圍、領域的問題了,而是研究整個世界一切事物、現象的共同本質和普遍的規律,如世界的本源,物質和意識的關系,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等,從而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論的指導。看到此處的你,是不是覺得有點頭大、心累、厭煩?確實,聽上去,哲學似乎很高大上,但實際上,又沒啥具體用處。所以在許多人看來,哲學總有故弄懸虛的嫌疑。尤其是股票初學者,一會兒佛學,一會哲學,聽上去就頭痛。事實上,股票技術的學習,需要向內求知修心,自然就跟佛學扯上了關系;而向外求知,就不得不借助哲學的力量。
關于哲學,筆者有個小體會:哲學哲學,似乎啥也沒學,因為不涉及具體學科,顯得有些空,但是,恰恰正是因為空,所以承載一切,涵蓋一切。唯有哲學思維能幫助我們認識和理解眼睛看不見的地方,尤其是像股市這樣復雜、隨機、混沌的事物。
股市博弈的復雜性,可以說超過其他任何形式的博弈。如果說“象棋”這類性質的博弈,用“百步穿楊”來比喻(什么意思呢?目標是靜止的,雖然難,但只要持之以恒地勤奮學習,早晚就會接近成功這個目標),而股市的博弈難度,則類似于“槍打飛鳥”。鳥兒本身在飛,且天氣變化莫測,時不時又風狂雨急。這個比喻近似地勾畫出股市因為“復雜性、隨機性”,而呈現出“混沌”的狀態。那就意味著,人們只能在股市呈現出相對“規律性”的時候,才有較高的勝算。而要幫助人們發現和運用這些規律,就需要哲學思維,比如概率思維、系統思維、極簡思維。
1. 概率思維
人類描述未知事物,通常是用打比喻的方式來幫助理解。股市作為一個獨特的存在,卻很難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大致來說,跟天氣變化近似,跟人類社會發展階段的某些進程相似。讀者看到此處,不妨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我們可以想象自己變成了一個分子原子,鉆進離地10000米的高空,那是不是一個混沌的世界?影響天氣變化的各方面因子實在太多且變幻莫測。至今,人類都還不能科學而權威地解釋天氣的成因。但是,這并不妨礙人們對未來天氣進行預測和分析,盡管不能百分之百的準確。這,就是天氣預報。而天氣預報就是概率思維的應用。
關于概率思維,我們再打個比方,生病了去看醫生,醫生開給你的藥,說明書往往有寫“有效率98%或者90%”的字樣,有的還有備注“孕婦慎用”等等。這就說明在臨床實踐中證明了的,有相當的依據。但散戶在股市里的一招一式有依據嗎?有臨敵實戰的功效嗎?散戶虧了錢,從來不是吃“醫生開的,實踐中證明療效的藥”,而是胡亂吃些自己給自己開的想當然的“可能有效,也可能沒效”的藥,如果是輕倉試試也還好,但往往總是重倉在賭,想想看,這虧錢的病痛能治好嗎?這似乎是一個常識,但是不是有些哲學意味?
當年毛主席指揮紅軍,為什么總是能以弱克強?其實毛主席也是運用概率思維的典范。大家都知道,以多勝少是大概率,而以少勝多,是小概率。毛主席早年指揮紅軍作戰,雖然總的來說是以少勝多,但在具體的每一次戰斗中,幾乎都是在運動中尋找戰機,什么戰機呢?局部來看,以多勝少的時候!1930年12月25日,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在江西寧都召開蘇區軍民殲敵誓師大會上,毛主席做了一副對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里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后來這兩句話每句的前十六個字分別成為共產黨武裝開展游擊戰和運動戰的指導方針。縱觀毛主席一生,處處閃耀著哲學思維的光輝。
股市正是一門關于概率的學問。提醒我們要在勝算大的時機選擇勝算大的個股,這也正是股市獲利的訣竅所在。但許多初學者忽視了這個問題,胡子眉毛一把抓,如果股票交易這么容易的話,誰還上班呢?所以智者一般只做“大概率的定數”,放棄“小概率的變數”。讓“大概率的定數”變成自己的財富,而把“小概率的變數”留給對手盤去賭,這就是股市的博弈之道。某種意義上講,沖動隨意、毫無章法的交易叫賭博,有概率勝算、倉位管控的交易叫投資。有人甚至以結果論英雄,老是虧錢的叫賭,老是贏錢的叫投資。能老是贏錢,一定是概率思維的結果。從線性思維走向概率思維,是散戶成熟的開始。
2. 系統思維
所謂系統,就是多方面相互聯系、發展變化的有機整體。宇宙萬物,無論是大到一個星系還是小至一個原子,其本質都是一個個的系統。系統思維就是人們運用系統觀點,把研究對象的互相聯系的各個方面進行系統認識的一種思維方法。整體性原則是系統思維方式的核心。這一原則要求人們無論干什么事都要立足整體。而“框架”就是對整體構成元素以及元素間有機聯系的簡化體現。換言之,系統思維是用框架來思考與表達的思維方式。
框架有什么好處呢?舉個例子,出門去一個從來沒去過的地方,辦法有兩個:一是,一路走一路問,摸索著過去;二是,出門前就通過電子地圖查好路,然后按照導航過去。哪個辦法更方便更先進呢?答案不言自明。所以,理解一個事物的整體,無疑,框架就起到了按圖索驥的重要作用。
問題是,框架從何而來呢?辦法有三。一是利用已有的框架;二是完善已有的框架;三是創造新的框架。任何一本書都有框架,方便讀者閱讀。比如本書分成“前言,股市之我見,龍頭戰法,股市天經,后記”。而“龍頭戰法”又分“人和篇、地利篇、天時篇、綜合篇”,就是作者自己創造的框架。
