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事了拂衣去
- 笑傲諸天:那一門板的風情
- 明月縈我心
- 2140字
- 2022-05-11 07:11:30
“這是什么劍法?”
“華山派有這種劍法嗎?”
“這劍法好重的殺氣,每一劍意境各不相同,但卻都蘊含致命的殺機,可謂是招招奪命!”
“嵩山派這回踢到鐵板了!”
圍觀眾人一個個交頭接耳,紛紛私下打聽。其中也不乏一些幸災樂禍之人。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伴隨著一句句詩的,是那一招招奪命的劍法。
而隨著奪命十三劍越是往后,劍上威力不斷疊加、劍氣縱橫。每一式都能劍斬數人。
莫楓自創出這套劍法以來,尚是首次全力催動,在如今已到達第九層的龍象之力,以及天衍神功的加持之下。
此時盡情施展,每劍皆有開山裂石之威,剛猛無匹。
嵩山派一眾高手已徹底喪膽。
此時封禪臺上已不再是決斗,而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那一個個成名江湖多年的好手,無論是十三太保,亦或是青海一梟這種黑道高手,紛紛毫無抵抗力般喪命于劍下。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一首俠客行,待念到“千秋二壯士”時,場中已只留左冷禪和其他六名高手。
“烜赫大梁城”
隨著此句一出,先天真元催動下,莫楓拔地而起,隨后身形陡然一分為二,二分為四……瞬間數十道手持風神怒的身影出現,猶如分身一般。
緊接著這數十道分身紛紛遞出劍招。
那劍招如青天白云無瑕無垢。
此時居高而擊,巨劍下擊之勢輝煌迅急,擁有連骨髓都冷透的劍氣,一時間場內劍氣縱橫,卻又如夢如幻,散發著一種驚心動魄的美感,更像是一場盛大華美的劍舞。
伴隨著劍舞,又有無數劍吟聲響起,那聲響組成一首動人的旋律,扣人心弦,受這旋律影響,一種飄然出世的感覺涌上心頭,讓人從這浮世中抽離,仿佛一切塵囂都已遠去,只有這天籟之音,令人沉浸其中。
然而那美麗的外表下,卻藏著無數的劍之鋒芒。這些鋒芒可怕且難以抵擋!
道道劍光斜斜飛來,如驚芒掣電,又如長虹經天。
如此隨心所欲的劍術變化,輝煌霸道的劍意,又毫無破綻的完美劍招。
已是天下無雙的劍法!
只有‘天外飛仙’這四個字,才能完美的詮釋這招劍法。
一式天外飛仙落幕,左冷禪等人感覺似有陣陣清風徐徐吹過,不覺間便已紛紛中劍。
念在左冷禪一代梟雄,莫楓雖以劍氣斷其心脈,卻仍為他留了口氣,可以交代后事。
而其他六人已當場身死。
現場落針可聞,群雄被這至美至殺的劍意震驚。
風清揚和令狐沖二人顯得尤為震撼,獨孤九劍破劍式號稱破盡天下劍法,可面對此招,卻感覺一陣的無力。
“好一式天外飛仙,不想世上竟有如此劍法,今日真是大開眼界。
有招的盡頭并不只有‘無招’,這小子果然走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風清揚連發感嘆。
東方白此時恍然大悟:“原來他說的趕時間,是為了在這一首‘俠客行’二十四句詩之內,上得嵩山,完成此戰,然后下山離去。”
想到此處,不禁輕笑出聲,“定然又是為了那所謂的‘高手風范’,這人真真是……”
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該用什么詞來形容莫楓所做所為。
封禪臺旁,少林武當弟子隊列之中,此時方證與沖虛二人對視一樣,低聲交流。
方證壓下心頭的驚駭,對沖虛道長道:“道兄可看出什么來了?”
沖虛道:“若老道沒有看錯,這是先天之境?”
方證念了句“阿彌陀佛!”
說道:“看來不止老衲如此想,那看來是沒錯了。
不想至此武學末世,竟然有人能在如此年紀便臻至先天,這武林中怕是又要出一個,像張真人那樣震古爍今的武學大宗師了。
看來華山派的崛起,已然是勢不可擋!”
二人心事重重,都已無心關心嵩山之事。
看著那一地的尸體,左冷禪心中無數念頭紛至沓來。
當年華山一個劍氣之爭,實力衰退之下,自己成為了這五岳盟主,可謂意氣風發。
隨后自己苦心經營,花了無數心血,才將嵩山打造成五岳第一。
之后又籌謀五派合并,經過十多年的準備,已是萬事皆備。
正準備要將計劃實施,成就華山都不曾有的成就之時。
眼前這人橫空出世,給了自己當頭一棒。
如今霸業成空,功敗垂成不說。嵩山派也徹底完了,此戰后,怕是要成為五岳劍派中那實力最弱的一個。
雖說不上悔恨,但卻也終于明白,江湖終究是實力為尊。
曾幾何時,自己也是嵩山派最耀眼的弟子,武學之道,一路勇猛精進,可隨著俗務纏身,陰謀算計、左右權衡漸多,武功卻進展越來越緩慢。
于是自己便愈發的想要追逐權力。如今看來,卻是舍本逐末了。
不說五岳并派尚未成行,若是真的開始了,作為江湖人,那掌門之位自然是要以武功高低而論,最終必然是要比劍奪帥。
以此人武功,單打獨斗,必然是五岳第一。
到那時非但自己一番籌謀,為他人做了嫁衣。就連這嵩山派這數百年的基業,豈不是在自己手中斷絕。
想到那可怕一幕,對莫楓倒有了一絲絲的感激。
他一生為壯大嵩山派而努力,此事幾乎已成了他的執念,此時人之將死,與個人榮辱看的更是平淡。
雖說嵩山此番實力大損,但總算門戶猶在,焉知他日我嵩山不能出一個‘莫楓’。
左冷禪相當此處,便喊過一眾弟子,交代后事自不必提。
莫楓此時一甩劍上血跡,負劍于身,一步掠出,便已來到崖邊,縱身一躍,人已如一只大鳥凌空而下。
只有那淡淡的詩句在嵩山絕頂回蕩。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最后幾個字已幾不可聞,可見已瞬間去的遠了。
群雄有站的離崖邊較近的,忙靠前向下面林海望去。
只見一道人影,躥掠于山林之間,速度飛快,直如浮光掠影,每每輕點樹梢,一掠便是數十丈。好似一只飛鳥,又如仙人御風而行。
其時,暮色蒼茫,夕陽殘照,從崖頂望去,莫楓沐浴著霞光,于山林間飛躍之時。
身形幻如云煙,遙似風塵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