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5G為數字經濟搭建云梯

5G具備大連接、低時延、高速率、廣覆蓋等特性,通過其技術上的優勢,可以幫助企業在傳統業態下的設計、研發、生產、運營、管理、商業等領域進行變革與重構,進而推動企業重新定位和改進當前的核心業務模式。可以說,5G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利器,將為傳統企業由電子化到信息化再到數字化搭建云梯,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燃料”。

一、5G現狀及產業鏈布局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最新一代的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其突出的性能目標是高速率、低時延、大系統容量及大規模的設備連接。數據的傳輸速率最高可達每秒10GB(千兆字節),比先前4G LTE(長期演進技術)蜂窩網絡快100倍,網絡延遲低于1ms,而4G為30~70ms。基于5G的以上特性,原本需要固定帶寬支撐才能實現的應用,現在可通過無線通信得以實現,從而提升外部場景輸出效率,促進數字科技的遠程精準輸出和實時精細支持,營造便捷高效的開放生態。

中國在5G網絡建設和應用實踐方面,基本處于世界領先水平。2019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信部)向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移動)、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聯通)、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廣電)發放了5G商用牌照,由此中國正式步入5G商用元年。2020年是中國5G網絡建設的關鍵一年,三大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年初就制定了全年建設50多萬座5G基站的目標。截至2020年11月,中國已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座,終端連接數量超過1.8億個,共建共享取得積極成效。

從產業鏈來看,5G上游產業包括網絡建設與規劃、射頻器件、光模塊/光器件、小基站、光纖光纜等,主要公司有華為、中興通訊、愛立信、諾基亞、三星、特發信息、中天科技等;中游主要指移動通信運營商,主要公司有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等;下游主要指應用場景,具體包括VR/AR、車聯網、增強移動寬帶、工業互聯網、遠程醫療等,代表公司有邦訊技術、初靈信息、高斯貝爾、四川九洲等(見表2.1)。

表2.1 5G產業鏈圖譜

img

續表

img

未來,因兼顧短期拉動經濟和中長期釋放經濟增長潛力的作用,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投資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根據中國銀行研究院的測算,2020年新基建的七大重點領域投資總規模約為1.2萬億元,其中,5G基站及相關設備投資為2500億~3000億元。

二、5G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點

5G高效率、低時延、廣覆蓋的特點,拓展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應用深度和廣度,催生了新業態、新模式,加快了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中國5G經濟報告2020》中預計,到2025年,我國5G用戶將達到8.16億人,占移動用戶的48%左右,占據全世界30%的連接,這意味著我國將是全球最大的5G市場之一,將給全球經濟、全球數字化帶來巨大的影響[6]

以5G、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傳統企業從電子化到信息化再到數字化搭建了階梯,通過其技術上的優勢可以幫助企業在傳統業態下的設計、研發、生產、運營、管理、商業等領域進行變革與重構,進而推動企業重新定位和改進當前的核心業務模式,完成數字化轉型。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5G將拉動產業鏈上下游高速發展,有效拉動經濟增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5G產業經濟貢獻》中測算,預計在2020—2025年,中國5G商用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經濟增加值3.3萬億元;間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間接帶動的經濟增加值達8.4萬億元。就業貢獻方面,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7]

第二,5G是構筑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助力數字經濟發展。5G使得海量數據的有效傳輸成為可能,為垂直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帶來新契機。自動駕駛、智能城市、智能家居等垂直應用已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目前為止暫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掣肘點在于網絡連接。5G可滿足通信類設備低成本和低能耗的需求,可一次性解決海量數據流通問題,將數據迅速傳輸至后臺,為決策提供依據并及時反饋,實現復雜終端智能化。5G具有媲美光纖的傳輸速度、萬物互聯的泛在連接和接近工業總線的實時能力,與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向垂直行業滲透,為垂直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契機,助推城市智能升級和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第三,5G將成為擴大內需的新動力,拉動整個產業鏈持續投資。短期內5G將推動信息產品和服務不斷創新(如超高清視頻等),消費者將接觸到更豐富、更高科技的應用產品,增強信息消費的有效供給,刺激信息消費增長。長期來看,5G將與相關行業不斷深度融合,催生工業、交通、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給消費者帶來前所未有的信息產品和消費體驗,拉動新消費。2018年,中國移動手機用戶數量超過14億人,成為世界第一,憑借龐大的市場需求,中國的5G將具備巨大的威力與潛力。同時,5G既可以直接拉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巨額投資,還可以帶動各行各業擴大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投資,通過增強投資帶動遞增效應。據預測,5G產業每投入1個單位,將帶動6個單位的經濟產出,溢出效應顯著。

