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詩
李渤結廬后,絳帳開紫陽。
經綸歸性命,道德煥文章。
剖析危微旨,從容禮法場。
祗今傳鹿洞,幾席有余香。
木蘭詞
克敵垂成不受勛,凜然巾幗是將軍。
一般過客留吟句,絕勝錢塘蘇小墳
古希
古希希圣未從心,負扆遑云久蒞臨。
惟是惕乾勵朝夕,戒其玩愒度光陰。
龍乘不息法一健,象譯由來通六音。
愛樂紛哉向何托,積成三萬首余吟。
山店
山店誅茅亦易成,居民火種復刀耕。
孳豚處處牢堆石,防虎家家柵樹荊。
粗糲聊安衣食計,逍遙且免市廛征。
前驅俞騎休呵譙,正欲窮檐悉隱情。
即景
即景為題信口拈,山莊樂事實無厭。
蒼麋巖際行行見,紅葉林間漸漸添。
碧宇云稀天廓落,寒潭潦盡水沉潛。
詎惟攬結供吟興,靜會端知理趣兼。
煙雨樓用韓子祁詩韻
春云欲泮旋濛濛,百頃南沏一棹通。
回望還迷堤柳綠,到來才辨榭梅紅。
不殊圖畫倪黃境,真是樓臺煙雨中。
欲倩李牟攜鐵笛,月明度曲水晶宮。
畫舫齋
畫舫予所喜,云舟不是舟。
雅宜風澹蕩,那共水沉浮。
荷凈初過雨,竹涼颯似秋。
分明太液上,借與米家游。
文征明山水
憑欄俯層閣,空闊恰怡神。
祛暑松蔭老,點秋楓葉新。
高山森犖峃,流水凈漣淪。
佳客攜琴至,應為同調人。
雜詩
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無魚非水德,無徒勢云孤。
魚豈離于水,潛淵轉江湖,人豈離于世,適將他有圖。
知一貴知二,通變乃達常,不逆復不億,抑亦先覺良。
吹芋三百人,隱笑齊宣王。
菜花
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閑花野草流。
趁涼
誰云廣廈不知暑,偶陟高臺亦趁涼。
竹解納風還蔽日,心存無逸卻非忙。
收來荷露堪烹茗,伏出燕雛才下梁。
贏得晝長何所事,重翻舊稿一商量。
松花江捕魚
松江網魚亦可觀,潭情潦盡澄秋煙,虞人技癢欲效悃,我亦因之一放船。
施罟旋近岸,清波可數鰷鱸鰱,就中鱏鰉稱最大,度以尋丈長鬐軒。
波里頹如玉山倒,擲叉百中誠何難,鉤牽繩曳乃就陸,椎牛十五一當焉。
舉網邪許集眾力,銀刀雪戟飛繽翻,計功受賜即命罷,方慮當秋江水寒。
觀采茶作歌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今日采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云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無事回避出采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谷雨臨明朝;雨前價貴雨后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偽,嗟哉老幼赴時意;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
射熊
寥蕭玉宇拂秋風,掌樣霜鋒好射熊。
卻笑漢皇猶赤帝,空輸女子是英雄。
唐寅桃花園圖
吳中愛看吳人畫,況是吳人畫最高。
世上只期為散木,庵前疑復綻新桃。
松風寒處安茶銚,石凍春深試酒槽。
七字志懷頗見道,寧云溪壑興堪陶。
秦準河
祖龍東巡壓王氣,通淮鑿斷方山埭。
癡心慮后五百年,詎知亡秦在二世。
長源因此名秦淮,縈紆建業達水隈。
時塞時疏異沿革,秣陵終免淮為災。
六朝往事難尋跡,王謝燕飛誰氏宅。
風流江令倦游歸,惟見秦淮依舊碧。
楊吳竊據筑金陵,清波溶溶乃貫城。
十六紅橋夾兩岸,蜀嬌越艷揚新聲。
千金買笑輕一擲,纏頭錦是寒女織。
會稱盒子斗新奇,薛鴨袁羊饤珍食。
而今功令禁俳倡,歌樓舞館都荒涼。
煙花麗景縱遜昔,癉邪敦樸誠良方。
笑題明月池
盤轉山腰至山寺,蒼松怪石清絕倫。
寺額明月池三字,尋勝笑昔題非真。
一泓椀大隱石罅,日間那乃瞻水輪。
設云無乃孤名也,卻是刻舟求劍人。
高其佩戴指老頭虎
鐵嶺老人閻李流,畫不用筆用指頭,縱橫揮灑饒奇趣,晚年手法彌警遒。
為吾染指畫蒼虎,氣橫幽壑寒颼颼,落墨伊始鴉雀避,著色欲罷豺狼愁。
怒似蒼鷹厲拳爪,炯然霹靂凝雙眸,萬里平川望無極,三株古柏拏龍虬。
老人閱世如云浮,獨于畫法未肯休,此圖贈我實手跡,筆繪還輸第二籌。
高堂晝靜風生壁,卻憶行圍塞北秋。
堤上偶成
運河轉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
九里崗臨御黃壩,曾無長策只心驚。
過蒙古諸部落
識路牛羊不用牽,下來群飲碧溪泉。
兒童騎馬尋亡牯,只在東溝西谷邊。
蘇堤春曉
通守錢塘記大蘇,取之無盡適逢吾。
長堤萬古傳名姓,肯讓夷光擅此湖。
家鵲
家鶴唳松蔭,聲凄故不揚,野雁叫洲渚,春宇隨翱翔。
胡為凌云姿,遜彼棲蘆行,由來受羈束,只為飽稻粱。
垂飛翅己剪,待飼頸空長,彈舌吊水月,念結煙霞鄉。
世事有如此,對之增慨慷。
荷露烹茶
秋荷葉上露珠流,柄柄傾來盎盎收。
白帝精靈青女氣,惠山竹鼎越窯甌。
學仙笑彼金盤妄,宜詠欣茲玉乳浮。
李相若曾經識此,底須置驛遠馳求。
讀項羽紀
鹿走荒郊壯士追,蛙聲紫色總男兒。
拔山扛鼎興何暴,齒劍辭騅志不移。
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嘆虞兮。
故鄉三戶終何在?千載烏江不洗悲。
紅葉
迭嶂青云放曉晴,乍看紅葉一枝橫。
徘徊體物難成句,幾點玫瑰襯綠瓊。
題寧遠祖氏石坊
燧謹寒更烽候朝,鳩工何暇尚逍遙。
若非華表留名姓,誰識元戎事兩朝?
過蒙古諸部落
獵罷歸來父子圍,露沾秋草鹿初肥,
折楊共炙傾渾脫,醉趁孤鴻馬上飛。
紫光閣閱武舉射
掄材臨別苑,射策對明廷。
養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寧。
雕弓懸滿月,羽箭迅流星。
為問赳桓輩,能通黃石經?
柳浪聞鶯
掄材臨別苑,射策對明廷。
養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寧。
雕弓懸滿月,羽箭迅流星。
為問赳桓輩,能通黃石經?
登舟
御舟早候運河濱,陸路行余水路循。
一日之間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麥苗夾岸穗將作,柳葉籠蔭絮已頻。
最是篷窗心愜處,雨晴綠野出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