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誅鬼臺
- 我欲提劍立神庭
- 吾名謂無名
- 2236字
- 2022-05-09 10:42:34
“可是大人,夢魔羅不是早就被朝廷所滅,為何還會有這么多的余孽在世?”
之前,曾聽劉長青提過。
夢魔羅與妖妃干系不小,看來尚德人皇之死,就與此有關。
趙長辛望著窗外,微微嘆一口氣:“正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你何時見過,這野草有滅絕之時,不管是正,亦或是邪,只能永遠對立,不能有哪一方被完全消除,我再問你,你可知這天地間,似魔羅入夢這樣的邪惡神法,又有多少?”
有多少?
自然是不少了,否則何來那么多的邪宗。
“請大人明示!”
“此等神通,俱是源自一修仙宗門,那宗門名惡鬼道,自中古有之,流傳至今,號稱門下小神通三千,大神通七十二,而這魔羅入夢,只是當中一小神通罷了,算不得真正的高明!”
僅僅一個仙宗,就這么威猛嗎?
三千多神通,那不得衍化出這三千個、似夢魔羅這般的宗派來。
此等宗門,除了皇朝鎮壓,幾乎無可匹敵。
聽到這里,陳均納悶
趙長辛絮絮叨叨地與他說了這么多,莫非舉薦他去處,就與這惡鬼道有關系。
“不知大人舉薦我去何處?”
趙長辛頓了頓:“我大驪誅鬼臺。”
誅鬼臺。
光聽這名字,就能聯想到,是為誅滅惡鬼道而設。
“大人,這誅鬼臺是否針對惡鬼道呢?”
趙長辛點頭:“不錯,此臺設立于我朝太祖之年,顧名思義,專門對付惡鬼道,后來惡鬼道覆滅,教中神通流失在外,形成了這大大小小的宗門,繼續為禍人間。”
“到如今,雖不敢說有三千之眾,但至少數百,還是有的,我大驪誅鬼臺所在,就是為了應對他們。”
聽著像是個絕密部門,其重要程度,似乎還在青玄司之上。
青玄司是執掌大驪律令,專司妖魔道邪,而這誅鬼臺,只對惡鬼道一門,此等衙門,必然是不會缺少劍訣功法了。
只是……
陳均想到了,他胸口處的文身。
既然魔羅入夢,是惡鬼道神通之一,死靈之術自然也不例外。
那輪回之眸更是與他終生不離,帶著這些去誅鬼臺,若一著不慎,被人發現,當作奸細就麻煩了,那還有活路嗎?
不可,不可!
陳均搖著頭:“多謝大人舉薦,只是此事,我還得認真想一想!”
趙長辛聽了,微微流露出失望。
此番新陽大難,他認罪入京,多半是回來不來了,推舉陳均去誅鬼臺,是他臨走前唯一的愿望,也是不希望陳均這個功臣蒙塵。
“你以氣海之境,就能斬殺金丹,在我大驪境內,雖不能說絕無僅有,但也是天縱奇才,這是其一。”
“其二,面對夢魔羅五人,你不思逃走,反而背水一戰,足見其品性、其勇,我趙長辛身為州府鎮府將軍,自然有舉賢之職。”
“其三,我一幼年同窗,正在誅鬼臺任職,我若舉薦,你必定能被收下,須知明珠只有擺在案上,才是明珠,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短短幾十年,不過一揮之間,蹉跎容易精進難,我就只怕你,碌碌無為啊!”
這番言語,說的字字真心,句句真情。
他所表現出來的,不僅是對陳均的欣賞,更有對大驪的盡忠與舉賢,有如此心性,難怪他會主動入京認罪。
“大人,思量再三,我還是得再認真想想!”
對于碌碌無為,陳均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身上有彥涇在,就會一直鞭策他前進。
他能等,彥涇可不能等。
聽到陳均二次拒絕,趙長辛依舊不死心。
“你有所不知,誅鬼臺雖是朝廷一衙門,但卻更像是一宗派,這么多年下來,更是網羅天下玄修之法,收集天下至寶法器,只要入了其中,便可以借助法器修煉,隨意選擇功法,這難道你也不去嗎?”
趙長辛還是看人挺準的。
他知道,以陳均的身份,缺少的必然功法和法器。
“那大人,可有劍訣?”
“哈哈!”趙長辛放聲大笑:“我大驪以龍為圖騰,卻以劍而立國,你問我誅鬼臺中有無劍訣,那我告訴你,此劍,天下唯一!”
好一個天下唯一。
陳均聽得熱血上涌,有些心動。
他如今最缺的,就是劍訣,最厲害的劍訣。
沒了誅鬼臺,自己又能去哪里尋找呢?
面對彥涇這玩意,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塵封起來,終生不再召喚,縱然到了誅鬼臺,只要他不施展,誰又能知道呢。
不管去與不去,他都能為自己找到合理的借口。
“大人,不知那誅鬼臺衙門,設立在何處?”
趙長辛露出笑意:“這么說,你是答應呢?”
陳均果斷點頭。
三思而后行,行之必果,不再猶豫。
“正是。”
“哈哈,如此不枉我白跑一趟,天下三十六道,誅鬼臺也分三十有六,正巧我那同窗,就在瑯琊道,與你不遠!”
看來趙長辛在來見他之前,早就有了周密的打算。
“多謝大人提攜!”
陳均鄭重行禮。
這已屬大恩了。
“哈哈,你無需客氣,只須記得,有一個叫趙長辛的書生,自知有罪,慷慨赴死!”
言辭里,盡皆霸氣。
語氣中,則多了些落寞。
按照大驪律令,此去,必是死罪。
他自稱書生,那多半就是個儒生了。
常說最具風骨者,當儒生所有。
“好了,等我書信去了,自會有人來尋你,以你氣海斬殺金丹的實力,必然能入!”
話落,趙長辛似有些疲憊,他揮揮手,示意陳均下去。
陳均出了屋子,將門關門,在院子里遇到了劉長青。
他見到陳均,露出一絲苦笑,這幾日來,他都沒有過一絲真正的笑容。
“是青玄司嗎?”
劉長青問道。
顯然,他猜到了陳均將會前途無量。
陳均搖搖頭,并未作答。
“好,我知道了,那就是不可說,總算是沒有影響到,你的前程,你的確不應該只埋沒于此。”
說著,劉長青又微微嘆息:“我新陽生出這么大的事,十萬百姓淪為冤魂,自我大驪開國以來,也是屈指可數,不說是我新陽,便是青州府、瑯琊郡上上下下,都是要一并吃罪的,到時人皇圣旨一降,那就是人頭滾滾。”
他又往靜安堂瞧了一眼:“唉,全因這位鎮府將軍一人頂罪,才不至于弄得個官府震蕩,否則連我也要被砍頭了,新陽有功者,獨你一人爾!”
“大人也無需太過自責,此事,任誰難防。”
是安慰,也是實話。
對方俱是金丹,以一個縣的武力,如何抵抗。
不想,劉長青卻幽幽說著:“不管哪里發生這樣的事,以我大驪律令,只有戰死疆場,才能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