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王蓓也是如此,她本來想把“嘉麗敦大學”作為自己心儀的大學,但連自己都覺得敷衍,隨后寫上了一所位于BJ的高校。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她認為中國教育的做法就是將所有的動物都放到海洋里,看誰游得快。有些動物是劍魚,它們極其適應這種環境,很快就游到了終點。而有些動物是烏龜,游得很慢,但好歹淹不死,但對于像馬這樣的陸生動物而言,不僅無法游到終點,在距離起點很近的地方就淹死了。而她認為自己是匹馬。
按照她的想法,王積則是劍魚,非常適應目前中國的教育環境。每次放假,王蓓不是抱怨作業多,就是抱怨功課緊張,沒有娛樂的時間。而在這時,王積總是對她說:“這個世界并不完美,有太多缺陷之處。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罷,現實就是這個樣子。我們可以選擇不停地抱怨,但這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這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只會影響情緒。”
“我們雖然住在縣城,但我們是農民,屬于農村戶口,對于我們來說,主要有兩條改變自己出身或命運的道路,一條路是通過努力學習,考上一個好大學,找到一份好工作,”王積說,“另一條路則是僅僅依靠工作改變人生。”王蓓問:“兩種道路有什么不同呢?”
“博士是我國的最高學歷,但只有少數人獲得了此學歷。有的人在小學就輟學了,有的人初中還沒有畢業,就進入了社會,也有的人忍不住高中學習的煎熬,選擇了退學,還沒進入大學,這些人就被淘汰了,”王積說,“也就是說,如果你取得博士學位,從某種程度來說,已經超越了很大一批人。”
“但只想靠工作來改變出身,會難上加難,”王積說,“因為現在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絕大多數人都要通過工作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當你沒有傲人的學歷就進入社會工作,實際上是與所有人競爭,你不僅沒有核心優勢,甚至連優勢都沒有,在起跑線上就落后于人,很難追上別人啊。”王積最后說道:“總之,在沒有特殊情況下,我們每提升一次學歷,就相當于減少了一批競爭者。”
可王蓓依舊不為所動,對學習持逆反心理,內心對應試教育極度厭惡,自然,她的成績也好不了,知曉了她的成績,就大致知道了她所在的班級有多少學生,每次下發成績單的時候,她總是由后往前看,穩居倒數后十名。
而王積對于未來有著清晰而又明確的目標,他希望進入港中大后潛心專研,能在生物學上取得一番成績,因為他對生物饒有興趣,并且,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的中國人實在少得可憐,與中國人口大國的地位不匹配。
他進入的是一所省重點高中,里面人才濟濟,他的成績處于中上游,并不顯眼。每當考試成績出來后,他只關注自己的進步之處,并以此為動力而努力,就這樣,他的成績越來越好,并且十分穩定。
很快,他們一起來到了人生的新關口,那就是高考。
不知為何,每年的高考日都會下著蒙蒙細雨。王蓓認為天公不作美,有種“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感覺,她認為這是一種不祥的預兆。而王積卻認為雨是祥兆,因為六月天氣很悶熱,影響考試正常發揮,而下雨可以降暑,讓考生感受到涼意。
經過兩天的考試,此次高考落下帷幕。王積依舊滿懷信心地回到家里,而王蓓卻耷拉著頭,不停地重復一句話:“沒有考好。”
“還沒有出成績呢,一切都有可能啊,”楊琴勸說王蓓,“現在考試結束了,在報志愿之前,可以好好地玩了!要不過幾天,咱們去湖北或者四川旅行去?”王蓓卻搖著頭,她回應道:“等公布成績、填報好志愿再說吧,也沒心情出去。”
楊琴轉而詢問王積有何打算,他高高興興地回答道:“趁有時間,計劃通過駕考,拿到駕駛證,如果還有時間,就出去風光一把,我很想去成都看看熊貓。”隨后,他對王蓓說道:“聽說四川LS市有個樂山大佛,我們可以去拜一拜,興許能考個好成績呢!”王蓓再次搖搖頭,并淡淡地回復道:“我沒興趣。”
兩個人完完全全休息一周后,王積決定去報名學車,而王蓓并沒有學車的打算,她總是說道:“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交通事故,我可不敢去學車,萬一哪天出了車禍,豈不是自己把自己害死了。再說了,現在科技這么發達,去哪里都可以打車出行。”王積和楊琴尊重她的想法,但并不認同。楊琴有些不放心,擔心王積被別人騙了,就跟著他一起去了駕校。
駕校遠離市區,兩人坐了將近一個小時的公交車才到,那一片有很多家駕校,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價格、班車所在位置、以往學員評價、駕校規模)后,楊琴選定了其中一家價格比較便宜的駕校,認為自己撿了便宜,還為此特別開心。王積卻說:“一分價錢一分貨,便宜未必是好事。”
果然,之后發生的事情驗證了他的說法。
當他成功通過科目一考試時,高考成績也放榜了,王蓓考入了一所本三院校,看到自己的成績時,她長長地舒了口氣,仿佛得到了解脫。而王積的成績與心儀大學的錄取分數相差深遠,這令他的老師、同學和父母感到意外,所有人都替他感到可惜。
他把自己關在廁所里,一整天都沒有吃飯,哭沒了眼淚,眼睛也腫起來了。可到了第二天,仿佛什么也沒有發生,他早早地起床,乘坐班車去駕校學車了。
等他學完車,從駕校回到家里,楊琴特意為他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晚餐,吃飯的時候,楊琴還安慰他。“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既定事實,因為各種原因,高考成績并沒有體現出我應有的學習能力,”王積出人意料地回復道,“這不一定是件壞事,再說,以后還有機會,我只是暫時沒有成功罷了。”
他因為長期學習課本知識,對“理論部分”非常熟悉,但對“實踐部分”感到生疏。當他學習半坡起步、側方停車及倒車入庫時,感到異常吃力,連續學了幾天也沒有達到滿意的結果。那時,他的大爺創業失敗,正四處尋找工作,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正賦閑在家。他向大爺說明想向他學車的想法,他的大爺笑著回應道:“完全沒問題,等你順利通過考試,可要請我吃飯啊。”
于是他們找到了一處不礙事的地方,王積開著車,他的大爺坐在副駕駛指揮著。轉眼間,就要考科目二了,因為自己之前付出了足夠的努力,他對自己充滿信心,胸有成竹地坐到考試車上。
他接連順利通過半坡起步、側方停車等考核,最后開著車來到考核倒車入庫的場地。他正專心地轉動著方向盤,眼前突然出現一個身著工作服的人,他雖然感到吃驚,但也沒有多想。如果駕駛的汽車在考試過程中停止了,可就考試不及格了。但那個人在外面指揮著,讓他順時針轉動方向盤,他這下可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