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救世息雞草
- 文朝軼史
- 唐城老表
- 1827字
- 2024-03-28 02:17:54
宋建、葉梓楓受命巡防北疆,順帶查探一番北梁的布防虛實。近在咫尺的北關九城矗立眼前,如今卻只能望城興嘆。
因南陽地區爆發的疫情大面積蔓延,從而放緩了復收失地的時間。與仁德帝訂立的“對賭之約”讓宋建始終耿耿于心。舉頭望著那輪皎潔的玉盤,心里不由得思念起明月來。再眺望著布防有序的北梁軍,無奈的發出感慨:“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北關,滿城盡帶黃金甲。”
葉梓楓拍了拍宋建的肩頭,并安慰鼓勵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返營途中路過邊防軍的馬廄,看著滿棚子里的戰馬各個威武健碩,兩人甚是歡愉。隨即差人喚來了馬官與之交流一番。卻得到了意外的收獲,真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群牧司駐北疆戰馬營主官耶律阿其拜見兩位上差。”
聽到馬官自報家門后,宋建和葉梓楓先是一怔,隨即試探性地又確認了一次他的名字。
耶律阿其解釋道:“回稟大人,小的實為北梁人,自幼父母雙亡,一對老馬夫夫婦見我可憐便收為義子,后隨養父母為官府養馬十余載,直至五年前,二老相繼害上了疫病,官府喪盡天良,差人屠了全村,僅我一人生還……”此時淚水像雨滴般滑落于臉頰。
“阿其,后來如何呢?”葉梓楓顫巍地問道。
耶律阿其收了一下痛苦的表情,隨即道:“屠村當日,因養父母染了重疾,身體每況愈下,便去湖邊割上一些草料救治!”
宋建不明所以地問:“是染上了鼠疫還是天花?為何要割草相治?”
“實不相瞞,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只是依稀記得小的時候,村里有牛得了天花后被棄于湖邊,過些時日,那幾頭垂死之牛非但沒死,還奇跡般的復健如初。湖邊盛長息雞草,亦可為牲畜之草料,故而猜得必是吃了此草才得以康復。綜上分析著拿來煎水給村里人服之,權當死馬當作活馬醫。怎奈當我興沖沖地折返于村寨時,官軍先我一步,已將全村人屠殺殆盡,整個村寨也被熊熊烈火燒為灰燼。”
葉梓楓不停地絮叨著“息雞草”三個字,隨后問道:“此草可從何處得?”
耶律阿其回復道:“此草喜生于山谷、河邊及湖岸,據我所知,博大的漢地亦只有北疆一帶繁盛,南疆則不生!”
宋建帶著疑問道:“既然你是北梁人,兩國又時常刀鋒相對,怎的就成我大文戰營馬官了?”
“漢人言: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小的雖為北梁人,卻與北梁官府有著不共戴天之仇。舉目無親又對故土心灰意冷,強撐著疲憊不堪的軀體跌跌撞撞地乞討至文土。當時,正直大文朝廷設立群牧司,全國征招養馬良士,某雖不才,但憑多年牧馬之經驗,也就靠此討了個糊口營生。”
葉梓楓道:“官府未曾對你的身份表示異議嗎?”
“自然是有的,起初官家老爺多持懷疑態度,甚至認定我是北國派來的奸細,為此還吃了幾天牢飯哩!正當我絕望之時,是群牧司大人用其項上人頭為保,獲皇上特批后,才保全了性命。”
“為何群牧司會冒著生命安危去擔保你這個不相干之人呢?為何又差你來這苦寒之地呢?”宋建疑惑地問道。
耶律阿其道:“大人有所不知,北梁為游牧民族,馴養戰馬經驗頗豐。漢地雖人口眾多,經濟繁華,卻以農耕立國,戰馬又多為草原馬,恰逢小的對草原戰馬牧養略知一二,又與北國有著家仇之恨,故而保我一命。然,我自幼起便生活于北疆,對這片廣裹大地上的地形、草料等相對熟知,便讓小的在此落官了。”
葉梓楓和宋建相視了一眼,對眼前這個馬官已然有了全新的認識。經過幾輪的試探,也終將是放下了戒心。
突然,葉梓楓話鋒一轉,直奔主題地說:“耶律兄,此地可有息雞草?”
耶律阿其不加思考的回復道:“那是自然,此草在這里甚是廣泛。戰馬營里就有備料,二位大人,請隨我來!”
宋、葉二人緊隨著耶律阿其,來到了一處破舊的大房子里,看著滿庫的草料,葉梓楓興奮之極。隨即將此草的用處告知了宋建,宋建先是猶豫了片刻,隨后還是認為可以一試。
雙管齊下,一來責令多備些息雞草裝車運往南陽。二來宋建、葉梓楓則輕裝快馬地返朝面圣。在征得仁德帝的首肯下,責令南陽將息雞草發放于受染者,以觀后效。
經過多日的漫長等待,終于迎來了來自南陽的八百里加急。受染者經服用息雞草藥湯之后,疫情得以控制,更喜的是受染者中十之三、四得以生還。”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葉梓楓吟誦起偉人的詩來,以表達著此刻的喜悅之情!
當此佳訊傳于陳筱雨耳朵時,開心之情無以言表。她深知,在醫學相對落后的文朝,能挽回三、四成天花病人實屬不易。縱觀世界,歷史上有五億條鮮活的生命葬送于天花之手。既對逝者感到惋惜,又對生命有了全新的認識。令人可悲又可嘆。但可喜的是,困擾人類三千年的可怕“惡魔”,終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徹底絕滅!想到此,便多了一許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