言歸正傳,回到股市上來。框架既然如此重要,但龍頭戰法的學習往往靠自學,根本沒有現存的框架可言,如果一個人沒有哲學思維,怎么會想到去創造“框架”呢?市面上有些龍頭戰法,往往也是跟本書第三部分《股市天經》里的黎天行一樣,以偏概全,實在是害人不淺。說實話,作者當年也是深受其害,深感散戶學藝之艱難。這也是筆者能堅持寫完本書的重要原因。
本門情緒流龍頭戰法,大的框架就是“劍法”與“心法”,而“劍法”的框架就是《人和篇》《地利篇》《天時篇》,前面兩章談擇股,后面一章談擇時。而“心法”主要反映在《股市天經》里。讀者朋友可以在此基礎上,在不同的市場環境里,反復觀察、思考、總結、實踐,從而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附帶說一句,建議初入股市的散戶朋友,所有的學習,只能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而絕不是剛開始學就直奔賺錢。否則,適得其反。
3. 極簡思維
極簡思維是跟“方法論”相關的思維方式,極簡思維也可稱之為歸納和演繹,是從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反過來指導實踐的重要思維。比如農民看天氣,“有雨天邊亮,無雨頂光光”“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就是一種總結和提煉。象棋中的殺招如“舍馬十三招”“雙鬼拍門”“雙馬飲泉”“海底撈月”也是一種總結和提煉。但無論是天氣還是象棋,都是前人幫我們提煉出來的,我們直接就可以運用,而龍頭戰法,就只有靠我們自己在跟市場學習的過程中總結和提煉了。
說到總結,我們又不得不提毛主席了。毛主席早年指揮戰爭,總是想方設法調動敵人,等待局部出現“我方兵力強大于對方兵力”的戰機,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每次都是如此,積小勝為大勝。前面說過這是概率思維,這又何嘗不是極簡思維呢?就是這一招,確保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毛主席做任何決策,事先都要進行調查研究,而不是臨時拍腦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是他的名言,但是事后呢,往往還要總結。毛主席有一句話:我就是靠“總結”兩字吃飯的。“事前調查,事后總結”,學習股票不正是這樣嗎?
大家都看過《天龍八部》吧,慕容復憑斗轉星移,擅長天下各派武功,差不多就是武林百曉生了。遇到低手還好,但奇怪的是一碰到高手,總是被吊打得像個傻子。我們反過來看看高手是怎樣做的呢?《射雕英雄傳》里的一代大俠郭靖,資質平平,就憑一套降龍十八掌獨步武林。《神雕俠侶》里,楊過原來所學之博雜,可說是武林莫出其右,但是,如果他止步于此,那就是第二個慕容復了。真正讓他成為一代武學大師,是他閉關之后,融匯各派所學,創出了屬于他自己的黯然銷魂掌。《笑傲江湖》里的風清楊,亦是如此。憑獨孤九劍,堪稱武林第一。
回到股票上來。我們同樣也需要總結、提煉。比如:
(1)股價總是沿著對主力有利的方向運行
股價運行的動力來自主力,股價永遠沿著對主力有利的方向運行,主力操作總會存在“某些相對固定”的模式,表現出某些技術圖形或K線組合。宏觀上便表現為不同形式的N字結構(波浪),不管主力如何折騰,最后拉升總會突破前高。主力捕獵的對象是股市中的大多數群體,當你與大多數群體保持一致時,便自然成為主力的獵物。
(2)主力操盤也需順應市場變化,但拉升總要借力題材
跟天氣的成因一樣,股價走勢是很多變量交互影響的結果,外盤、國家政策、突發事件、個股信息等均可能影響股價,主力操盤只能主導而不能決定股價,因此,任何可能性都存在。但借力題材拉升出貨是不變的原則。
我們還由此可以得出推論。比如:
推論1:散戶要賺錢,就要跟隨主力。俗稱“跟莊”。
推論2:個股的題材預期是反推主力存在與否的依據之一。
(3)除了主力吸籌后借力題材為自己拉升,股價上漲的另一個驅動力是,在利好題材下的市場合力
市場合力,顧名思義,就是市場合起來的力。那么在一個板塊中,哪個股票最容易得到全市場的關注呢?顯然是鶴立雞群的龍頭股。
我們同樣還由此得出推論。比如:
推論1:市場合力中,總有一個主要的力,我們也把這個主要的力簡稱為主力。所以做短線還是要跟隨主力。
推論2:只有稱為“龍頭股”的個股,才有更多的機會吸引全市場的目光。
像這樣的總結、提煉,還可以有很多很多。總之,有句話這樣說,“主力不怕你有一萬種方法,就怕你一種方法用一萬遍”。指的就是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的總結、提煉。特別是對于龍頭戰法的交易模型,無論是“一招制敵”“三板斧”還是“獨孤九劍”,更需要在實踐中總結和提煉,這也是本節隆重強調極簡思維的意義所在。
綜上所述,概率思維、系統思維、極簡思維是應對股市的重要哲學思維。有個觀點說,一切具有哲學特征的思維,都可以叫哲學思維。甚至有的說,只要是思考,就是哲學的。可見,哲學思維和深度思考對于股票學習的重要意義。初學者或許不好理解,當你“百戰歸來再讀書”時,應該就有同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