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簡單扒了碗飯墊肚子,李南溪舉起酒杯和老頭以及兩個侄子干酒,張震這半個學期算大豐收了,看他支支吾吾語氣,應該把謝瑤侄女謝眉睡了。
祖孫三代喝了兩三杯米酒,幾個侄子對老頭畢恭畢敬的,要換以前,就張震對老頭還算客氣,不知不覺間,老頭有了真正的老爺子派頭了。
李南溪看老頭得意忘形便笑著問:“那個阿姨回去了還是不來了?”
老頭正在大談特談他的人生哲理和經歷,李南溪這猛不丁的話讓他極其窘迫的道:“前幾天回去了,她也有一家人呢!”
“哦,”李南溪忍住笑道:“沒打發點什么?”
老頭尷尬的道:“給了她幾百塊錢,黃豆也給了點。”
李南溪便笑起來道:“看你扭扭捏捏的干嘛,你身體好就讓她多來,以后你也不要太小家子氣了,難不成張震張嗺能說你什么?”
張嗺尷尬的道:“阿爺開心就行,我們小輩哪里能說三道四的。”
這不挺好嗎,都是男人,何必遮遮掩掩,難不成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老頭突然道:“南溪,王忠家女子王嵐,聽說最近在鬧離婚,你以前不是挺稀罕她嗎?聽說她還沒結扎,她還能生養…”
得,散場睡覺了,老頭這一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的爐火純青。
老頭看李南溪要走急了道:“我和你說正經事,你莫嫌棄人家生養過兩個,人家在縣城是正經干部(農村人把體制內統稱干部),人家還不一定看得起你,想當年人家也是三姓彎一枝花來著,”
李南溪哭笑不得道:“你不是說人家還沒離婚嗎?”
老頭鐵定道:“這次看情形鐵定離,王忠前幾天來我這里閑坐也露了口風,”
這就露口風了,真的是人沒斷氣開始搬棺材,女未散伙開始找下家。
“好好的她離什么婚?”
“南溪,我剛想問你這個事,你現在和謝瑤散場了,那你投她老子那筆錢怎么辦,你明天快去他家要錢去,不行,還是我清早過去,”
李南溪急了道:“什么錢,他早還我了,張震張嗺他們老子工錢也扣了不少,你莫去添亂了。”
老頭狐疑的問:“真的假的,你到底投了多少錢,好多人說你投了上千萬,這親沒接成錢肯定得退,他們家女子又不是鑲金的。”
“沒有的事,你莫聽別人瞎說,我哪有那么多錢。”
“你是不知道花果山現在情況,花果山房子賣不掉,那些投資錢的去鎮上鬧了很多次要求退錢,謝正富現在開始耍賴,”
“耍什么賴?”
“他說要錢沒有,只能補房子,三個鄉有頭有臉有工作單位的都十萬八萬的投了錢,這些人哪家沒買房,誰要他鄉里的房子,”
“房子一點沒賣掉?”
“不曉得,應該賣的不多,肯定是他逼著投錢的拿房子,他算盤打的是真的好。”
“你管那些閑事干嘛?”
“我能不急嗎?你投了這么多錢,還有兩兄弟那么多工錢討不回來,聽王忠說他女子就是背著他郎偷偷投了十萬塊錢鬧離婚,他老公還動手打了她一餐,說錢沒討回來就離婚…”
一聲嘆息吧,真的是一聲嘆息,王嵐不是早看出花果山項目有問題,她什么時候投了錢進去,還有謝正富,他怎么把好好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玩成爛攤子了。
忽悠了一番老頭子喊他不要去瞎胡鬧,老頭聽說有可能挽回謝瑤倒是轉了口風。
一覺睡醒已經日上三竿,今天是大年三十,山下禮炮聲聲聲入耳,但南山遵照老頭莫傷天和的告誡一個炮子都沒點。
得去三隊轉轉了,其實三姓彎也沒有大年三十相互串門的傳統,主要是有工作單位的,發了財的喜歡去各家坐坐,所以就演變成去各家串門的非富即貴,一般人還不敢這樣招搖。
一幫侄子侄女在花園玩的正高興,也不知道他們今年是抽了什么風,到了大年三十兩兄弟硬是不上山接人。
他們兩兄弟既然不催促,李南溪也不能強送下山,畢竟他們阿爺在山上,陪阿爺過年倒是合情合理。
李南溪便叫張震開車,張嗺聽說去各家坐坐也拉著女朋友跟上了車。
行吧,他們兩兄弟今年也算小有成就,陪自己去坐坐也沒人閑話什么。
李南溪多拿了點錢,他先去三叔家,今年三叔三嬸倒沒去娘家,就是三嬸臉色不對,但她也沒點撥什么,她應該是知道了自己和謝瑤的事。
李南溪寒暄幾句掏出一萬塊錢遞給三叔道:“三叔,回來的急也沒給你帶東西,這是我一點小意思。”
三叔擺擺手道:“我要你買什么東西,我又沒什么嗜好,你過好你自己日子就行。”
話中有話啊,李南溪再真誠的勸幾句,三叔倒是收下了這個便宜侄子的孝敬。
然后李南溪帶著兩兄弟去了隔壁張老大家里,張老大熱情的很,可聊著聊著他吞吞吐吐說到工錢的事,李南溪問他兩口子還有多少工錢,張老大說兩口子還有七萬多沒拿到。
這事弄的,他們也是因為自己才敢去謝家做事,現在,也只能自己替前準岳父買單了。
所以李南溪交代他邀上老二抽個時間來山上拿工錢,再掏出五千塊錢遞過去,
再去二叔家,二叔今年也沒去市里女婿工地做事了,主要是年紀大了買不進工傷保險,人家工地不收。
李南溪掏一萬塊錢遞給二嬸,二嬸感動得眼淚汪汪的道:“他們兩兄妹打一年工回來都沒看見孝敬我錢,他二叔是前輩子燒了什么高香占了他大哥的福。”
聽說大強子發財回鄉上六十歲老人每人發一萬塊錢,三姓彎總共才兩千多口人,要按照大強子標準發,估計也就五六百萬,努力賺錢吧,畢竟這份滿足感太強烈了。
李南溪給兩房親叔每家發一萬塊,同輩兄弟每家五千,讀書侄子侄女每人一萬塊用做讀書,不讀書侄子侄媳每人五千塊。
村里有老人沒老人的每戶發一千塊,整個三隊今年發錢的還有張良每戶發一百,張郵每戶發一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