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威:失敗的漫畫出版商何以成為好萊塢超級英雄
- (美)查理·韋策爾等
- 612字
- 2022-05-06 20:06:07
漫威模式
大多數今天為觀眾熟知的漫威大片中的英雄角色均誕生于1961—1967年。斯坦·李通常先大致構思出角色和情節,然后將自己的想法轉達給一位畫家,如杰克·科比。然后,杰克·科比會接管后續的過程。他會設計角色的外貌,繪制底版,充實情節,設計動作。斯坦·李或其他工作人員,如他的哥哥拉里·利博(Larry Lieber),則會為每個底版撰寫對話和題注,之后上色。這一協作過程被稱為漫威模式。
今天,人們還在爭論在這一時期究竟是誰創造了某個漫威人物,但這很難說得清。正如斯坦·李所說:“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沒有人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創造者,大家只是各司其職,你明白嗎?”
在這一時期,不斷壯大的漫威團隊制作出了大量的內容,不斷地創作出暢銷漫畫。1962年,蟻人(Ant-Man)、無敵浩克(Incredible Hulk)、雷神(Thor)和蜘蛛俠(Spider-Man)陸續在漫畫書中閃亮登場。但是,這些角色多多少少受到馬丁·古德曼的反對。他喜歡看漫畫大賣的銷售數據,但對于漫畫的內容,他的看法十分狹隘。斯坦·李告訴馬丁·古德曼,他想創造一個擁有蜘蛛能力的少年超級英雄。“當時作為出版商的馬丁·古德曼引經據典地告訴我,這是他聽過的最糟糕的主意。蜘蛛多么讓人討厭!你不能管一個超級英雄叫蜘蛛俠!斯坦,你不明白小孩在漫畫里只能當跟班嗎?”斯坦·李回憶馬丁·古德曼的話說。
“當時作為出版商的馬丁·古德曼引經據典地告訴我,這是他聽過的最糟糕的主意。蜘蛛多么讓人討厭!你不能管一個超級英雄叫蜘蛛俠!斯坦,你不明白小孩在漫畫里只能當跟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