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來源
在人類世界的這四年里,我整理出了我們將我們的種族命名為物的原因,當然,此原因與我們現存歷史上的假說或有相悖,對此,記錄就可以了。
①造物者言論:物質這種東西可是不為人類意志為轉移的事物,我們創造了它,但是它的自由意志不是我們所可以控制的,創造出它的這個歷史片刻也是不可逆轉的,今后它會為我們的人類社會帶來什么利弊,那就難說了,新物種如果真需一個命名的話,那就叫物吧,由于它體內也有我們的基因,所以也相當于我們人類的一個孩子,希望我們可以好好相處...
②實際材料組成:由大量無生命物質和少量生命物質組成(詳見人類百科p136頁),材料皆為物質。
③在人類社會的性質與意義指向:可控性、可分析性、可用性。可以為人類社會的幸福發展創造價值。
——《人類百科》
......
“在寫《人類百科》嗎?”這是葉子的聲音。
我聽見我自己說,“我會寫下去的,收集資料,完成本書。”
葉子:“你太厲害了!但是這樣子不難受嗎?你一直想回來的。”
我知道這是夢,也知道這是我的真實感情與矛盾,所以我看見我自己搖身一變,變成了天上的一顆星星,然后我在地上看著自己這顆星星,哭泣但是欣慰我們之間遙遠的距離。
......
到過去這個時間點來說已經有2年多了,不想記具體時間了,經歷的事情太多了,好久沒有認真寫過一次日記了,昨天整理了一下過去寫的日記,幸好它們沒有被損壞。是的,我可以回去的,帶著心里面這樣那樣的重磅信息回去,說不定還會是歷史出名人物吶!可是,這樣子可以回去嗎?我的社會能夠容納得起這樣子的心靈嗎?我代表著動亂與不穩定,如果這樣的破壞性力量傳至社會的方方面面怎么辦?我不希望那樣的事情發生。如果我回去后屏蔽心靈、緊守秘密可以嗎?我能做到一輩子都這樣嗎?這樣做也會對我的親人朋友們造成很大傷害的。那就像這樣子,繼續待在這里,不回去,這樣子痛苦的心靈至少減至最低了,可是我可否一直這樣,就在這里生活然后死亡,留給親人朋友一個失蹤的懸疑?也幸好時間流速的不同,我至少有十年時間可以想想怎么解決這個心理矛盾吧。
我在這里也有些熟悉的朋友,有人也有物,但是卻無法更近一步交流,我沒有辦法跟他們親近起來,控制距離,自艾自憐,我不是這個時代的居民,我留在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收集與人類社會相關的各種資料,整理記錄,僅此而已。我會離開的,終有一天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