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理解這句話。
就是說,姜與歸可以自己提出申請,或者于頌作為她的監護人提出申請,經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調查核實后,辦理常住戶口登記。
困難之處在于,需要“經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調查核實”。
怎么調查核實呢?
會同的有關部門有哪些?
這些網上都查不到。
因為確實,幾乎沒有人會遇到跟自己一樣的情況吧,想方設法給一名未來人上戶口,聽著就像是天方夜譚。
于頌擔心的是,萬一調查啟動,姜與歸或自己露出馬腳,暴露出關于未來人的蛛絲馬跡,那可就麻煩了。
要知道,自家地下室里,還擱著一臺時間機器呢,都不知道怎么處理。
一方面看,時間機器是曠古絕今的技術,可另一方面來說,它也是顆定時炸彈。
上交給政府,然后說出一切的真相?這樣倒是簡單,就是后果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最關鍵的是,他不知道,一旦國家層面掌握了時間機器的技術,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子?
而自己和姜與歸,又會被國家怎樣對待?
在什么都不確定的情況下,于頌不想輕易冒險。
這里面他還存有了一點小小的私心……他不想因為種種不可抗力,而與姜與歸分開。
至少,在做出重要決定前,他要搞清楚真相,即,姜與歸為什么想要殺掉自己?
不知不覺,思維放飛得有點遠了。
把思緒拉回到地面。目前重點是想辦法解決姜與歸的戶口問題,再說其他。
要順利通過“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調查核實”的話,關鍵在于,姜與歸要有一個充分的準備,能夠完美應對調查。
這個準備,必須能夠說服有關部門的調查。
于頌把自己的觀點說給了姜與歸。
姜與歸有些茫然:“我該準備什么?”
“準備一個故事。”
“故事?”
于頌徐徐說出他的想法,這是他思考許久后得出的結論。
“咱們需要編造一個故事,解釋你是從哪來的,為什么沒有戶口。這個故事必須邏輯自洽,沒有漏洞。這樣才能夠說服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證實你的身份。”
“好吧。”姜與歸聽話的啄啄頭,“可是,該編造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首先,你是一個混血兒。這點你應該沒異議吧?從你的頭發顏色和眼睛顏色就能看出來。”
“嗯。然后呢?”
“你的父親,或者母親是外國人。在華國意外有了你以后,就把你拋棄了。你就成了一個孤兒,長大以后也不知道父母的身份。”
姜與歸說:“明白了。這樣一來,就相當于切斷了我和父母的聯系,調查人員也沒辦法證實謊言真偽。”
“是的。”于頌贊許的點頭,“可接下來,還得解釋你是怎么長大的。你喜歡在孤兒院長大,還是被流浪漢撿到?”
“都不喜歡……”姜與歸眨眨眼,思考了片刻,“其實,就是對我如何長大成人,要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對吧?”
“沒錯。你有什么高見?”
“這樣如何?其實我不是被父母拋棄的,而是被人販子拐賣的,拐賣到了某個窮鄉僻壤的小村子。我十幾歲的時候,偷了家里的一點錢,逃出了村子,一路靠省吃儉用和乞討,來到了沽城。然后有一天遇見了你,就被你撿回家了。”
于頌:“……呃……這故事倒是完整。可為什么是被人販子拐賣的?”
“因為我父母是愛我的,我是因為不可抗力而離開了父母身邊。”姜與歸一臉認真。
好么。
這姑娘還當真了。
行吧,隨她喜歡好了,只要謊能圓上。
“那如果警察問你,那個村子在哪里,你怎么回答?”
“就說時間太久,記不得了。”
“也……行吧!”于頌說,“如果警察問你為什么要逃出來呢?你怎么說?”
姜與歸攥起小拳頭,臉上還帶著點憤怒揮了揮:“因為村子的人買來我,是想讓我當童養媳!我強烈反抗這種陋習,為了自由,才逃出來的!”
于頌一臉震撼。
“厲害……你竟然還知道童養媳,網沒少上啊!”
“還行吧!”她臉上帶著一點小得意。
于頌把姜與歸的“生平”重新捋了一遍。
好像確實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
“那么,咱倆是在哪一年,認識的呢?我為什么要把你撿回家里啊?”
姜與歸歪了歪頭:“我覺得,咱們倆得早點認識才行。”
“為什么?”
“因為我在沽城流浪,只靠乞討的話,撐不了多久吧。總不能在沽城一直流浪了好幾年吧?早一點遇見你,才能被你收養啊。”
“有道理。”
“所以,就四年前好了,你大一。那時候我十五歲,在天橋上乞討時,遇見了剛下火車,提著行李,正要去大學報到的你。你走過我身邊,又折了回來,在我面前放下了一個面包和一盒牛奶。我很感激,然后撿到了你不小心掉下的學生證。”
于頌目瞪口呆。
半晌,他才憋出一句:“姜姜,你不去寫小說,屈才了。”
“還沒完呢。”姜與歸興致勃勃的繼續,“根據學生證上面的信息,我來到你的學校,經歷重重困難才找到了你。你請我吃了飯,聊了天,得知我的過去后,動了惻隱之心,決定幫助我不再流浪。”
于頌已然化為觀眾,觀看姜與歸表演。
“為了能讓我自食其力,你教我畫畫賺錢,并發現了我在這方面的天賦。我終于可以通過畫畫養活自己了,并在相處的過程中,和你成了朋友。至此以后,我就和你生活在了同一個屋檐下,共同負擔生活開支,直到現在。”
姜與歸顯然對自己的故事很滿意。
“如何?這樣說下來,有什么破綻嗎?”
于頌仔細想想,確實毫無破綻。
這一套說辭中,唯一跟姜與歸產生聯系的,并且能查到真人的,就只有于頌一個人。
邏輯上也說得通。
這樣一個環環相扣,邏輯鏈完整的故事,用來說服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應該……是可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