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院風荷
幾個田田漾細風,乍看綠葉想花紅。
昆明湖上浮輕舫,六月春光訝許同。
雨花臺
據阜高臺俯井閭,講經因以得名諸?
維摩已是為糟粕,梁武真成拾唾余。
紀實
失腳落溪癸卯年,衣衫末濕即登船。
因艱步履蓋老耳,弗慎起居為恧然。
問類馮河答子路,事殊賞節駭忠賢。
原如君子過而已,紀實防他訛以傳。
珍珠泉
濟南多名泉,岳陰水所潴。
其中孰巨擘,趵突與珍珠。
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
珍珠擅天然,創見訝仙區。
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幾曲繞瓊房,一泓映綺疏。
可以滌心志,可以鑒眉須,圓流有靈孕,顆顆旋相于。
乍如歷海嶠,鮫人捧出余,又如對溟渤,三五顯方諸。
作霖仰堯題,澤物留神謨,我來值暮春,農夫正新畬。
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安得符圣言,遠近均沾濡。
五福五代堂題句
敷錫名垂洪范篇,祖功宗德已身肩。
三朝厚幸雙文益,八袠初開五代全。
苞茂即今看秩秩,旰宵唯是勵乾乾。
奉時布惠宜春日,欣遇多收鮮緩蠲。
如意湖
塞水恒流此處渟,柳湖蓮島偶募形。
煙容波態皆如畫,屬意悠然在杳冥。
新年重華宮侍皇太后宴
元正大禮賀慈寧,翌日重華鳳輦停。
左右承顏娛永晝,曾元繞膝樂家庭。
盆中茂樹萬年柏,階際才舒兩葉蓂。
小部梨園呈法曲,致辭總是祝修齡。
御午門受俘馘
函首霍占來月竁,傾心素坦款天閶。
理官淑問寧須試,驃騎窮追實可臧。
西海永清武大定,午門三御典昭詳。
從今更愿天斯事,休養吾民共樂康。
過淮安府
漂母祠邊暫據鞍,射陽城里徹鳴鑾。
竟成減從還輕騎,都為民親與俗安。
縱喜市頭平米價,那無底嘆衣單。
孳生庶更謀生窘,不見其熙只見難。
題管道升修竹蘭幽圖
裊裊猗猗綠水濱,幽香孤節自相親。
世間盡有丹青手,寫照端須似此人。
新正恭奉皇太后幸御園之作
撰辰曉出鳳城垣,煙市燈棚景物繁。
甲午今年新甲子,春輿此日駐春園。
璇霄瑞氣霏銀粟,姬室徽音奉壽萱。
吉旦王師茲進剿,月聞三捷吁天恩。
題楊雄甘泉賦事
甘泉獻賦風楓宸,更著劇秦與美新。
設果出腸明日死,投身天祿又何人?
清河道中雜詠
迎鑾黎庶聚猶多,雨里那曾笠與蓑。
愛敬真如子于父,可無惠保計如何。
碧云寺
隔嶺別為區,精藍靜以俱。
每參相與好,難論有和無。
法雨真優渥,碧云任卷鋪。
設云云那碧,迭樹豈非乎?
宿方山
行館傍花宮,林巒益致靜。
山游薄暮歸,篝燈夜方永。
定鐘近宵聲,弗霜亦念警。
安禪付彼僧,我自娛清省。
鄚州道中作
土郭猶存古鄚州,人家負郭頗稱稠。
年年四月集藥市,風俗應從民便由。
寄題千山
千山勝景久薌哉,三度徒教寄詠回。
本異唐宗曾駐輦,空傳丁令有遺臺。
底須石洞花巖到,原匪探奇問景來。
卻笑前遭泐崖處,侵尋應已漶莓苔。
林下戲題
偶來林下坐,嘉蔭實清便。
樂彼艱僂指,如予未息肩。
炎曦遮葉渡,爽籟透枝穿。
擬號個中者,還當二十年。
淑清院
石徑度流泉,奇探小有天。
樹垂冰作雨,砌暖玉生煙。
屈膝紅墻繞,蜵娟紫閣連。
不如深翠處,精舍作幽偏。
通顯寺恭依皇祖元韻
窣堵入云重,高盤靈鷲峰。
無先梵網域,最古化人蹤。
嵐影交窗翠,松陰入座濃。
歸輿凹外轉,猶聽隔林鐘。
科爾泌
世篤姻盟擬晉秦,宮中教養喜成人。
詩書大義能明要,媯汭叢祥遂降嬪。
此日真堪呼半子,當年欲笑議和親。
同來侍宴承歡處,為憶前弦轉鼻辛。
柳條邊
西接長城東屬海,柳條結邊畫內外,
不關阨塞守藩籬,更匪舂筑勞民憊。
取之不盡山木多,植援因以限人過,
盛京吉林各分界,蒙古執役嚴誰何。
譬之文囿七十里,圍場豈止逾倍蓰,
周防節制存古風,結繩示禁斯足矣。
我來策馬循邊東,高可逾越疏可通,
麋鹿來往外時獲,其設還與不設同。
意存制具細何有,前人之法后人守,
金湯鞏固萬年清,詎系區區此樹柳。
山東上年被災州縣頗多
齊魯民何辜,連年未逢稔,每念溝壑填,深宮那安枕。
昨始入兗境,所見猶未甚,寸衷稍自慰,為之食甘腍。
孰知數日來,觸景堪愁朕,村落多蕭條,老幼率憯懔。
腹饑嗷鴻哀,衣薄狀鶴凚,縱屢加賑施,未足蘇凄凜。
休助古有經,損益道須審,用是截漕艘,亟命發倉廩。
嗟哉守土臣,旬宣其勤恁。
獲鹿再詠
秋鹿合群正此時,乘閑偶爾試虞為。
鐵丸穿過牝先倒,藥氣存傷牡逸弛。
不謂目精尚猶故,分頒眾喜有如斯。
苗兇一發殲其兩,吉兆捷音希即披。
題宋本院金陵圖
幾經富庶幾離亂,富庶歡娛離亂愁。
只有秦淮一片月,溶溶無意照千秋。
文淵閣賜茶
層閣文華殿后峨,昨春慶宴覺無何。
具瞻楠架四庫貯,且喜蕓編三面羅。
十載春秋成不日,極天淵海尚余波。
待鈔蕆事遺百一,月課督程仍校訛。
書法中最愛黃庭堅筆意因而有作
羲之稱書圣,諸體無不有。
齊梁作者無,李唐推顏柳,
惜哉世已遠,贗者十之九。
宋元差可尋,翰墨出親手。
機暇戒宴安,時或游藝藪,就中名跡夥,唯愛魯直叟。
倜儻無安排,瀟灑絕塵垢,譬如百尺松,孤高少群偶。
信筆一規摹,運腕忘妍丑,所師在神勁,詎論形肖否。
伊余有深意,筆諫曾謹守,好尚茍不端,喪德良已厚。
所愛汲黯戇,裁詩銘座右。
萬松寺
山居白足兩三僧,不解參禪不演乘。
粥飯之余無一事,紫衣讓爾得相應。
泛月
泛月宜何處,山莊景最新。
夏宵含颯爽,塞水漾明淪。
鶴唳孤松頂,鹿尋曲澗濱。
錘峰玉臺迥,溫嶠早癡人。
再作石鼓
石鼓韓歌掘臼科,弗知其意所云何?
茲因考古十之質,爰命圖真一有窠。
慨嘆曾充舂杵用,傷形已閱歲年多。
言行國學歷珍弆,重道崇文功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