三、5G驅動各行業廣泛創新應用

如何把5G和行業痛點結合起來驅動數字化轉型是當前的重要命題。5G場景的運用既需要供應商提供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全社會加大改革力度,推動以5G為主的信息通信與工業、交通、能源、農業、服務等行業滲透融合,從而帶動整個傳統產業和消費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提升整個產業鏈和供應鏈水平,促進經濟轉型和帶動數字經濟發展。

1.5G加速產業互聯網融合發展

隨著智能制造戰略的推進,5G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將進一步深化,工廠車間中將出現更多的無線連接,這將促使工廠車間網絡架構不斷優化,有效提升網絡化協調制造與管理水平,促進工廠車間提質增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中預計,到2030年,中國工業領域中5G相關投入(通信設備和通信服務)約為2000億元。不過,目前5G智能制造內網改造的融合技術標準尚待明確,軟硬件供給能力不足,導致時間精確度不夠、效果延時等問題。相關建議如下:一是培養制造業典型,探討、統一解決方案,比如,以國有和民營大型龍頭企業作為標桿,進行壓力測試示范,解決痛點問題,形成解決方案,測試成功后把整套解決方案向全行業推廣應用;二是設立過渡方案,保證5G與原有工業控制系統融合共存;三是建立5G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和測試的標準體系,包括工業自動化領域和工業互聯網領域的信息安全技術標準體系,以及信息共享、互通安全的解決方案等。

2.5G提升可穿戴設備網絡效率

5G將成為推進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的重要入口。5G通過簡化網絡架構,極大地提升了網絡效率,將實現小于5ms的端到端延遲,有利于提升VR/AR產品的用戶體驗。根據ABI Research(市場研究公司)的數據,預計到2025年,VR/AR的市場總額將達到2920億美元(VR為1410億美元,AR為151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中國VA/AR行業中5G 相關投入(通信設備和通信服務)將超過100億元[8]

3.5G支撐邊緣數據中心服務

邊緣數據中心指處于最接近用戶的地方,直接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服務。邊緣計算中心負責實時性業務決策和大量個人隱私數據的短周期存儲,具備小型化、分布式、貼近用戶的特點。5G時代的用戶端將與云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形成無比緊密的“云—邊—端”架構。與原有的網絡相比,5G網絡支持的數據量將提高1000倍。IDC數據顯示,到2020年有超過500億臺終端和設備聯網,其中超過5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側分析、處理與存儲。

4.5G提升云游戲用戶體驗

云游戲是一種以云計算為基礎的在線游戲方式,游戲的存儲、運算、畫面渲染等都在服務器端運行,通過網絡傳輸,用戶終端只負責顯示和接收指令。云游戲發展滯緩的根本原因在于網絡帶寬限制,帶寬限制了畫面傳輸,無法滿足即時游戲的需求。而5G的接入速率預計將達到1000Mbps,高速且低延遲的特征將解決云游戲的網絡問題。5G網絡憑借著超高速度實現云游戲,通過對產業鏈相關方的分析,游戲研發、硬件設備、通信設備商將基于現有業務延續原有行業格局。

5.5G助推數字營銷智能化

伴隨5G時代的來臨,視頻將占據越來越多的傳播渠道,在數字營銷行業,短視頻信息流廣告形式可能成為主流;線上和線下融合加速,營銷公司將充分匹配人、物和場景,突破手機和LED[9]終端面臨的流量增長緩慢的問題,實現營銷場景的全覆蓋,通過更先進的人工智能去除虛假流量,營造更好的營銷環境;5G讓戶外營銷智能化升級路線更加清晰,包括實時定位、智慧連接、信息驅動等。

5G產業鏈條輻射能力將增強,全面覆蓋各行各業,整合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等創新主體與創新資源,形成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以5G為紐帶、以需求為導向的新型產業生態。5G是數字技術應用落地的底座,構建了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平臺。隨著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的推進,將有效提升數字經濟服務實體產業和智慧生活的水平,并在助力國家治理體系、生產現代化過程中起到更加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從全球來看,在全球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5G開放合作互信將成為趨勢。比如,建立增強互信的雙邊或多邊框架,探討5G安全相關國際政策、規則和標準,加強信息共享,分享應對5G安全的先進經驗,推進5G增強技術及安全機制后續國際標準研制,建立5G安全國際評測認證體系,推動5G 全球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嘉峪关市| 都匀市| 陇南市| 依安县| 德州市| 隆回县| 黎平县| 西和县| 黄陵县| 错那县| 宁晋县| 河曲县| 宿松县| 金门县| 师宗县| 永胜县| 黔西县| 汝城县| 金乡县| 当阳市| 临沂市| 固阳县| 泾川县| 昌邑市| 稷山县| 洛隆县| 龙州县| 无为县| 钟山县| 东山县| 离岛区| 临海市| 西畴县| 凉城县| 武汉市| 民乐县| 西平县| 元朗区| 扶余县|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