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5章 摸底考試

九月一號,初三開學。

這次開學學校一反常態的馬上就舉行了一次摸底考試。

本來興高采烈的學生瞬間就老實了。整整兩天,在操場的秋老虎的陽光下,考了兩天。

“感覺我慘了。”

馬曉玲被兩天的考試考到人都蔫了,最后一場考完,掂著凳子,無精打采的往教室里走。

林微跟在她身邊,也掂著自己的木頭凳子。

“你不是暑假補課補了一夏天嗎?你都慘了,那沒補課的怎么辦?”

“哎,別提了。我補課的時候,覺得在假期,所以沒怎么上心。上課老師講什么就聽什么,但是沒有帶腦子。這回考試一開始,我看到卷子都懵了。”

林微大概明白這種狀態。

在學校的時候認真學習,補習的時候,習慣性劃水。結果劃水劃習慣了,一時間不能適應學校學習的認真氛圍了。

“沒事兒,你這樣,大家也都差不多。學校考試也不是讓我們考多好,就是給我們緊緊皮,讓我們緊張起來。畢竟初三了。”

“嗯,我這下可不敢劃水了。”

兩個人回到教室,晚上還是兩個主科的晚自習。

林微預習初三數學僅剩的幾個單元,這幾個單元講完,她們就要面臨一輪一輪的總復習了。

馬曉玲也找回狀態,拿著買的數學卷子做題。

第二天,陸陸續續的成績出來了,學校也沒有進行大排名,就是各科老師念了分數,然后開始講錯題。

“林微,我的兩千塊白花了,補課補了一個暑假,都沒有考過你。”

馬曉玲有些不甘心。平常也不見林微多用功學習,她們從早到晚都在一起,可林微每次都比她考得高很多。難道真的是智商的差距?但是也沒看她有多聰明。

“你是不是背著我找了好的補習班?”

馬曉玲搭上林微肩頭。

旁邊有聽到馬曉玲說話的人也轉過身。縣城資源有限,他們幾個跟馬曉玲在同一個補習班上的課。

這個時代,在這個小縣城里花兩千塊給孩子補課,那可是大出血,所以幾人人對這次的成績都很在意,平常考不過就算了,怎么林微停了一個月,他們加班一個月還是沒有縮小差距?

“你們覺得我不補課是在家睡覺嗎?我也從早忙到晚的。”

學習,寫作,家里,地里,哪里需要去哪里。總之整個暑假相當充實。

馬曉玲幾個聽了這才好受一點。雖然林微沒有去補課班,但是她在家也是用功的復習了。

林微也不去解釋。有時候一些誤會可以讓他們的關系更和諧一點。

開學沒多久就是中秋節,但是學校可是不講這個的,照舊一節課不少上。

每次節日的時候,學生都有些躁動,期待學校會有跟平常不同的安排,但是他們注定要失望。

林微把家里打的月餅拿出來,給同學們分一下。

今年家里剛進農歷八月就打了月餅,那會兒面包房人少,老媽頭條晚上就蒸了十斤面,稱好了半桶油,還提前買了豐富的餡料。

林微選了自己喜歡的山楂片和山楂條,葡萄干,芝麻和花生,提前把這些材料切碎,芝麻炒熟,炒花生搗碎,碾成碎碎的小顆粒,成了白糖,第二天很早就去面包房排隊。

這時候的店家專門支起大烤爐來烤月餅。

因為排隊的人多,大家都一起幫忙。店家把面和餡料比例調配好,來打月餅的人和面的和面,拌餡兒的拌餡兒,林微人小,撈到了把一個個圓形餡團抱進面團里的活兒。

用手把面團中間摁下去,把餡團放進去,包住,不要讓餡兒露出來,然后把包好餡兒的面團放進模具中,壓實,再磕出來。

店家給這些脫了模具的月餅上刷蛋清,點紅點兒。湊夠一爐就上爐子烤。

那天林微在打月餅的面包房忙了半天,才把自家的月餅打好,裝到紙箱子里。

月餅耐放,今年林微家打了十斤面,整整四個方便面紙箱的月餅,放著后半年當零食吃。

林微身旁的同學一人拿著一個林微家的月餅,高興的吃著。

平常在家一大箱讓他們吃,他們不見得喜歡。這會兒在學校回不去,中秋節當天,吃這一個月餅,就珍惜喜歡的不行。

還湊到林微跟前,說她家的五仁月餅好吃。

能上十中的同學們家境都不差,最起碼不差一口月餅。

平常她們在家要挑水果餡兒,棗泥餡兒的吃,這會兒倒是一點都不挑嘴。

林微從小就喜歡吃香酥的五仁餡兒,帶著酸酸的小顆粒這種。她也是拿著月餅吃的香甜。

過了中秋節這個特殊的節日,大家的低迷氣氛就緩了過來,重新開始用心學習。

因為先考試受了刺激,這個月大家學習起來格外專心,等回過神來,這個月結束,學校放假了。

別的節日不放假,國慶節還是要放幾天假的。

所以這次周末連同國慶,學校放了五天假。

等林微回到家,就不由得感嘆這假不如不放。

家里這幾天正收玉米。

林微可以忍著高溫和出汗,在地里打麥子,但是不喜歡去地里掰玉米。

尤其是這個時代沒有收玉米的機器,需要人工一個個的掰下來,裝回家,拔到房頂通風曬干,然后再打籽入倉。

放假第一天,林微就帶著月餅和蘋果去了地里,開始干活兒。

林微坐在堆起來的玉米秸稈上,一個個的掰玉米。一人一溜兒,前面林路林浩那路都比自己掰的快。

林微也躺平了。

今天一整天都在下著小雨,人人都很忙,林微戴著化肥袋子疊起來的擋雨披,拿出家里過會準備的瓜子,磕起了瓜子,想歇一會兒。

“你看這閨女,人家下午都急著把糧食運回家,你到好,躲這化肥袋子下邊嗑瓜子兒。”

