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你真的要培育?!
- 立業(yè)成家:從回村開荒刷詞條開始
- 一渡青山
- 2023字
- 2025-08-22 00:03:00
“就算是這樣,成活率也沒有達到百分之五十,所以我勸你不要白白的投入資金。”
劉大壯知道這位老同學手里可能有幾個錢,來的時候還開著A6,即便是有錢,在培育天蠶這條道路上。
他感覺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的浪費錢財?shù)摹?
“再說吧,說不定就能成功了。”
方清微微一笑,并沒有將話語說的太死,在他一旁的顏筎,作為身邊人,怎能不知道這家伙已經(jīng)百分之百要培育天蠶了。
她伸出小手捏了捏方清的腰間的軟肉,小聲道:“你可不想想一出是一出。”
“放心,我從不打無準備之仗。”
顏筎不知道方清這份自信是誰給他的,他既然想嘗試一下,她也不會阻攔,就算是損失點錢財,她這里還有幾百萬能夠幫襯的。
密集的桑樹林里散發(fā)著獨特的氣息,劉大壯帶著兩人來到了廠房。
從外面看,這個廠房有些簡陋,等方清進去后才發(fā)現(xiàn),別有洞天。
“現(xiàn)在與之前相比,科技要發(fā)達的許多,可以使用一些高科技,這能夠確保蠶蟲的存活率。”
劉大壯打開了廠房的燈源開關,領著二人一邊走一邊介紹每個機器。
“這是小蠶蟲培育機器,采取的雙層的中空玻璃,機器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便宜。”
“也是養(yǎng)殖蠶蟲必備的機器。”
“這便是大蠶養(yǎng)殖區(qū),這里是結繭區(qū),這是......”
一個廠房被分割成若干個區(qū)域,每一片區(qū)域功能都不一樣,就比如方清現(xiàn)在所占地的區(qū)域,就是大蠶的養(yǎng)殖區(qū)。
一只只小手指頭那么大小的蠶蟲,正趴在一大堆桑葉下面挪動,肥肥胖胖的,顯得十分的可愛。
就是看不到小眼睛。
顏筎饒是比較害怕這些奇奇怪怪的小動物,也被蠶蟲可愛的模樣吸引,央求著方清從里面拿出來一個放在她手掌中進行把玩。
與此同時,天蠶之路詞條的加持下。
方清也隱隱知曉如何培育出天蠶來,培育的最關鍵是有詞條的加持下,能夠有百分之二十的概率將普通蠶蟲基因優(yōu)化成天蠶。
這種優(yōu)化出來的天蠶,可以食用普通的桑葉,當然也是有缺點的,就是生長的速度會比較慢。
若是想讓天蠶生長的更快一些,就需要使用專門的桑葉才行。
“這兩天都是我在照顧這些小家伙,工人們都被我辭退了。”劉大壯輕輕撫摸著小家伙們的后背,抱歉的看著方清。
“這些天我暫時要去省城,我爸媽也會去縣城照顧我大兒子上學,所以這些天就只能你在這里看著了。”
方清拍了拍劉大壯的肩膀,笑道:“你放心去就是了,既然這片產(chǎn)業(yè)我已經(jīng)入股了,自然要負責到底,或許等你回來這些蠶蟲都會變成天蠶了也說不定。”
“我勸你放棄培養(yǎng)天蠶這個念頭。”劉大壯勸道。
“放心吧,我不是傻子,不會辦不可能的事情,你快去省城吧,你孩子和媳婦都在等你這個主心骨。”
提到老婆孩子,劉大壯不再勸道,匆匆的將鑰匙給方清,道了一聲別,就開車離開了。
“你真的要培育天蠶?”顏筎小腦袋從手機屏幕上挪開,蹙著秀眉看著方清,她剛才在網(wǎng)上查了一下。
天蠶可不是一般的難培育,有的人還因為這個而搞得家破人亡。
“放心吧,你男人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方清一把將顏筎攬在了懷里,自信滿滿的說道。
“熱。”顏筎掙脫了對方的懷抱,給了對方一個白眼,挪動步子來到大蠶養(yǎng)殖區(qū)域,擺弄著蠶蟲。
方清聳了聳肩,將手機掏了出來,打開了網(wǎng)購商城,尋找合適的培育機器,根據(jù)詞條加持記憶。
很快就找到了幾臺合適的機器,花費了十幾萬塊錢將設備定了下來,因為是大額交易,對方的廠子很快就打來了電話確認。
從對方口中得知,具體需要五天左右時間才能送達。
方清也不著急,掛斷電話,見顏筎還在興致勃勃的擺弄著蠶蟲,他搖了搖頭,走出了廠房,來到廠房外面的小平房。
一共有兩座小平房,他進去看了看,里面收拾的很干凈,其中一個是臥室,里面有床鋪、電視機、茶幾、辦公桌等等。
不難猜出,劉大壯已經(jīng)將自家的物品都收拾走了。
另外一個小平房是廚房,煤氣灶、鍋碗瓢盆都沒有拿走,還有吃飯的圓桌,桌面上還放著幾包新鮮的蔬菜。
冰箱里還有兩大包排骨和五花肉。
“這大壯。”方清輕笑了一聲,別看劉大壯五大三粗的,心確實很細,這怎能不讓人產(chǎn)生好感。
兩人在桑林中待了一個多小時,方清便帶著顏筎去了一趟果園看了看,自從散養(yǎng)了土雞,老郭精神頭異常的好。
從外表看,年輕的不止一歲兩歲。
不過方清從劉貝貝口中得知了一些關于老郭和王亞的事情,在剛剛栽種果樹那段時間。
王亞經(jīng)常晚上來查看果樹的生長情況,都是在老郭的陪同下。
據(jù)劉貝貝說,老郭經(jīng)常來她家給王亞送一些瓜果梨桃,一些自己種植的蔬菜。
而王亞對待老郭,給人說不上來的感覺。
想那種父女之間的感覺。
老郭快六十歲了,膝下一直沒有一兒半女的,而王亞是吃著百家飯長大的,兩人的情況都類似。
不過,這事情方清等人也不好出面說,只能順其自然的發(fā)展下去。
果園果樹生長情況都很好,尤其是小香杏的苗,已經(jīng)長到了二十來厘米,比一些小香杏生長的更快一些。
方清暗暗猜測應該與詞條土地增肥有關。
兩人在果園轉了一圈后,便回到了東山村忙碌著出售小白菜的事宜,往后幾天,方清每天來往桑村和東山村中。
大多數(shù)都在桑村中時間比較多一點。
對于養(yǎng)殖蠶蟲,王亞并不很在行,她主要是在農業(yè)方面,所以方清只能從養(yǎng)殖網(wǎng)站上學習相關的養(yǎng)殖知識。
這一天,在網(wǎng)上訂購的機器到了。
方清在角落里整理了一片空地,將幾臺機器放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