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與基層醫生骨質疏松防治培訓教程
- 李梅 章振林 夏維波主編
- 532字
- 2022-04-22 16:28:54
15 我國5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骨質疏松癥的診斷主要是基于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的骨密度測量結果和/或脆性骨折。
(1)基于骨密度測定的診斷:
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測量的骨密度是目前通用的骨質疏松癥診斷指標。骨密度通常用T-值(T-Score)表示。
T-值=(骨密度實測值-同種族同性別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同種族同性別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標準差。
5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目前我國是參照WHO的診斷標準:
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1個標準差及以內(T-值>-1.0)屬正常;降低1~2.5個標準差(-2.5<T-值≤-1.0)為骨量低下(或低骨量);降低等于和超過2.5個標準差(T-值≤-2.5)為骨質疏松;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同時伴有一處或多處脆性骨折為嚴重骨質疏松。
基于DXA測量的中軸骨(腰1至腰4椎體、股骨頸或全髖)骨密度或橈骨遠端1/3骨密度對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是T-值≤-2.5。
(2)基于脆性骨折的診斷:
脆性骨折是指受到輕微創傷或日常活動中即發生的骨折。如髖部或椎體發生脆性骨折,無論骨密度結果如何,臨床上即可診斷骨質疏松癥。而在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遠端發生的脆性骨折,骨密度測定顯示低骨量(-2.5<T-值≤-1.0),可診斷骨質疏松癥。
(游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