挨著林微家地旁邊的,是本家永芳家的地,永芳爹這會兒指著林微哈哈大笑,引著旁邊忙碌的大人們都看了過來。

林微不好意思的把手機的瓜子又重新塞回褲兜,開始干起活兒來。

旁邊的幾家大人還是不放過她,大聲的說笑。

“小小孩兒,不干活兒,大雨底下嗑瓜子兒。”

可能農活兒太枯燥沉重,有了林微這個小插曲,讓他們說笑了很久。

這片地是家里最大的一片地,似乎沒有盡頭一樣。

從早上七八點到了地里,一直到下午五點多,才算掰到了頭。

林微直起僵硬的身子,拿出一個蘋果吃起來。

父母剛才見快掰到頭兒,一個去拿塑料袋裝起來,一個去找車拉回去。

“快裝吧,一會兒你爸把車找過來,車可不等人,先多裝一點兒,等會兒好拉回家。”

老媽把一大疊化肥袋子放到林微三個孩子跟前,讓林微趕緊點。

林微三兩口吃完蘋果,拿起一個化肥袋子,把剛才掰的玉米再一個個的裝回袋子。

林路和林浩兩個一塊兒,一個撐口袋,一個往里裝。

大家都動作十分迅速。

等老爸找了三馬車過來拉玉米,林微跟老媽幾個人已經把小一半的玉米都裝了起來。

車開過來,老爸扛著一袋子一袋子的玉米扔到車上,林微跟老媽兩個人抬一袋子,也跟著往車上扔。

車子一路往前慢慢開,林微家里人就跟著迅速往車上扔。

等把袋子里的都扔車上,就剩下還沒來得及裝起來的玉米。

一家人紛紛兩手掐起來幾個玉米,往車上扔。

林路動作慢,跟在后頭把零碎的往上扔,父母在前面把大堆的玉米往上扔,林路和林浩跟著撿漏。

掰了一天的玉米,半個小時全部裝到車上。

林浩和林路爬上車,跟著往家走。林微抬起酸酸的腰,走近路往家走。

到家還有一場硬仗。需要把今天掰的玉米拔到房頂上。

等林微走到家,玉米已經停在了林微家門口旁邊的位置。

老爸爬到房頂上,把一根黑色塑膠帶大鐵鉤的繩子垂下來,林微把母親和兩個小的裝起來的半袋子的玉米甩到繩子上用繩子自帶的鐵鉤掛住繩子,示意老爸往房頂拔上去。

半袋子玉米有小一百斤,父親兩只手一下一下的把袋子用繩子拔到房頂,把袋子里的玉米貪開來,倒到一邊,再把袋子扔下來重新裝玉米。

就這樣機械繁重的配合,一直到晚上9點多,才終于把所有的玉米收到房頂上。

一家人吃著遲到的晚飯,雖然很累,到也習慣了。

每年都有這一遭。

林微雖然覺得很累,但是也痛并快樂著。

現在還有地,等到以后,大片的地被占用蓋成房子,就知道有地的時候有多好了。

這個時候,農村人雖然也去上班掙錢,但是重心還在土地上。只要有地,他們就餓不著。

不像后世,沒有地,只能去上班。上了一輩子班,最后也攢不下錢。因為錢都拿去買房子付首付去了。等到干不動的時候,就成了兒女的負擔,因為兒女還要還房貸,農村人又沒有退休金。

多少后世六七十的老人還在尋找自己能做的工作,就是為了老兩口有個生活費,不拖累孩子。

要是有土地,他們每年種地夠吃夠喝,就不用老了老了出去給別人上班。

吃完飯,一家人早早睡去。

今天攻克了最大的一片地,明天還有幾個小塊兒的地需要他們盡快收獲。

如果不能跟著大部隊盡快把玉米收到家,那些去溜糧食的人可不會跟你客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州市| 咸丰县| 绥中县| 保康县| 大港区| 香格里拉县| 巴林左旗| 新乐市| 诏安县| 乌鲁木齐县| 京山县| 新竹县| 孟州市| 惠来县| 社旗县| 渝北区| 麻江县| 上思县| 二手房| 西吉县| 西畴县| 望江县| 共和县| 喜德县| 吴忠市| 滦平县| 潍坊市| 昌黎县| 林州市| 定边县| 邵阳县| 油尖旺区| 阿拉善右旗| 静安区| 宣城市| 安陆市| 京山县| 海城市| 莎车县| 岐山县|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