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上元

  • 季唐風華
  • 南閭
  • 3128字
  • 2022-05-16 12:00:00

入夜之后,新泰縣城里自是一副盛世景象,到處都是火樹銀花,燈火如明,通街如晝。

韓季已不屬于奴仆的行列,至少他自認如此。

折憲給了他自由活動的權利,許是也不想讓韓季在上元夜這樣的佳節上緊跟著自己。

所以韓季也就樂得逍遙,在這個時空經歷的第一個上元節就獻給麟州了。

不過麟州城節日氛圍好得出乎他的預料,人群肩踵相磨,佳男玉女攜手同游,也有那已成家的,拖家帶口的也要出來體驗一下節日氛圍。

韓季不禁再次懷疑,自己來到的真的是五代嗎?

這真的是那個易子而食、遍地餓殍的血腥時代?

一點都不像啊……

只是聽說折家輕徭薄賦,而中原皇帝正在橫征暴斂,流民四散而逃,他想,也許等他離了麟州,去到河南,就能知道這個亂世的真正主題到底是何模樣。

不過眼下還是要好好享受一下上元節的繁華。

韓季嘴角勾起,雙手枕在腦后,大步向前。

前方熱鬧的燈市向他迎來。

“這位郎君,要不要買一個花燈?”

“小郎君,來點點心游玩的時候一邊吃吧?”

“郎君,來看看有沒有喜歡的飾品吧?”

“我買飾品作甚……”韓季訕笑著掙脫鋪主熱情的手臂,無奈地嘀咕一句,越過了這個攤位。

枕著手漫無目的地在街上走著,燈市雖然熱鬧,但多是小攤小鋪,還沒有遇到真正有趣的活動。

突然,韓季目光一亮。

許多人圍在一個店鋪門前。

只見那個店鋪門口擺出了一個攤子,攤子上豎著一個架子,架子上懸掛著一行一行的紙燈籠。

燈籠下自吊有一張紙條,其上都書寫著工整的字句,那是燈謎。

韓季也湊了過去。

不同于猜謎底的,這種燈謎是要求在紙條上寫下一些詩句或文章的殘句,然后由猜者答出其上一句或下一句,更有甚者要說出其出自何人何文。

當然,一般的都比較簡單,都是歷代文人所寫的元宵詩,難度大的或者文人會友互娛的才無所不包。

“接漢疑星落……”韓季念出一張紙條上的殘詩,下意識脫口而出下一句,“依樓似月懸。”

這是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很有名的一首上元詩。

這時他聽到他旁邊的一個儒雅男子也同時脫口答出下句,男子見韓季早先了他一步,立時微微拱手相讓,笑道:

“小兄弟先請。”

韓季不客氣地向主持的文人答出詩句,取走了這一張紙條。

燈謎會是有獎勵的,而謎紙就是領獎的憑證。

韓季取了這一張燈謎,旁邊那個男子也答取下了另一張燈謎,感受到韓季的視線后回頭對他微微一笑。

韓季也是會意一笑,隨后又去看向其他燈謎,尋找著自己識得的取走。

他們兩人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比拼一下誰能摘取最多的燈謎。

一時間這個燈謎攤上就只剩下了他們兩人答取燈謎的聲音。

四周圍著的人群中漸漸響起了驚嘆和倒吸涼氣的聲音。

“這個人已經摘下第二十三個了!”

“這邊也二十二了!”

“這一個架子上有多少個花燈?”

“可能得有六十多個吧…”

架子上未被摘下的紙條已經所剩無幾了。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念出前朝詩人張祜的這兩句詩,儒雅男子當仁不讓地取走了倒數第二張燈謎。

于是原本密密麻麻掛滿了燈謎的燈架上,只剩下了最后一個燈謎,孤零零地掛著。

儒雅男子笑吟吟地看向韓季,示意他去回答最后一個燈謎。

韓季也不謙讓,上前一步,握住燈謎,放在眼前,凝聲念出了上面的詩句:

“滿眼東波盡是愁……”

韓季一愣。

他不是不知道這首詩,而是陸龜蒙的這首詩雖然沾了點元宵節的邊,但……內容卻不是元宵。

“六分春色一分休,滿眼東波盡是愁。

花匠凝寒應束手,酒龍多病尚垂頭。

無窮懶惰齊中散,有底機謀敵右侯。

見織短篷裁小楫,拏煙閑弄個漁舟。”

詩名正月十五惜春寄襲美。襲美,皮襲美,也就是皮日休,陸龜蒙一生的至交好友,跟隨黃巢入長安,后隨著黃巢兵敗泯然世間的翰林學士。

一首惜春,春天卻還未到來,那這個經歷了亂世卻超然自逸的文人,平淡的語言中,所惜之春又是什么?

惜他那逝去的青春嗎?韓季不禁為自己惡趣味的瞎想嗤笑一聲,那不是陸龜蒙。

“郎君答對了…”

守著攤子的青年士人略帶贊意地摘下最后一根燈謎遞給了韓季,雖然他也算是飽讀詩書,但是這些燈謎來源繁雜,內容又頗為類似,而且斷章截句,答出幾句不難,但要想全部都答出來,還是有些難度的。

這兩個郎君年紀都不大,尤其眼前這個明顯還未加冠,能有這般學識真是了不得了。

雖然看得出青年文人眼中的贊賞,但是韓季并沒有自喜。

韓季知道自己的斤兩,他摘取了二十四張燈謎,儒雅男子卻是摘取了近四十張。

而且他都是撿著熟悉的詩句來答,儒雅男子卻是撿著他答不上的詩句來摘取,高下立判。

這個儒雅男子也是一個奇人,脾氣很對韓季的胃口。

韓季轉過頭去看向儒雅男子,拱手道:“在下辛棄疾,不知兄臺尊姓?”

