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醫院的病人為何那么多?
師父:當大家對自身的免疫系統缺乏了解,并對自己的免疫系統失去信心時,就得依耐醫藥。
我:得病了,不應該看醫生嗎?
師父:應該看醫生,但更應該注重鍛煉和心態調節。醫院的檢查一方面幫助病人清理內心的恐慌,一方面輔助醫生對癥治療。
我說:確實是這樣,當我有哪疼痛時,首先考慮的是去拍個片子或做個ct檢查一下,無論結果如何,都想去檢查。無非是求個心安。
師父:生病到醫院檢查是沒有錯的,如果結果很好,病人可以釋放內心的焦慮。但過度的檢查,又會給病人造成心理負擔。
西醫診斷偏向肉體可見層面,中醫診斷偏向不可見的氣脈層面。這里的氣脈不是血管,類似電路。如果把人體比作一臺電腦,把醫生比作修電腦的師傅,西醫偏向于修理可見的硬件部分,比如鼠標壞了就修鼠標,修不好就換,換不了就拿掉不用。中醫偏向于檢查出電路在哪塊斷路或短路。然后借用銀針或藥物的能量去激活人體自身的能量通道。心理醫生就好比對電腦的系統軟件進行清理和還原。
很顯然這三類醫生都各有優勢。這三種療法是互相補充協同合作的關系。我們應當給予同等的尊重。
我:醫生的確很幸苦。我想醫生也希望病人能少一點吧。
師父:醫者仁心,沒有哪一個醫生會希望一天診斷幾百個病人。沒有哪一個醫生希望病人花費百萬醫療費后依然死在他的手術臺上。可在人們的潛意識里覺得大醫院的醫術會更加的高明。檢查要到大醫院,治療也要到更大的醫院。大家都擠到大醫院,醫生的服務質量自然降低,醫生難免會表現出一些煩躁和焦慮,甚至誤診。醫生也是人,他也需要充足的休息,并希望工作的更加的輕松。
我:智慧的師父,請求您給醫生和病人都給予心理開導吧!
師父:當你釋放了你的心理焦慮時,醫生和病人的心理壓力也會隨之釋放。醫生和病人都會得的這本書的啟示。在中國,儒釋道醫武都是覺悟的途徑。行醫是謀生的手段,更是修行的一種途徑。高明的醫生通過幫他人治病為自己積累功德。功德大的醫生醫術更高超,更受人尊重,這種尊重會一直延續。沒有醫生愿意背一身罵名送給家人和后代。如果有個別,那是他并沒有活的明白。
我:很多佛道的修行者也懂武術和醫術。他們之間存在著什么聯系呢?
師父:儒釋道偏向心理療愈,醫學和武學偏向肉體療愈。但實際是相通的,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療愈人們的身心。高明的醫生也會學習皇帝內經、了解一些佛學文化和道家文化。佛家和道家也有精通醫學的人。
中國文藝復興本質是各種文化之間消除對立與隔閡,并在公眾視野里融合。醫學復興的本質是各種療愈理論互相補充,最終共同服務大眾。
隨著網絡信息的傳播,人們獲得健康的途徑更加多樣化。人們可以自由的選擇中醫治療或西醫治療。也可以通過按摩、針灸,或者自我鍛煉的方式獲得健康。隨著各種推銷類養生專家的謊言被拆穿以后,人們對健康有了更多的認識。人們不再被恐怖的“疾病名稱”驚嚇到。更能夠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疾病。未來醫生收入依然可觀,但并不忙碌。
我:我去海南玩過,結果兒子闌尾炎犯了,我們在海南的醫院里呆了七天。給我的感覺那里的醫院只有零星的病人,病人很少且很有禮貌,醫生和藹的給病人耐心的診斷。整個過程,我看到了醫生和病人友好和諧的相處。請問師父,一個地區的病人數量和地理環境有關系嗎?
師父:也許有關系,最終歸結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海南人總體生活節奏緩慢,他們更注重鍛煉和心態調節。經常看見大海,他們心胸也會似大海一樣開闊。
心如大海病自輕,醫德高尚藥更神。神仙難醫求死人,良醫治病先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