男子爽朗一笑,道:

“辛兄弟見外了,家姓楊,單名一個信字,不過字輩為弘,所以也叫楊弘信。”

韓季聞言一愣,姓楊,字輩是弘,有這么巧嗎?韓季不知道,所以他試探問道:

“不知楊兄和楊弘義的關系是…?”

自稱楊弘信的男子聞言微訝道:“辛兄弟知道我那個不成器的三弟?”

“難道…楊兄就是楊家二郎?”韓季驚訝道。

“原來辛兄弟也知道愚兄,是三郎告訴辛兄弟的嗎?辛兄弟和三郎認識?”

韓季苦笑。

“何止是認識…”

他當即把之前與楊弘義結仇的事情全部告訴了楊弘信。

不過韓季卻沒想到久聞大名的楊家二郎會是這么個儒雅的如玉男子。他以前聽說楊弘義少有勇武,曾經打死過老虎,還以為這人必定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呢。

楊弘信聽完以后劍眉一豎,他也沒想這個偶然遇到的少年居然就是他那個折家未婚妻的親隨,而且三郎還瞞著他做了那樣的事。

這個小子…楊弘信無奈,他知道楊弘義為什么會那么做,其實說到底都是為了他。

當然,知道不代表能認同,楊弘義不管如何都做得過線了,他回去還是要好好敲打一下的。

他當即對韓季道:“辛兄弟你不用擔心,三郎雖然那么說,但是至少一時氣話,以我對他的了解,他是不會再來找你的麻煩你了。”

說完擔心韓季還不放心,便拍拍胸脯保證道:“我回去后也敲打一下他,他就是欠收拾了。”

這樣一個動作做出來,韓季才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點打死猛虎的豪俠影子。

韓季說這些倒不是為了向他告狀,不過如果能趁機解決掉楊弘義的麻煩到也不錯。

“多謝楊兄了。”

“誒,誒,本就是三郎之錯,辛兄弟不必言謝。”楊弘信擺擺手,忽然語氣一轉道:“只是沒想到辛兄弟如此強記,想要在這燈謎會上摘得二十個燈謎可不容易啊。”

“楊兄過譽了,在棄疾看來,楊兄才是真正的博文強記啊,”

韓季與楊弘信對視一眼,都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當即一拍即合,結伴同游。

只是兩人都沒有注意到,韓季念出來那首陸龜蒙的《正月十五惜春寄襲美》后,旁邊老槐樹下,倚靠樹眠的一個粗衣老頭微微睜開了那對凸出的眼睛,渾濁地散視著面前的空氣,待到四周安靜了,才又眼皮一沉,閉眼入眠。

“都打聽清楚了嗎?”

“是,婢子已經托人打聽清楚了。”

“人呢?”

小婢女跑到門邊領進來了一個有些佝僂的少年,少年畏畏縮縮,把腦袋深埋在胸口,不敢抬頭。

折憲看了暗自皺眉,問道:

“你叫什么名字?”

那仆人好像有些受寵若驚,結巴道:“小人…楊…楊四。”

折憲目光移到別處,不再看他。

“你打聽到了什么?”

“小人…小人已經問過認識的楊家下人了,楊家二郎今晚確實出了門,上花市去了。”

“這么就能確定他是去逛花市,而不是去其他地方?”

“他說楊家二郎每年上元都會去逛花市的,從不曾間斷過。”

“那好,你先下去吧。”

折憲給了那個家奴一些賞賜,揮揮手讓其人先下去了。

“收拾一下,我們也出去。”折憲放下手上的書卷,對婢女香兒說道。

小婢女不解,“出去?娘子要去哪里?”

折憲神色自若,她起身給自己披上裘衣,似是想起了什么,動作一頓,隨即面不改色地淡然道:“還能去哪里,上街。”

小婢女吃了一驚,趕忙追上去,“九娘子你要去見那個楊家二郎?”

折憲表情淡然,“我可不想嫁給一個此前完全不認識的人。”

小婢女亦步亦趨地跟著,緊張道:“可娘子也不必今晚就…”

折憲嘆息一聲,冷傲的容顏上也浮現出一絲愁容,“沒辦法,六禮開始后就不能再見面,過幾天就要納彩,今晚就是最后的時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佳木斯市| 上饶县| 剑川县| 怀安县| 葵青区| 兴城市| 郴州市| 根河市| 错那县| 余庆县| 安岳县| 商城县| 原平市| 墨竹工卡县| 湘潭县| 商城县| 新建县| 那坡县| 门源| 日喀则市| 建平县| 樟树市| 鸡西市| 朝阳县| 卢氏县| 钟山县| 涞水县| 新龙县| 兰坪| 临西县| 项城市| 徐水县| 涡阳县| 吴川市| 马关县| 石河子市| 治县。| 万源市| 体育| 海阳市|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