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東土大唐

烏斯藏。

這個時候還沒有烏斯藏這個國度,連吐蕃王朝都還沒有建立。老豬架著黑風在青藏高原上空盤旋,鳥瞰地形地貌和風土人情。

在高原上有這無數的城邦和部落,全部都是各自為政。但此時個城邦和部落卻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東邊有大唐,南邊有身毒,西邊有波斯,若是衛藏地區的各邦和部落不能組成統一聯盟,遲早會被四方給瓜分蠶食掉。

穿越而來的老豬雖然不是歷史專業,可也知道吐蕃王朝和松贊干布的。掐指計算一番,發現松贊干布已經出生了,這就說明用不了幾十年衛藏地區的各邦部落就會被統一為吐蕃王朝。

烏斯藏,是明朝人對衛藏的稱呼,在明朝之前人們都是稱呼吐蕃的,吐蕃的太祖就是松贊干布。

當然,這些對老豬來說都是無所謂的,他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高老莊高員外的女兒出生長大,然后去做上門女婿。

幾十年的世間,要是修煉的話那絕對是眨眼之間,可先在不用修煉了,突破地仙境界后需要的是一段時間的沉淀來穩固夯實修為境界,那么到處走走是非常有必要的。

老豬又先回到了云棧洞,先把元神穩固一下,接著使用暴力手段切割了一小塊下來,這就是修真者所謂的分神了。

禁錮兒之形在豬頭,禁錮兒之神也在豬頭,箍兒住的是那一部分抗拒之心。本來老豬就是愿意西游的,不僅愿意而且非常愿意,只是不滿觀音菩薩中飽私囊想要昧下他們兄弟的三個箍兒才故意唱反調的。

在取經隊伍到了西天見了如來后,孫悟空的緊箍兒自己就解開了,說明箍住的就是那一顆不安分的心。

想到這里,老豬覺得真假美猴王那一段兒,在悟空的心魔化成六耳獼猴后,真正的緊箍兒是套在六耳獼猴頭上的,孫悟空頭上的那顆是他故意幻化出來的。

豬頭被摘了下來,化成豬剛鬣在云棧洞為妖。本體人身則是悄悄離開,徑往東土大唐飛去。

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從卞莊穿越到這個世界,歷史的車輪已經前行了1000多年。

只是這千年過得真如流水,恍惚間就沒了。關于時間,小孩子的感覺是最漫長的,大人一般,老人的世間就是眨巴眼,一天天一年年恍如走馬燈。等到了神仙,就更快了,千百年都是一閃而過。

原著中寫道:彼時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貞觀,已登基十三年,歲在己巳,天下太平,八方進貢,四海稱臣。

這一年,丞相魏徵建議太宗開一場科舉考試,唐僧的父親陳光蕊高中狀元并迎娶了丞相殷開山的女兒殷溫嬌。

新婚后,李世民給陳光蕊封了官,帶著嬌妻在赴任江州的路上遭遇了強盜,陳光蕊被害,殷溫嬌被強盜霸占。后來江流兒出生,被殷溫嬌扔進江中飄到了金山寺。

一晃十八年過去,江流兒陳玄奘長大后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報了仇也見到了被龍王保鮮的父親陳光蕊。而被強盜霸占十八年的殷溫嬌則是沒臉見丈夫所以選擇了跳河自殺。之后,陳玄奘又回了金山寺繼續做和尚精修佛法。

這次回金山寺后又過去了十三年,陳玄奘也三十一歲了,并成為了精通佛法的高僧,去參加水陸法會時遇到觀音菩薩,受贈錦斕袈裟和九環錫杖。

觀音借著賣袈裟的由頭吹噓西天的大乘佛法,打動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心,這才有了派玄奘法師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佛教分小乘和大乘,小乘度己過苦海,大乘度人且無不可度之人叫普度眾生。這個玩意兒在以前是沒有的,不管佛道都是踏踏實實的修真之士,最終的目的是修煉成仙。

但是這也只是修煉者自己成仙,這要是道教大興的話還好說。可放到佛教大興上就不合適了,總不能讓天下百姓都出家做和尚尼姑的,所以才有了在家居士吃齋念佛供奉佛法僧三寶的信徒。

大乘佛法普度眾生,并非是信佛供佛就能成仙,而是讓做了壞事的人死后不入輪回不墜地獄。

當然,這些話都是蠱惑人心的,就是騙老百姓信佛教。要是念佛就能脫離苦海就能不入輪回,那讓苦行苦修小乘佛法的人如何自處。唐僧也沒必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了,在家念佛就夠了。

當然了,這些都不是主要的,老豬是來看“貞觀十三年“的。

陳光蕊在貞觀十三年參加科舉娶了殷溫嬌,生下的孩子陳玄奘十八年后被李世民派去取經時的年份也是貞觀十三年。

這“十三年”的詭異存在,有人說是西游記的作者弄錯了,有人說是陳光蕊的故事是后來插進去的。

可不管怎么解釋,最終給人看到的版本里,這“貞觀十三年“就是詭異的存在著。

原著里寫著:“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

此時的玄奘已經三十一歲了,加上他父母結婚時的貞觀十三年,此時最少也是貞觀四十四年了。可西游記原著里依舊是“貞觀十三年,歲在己巳……”。

然而事實就是這么奇怪,神仙的世界詭異是沒有邏輯的。

講壇上的玄奘法師在高談闊論眉飛色舞的講演著,口才不受限制的發揮,并沒有人打斷。

大唐朝信道也信佛,百姓對道士和僧侶還是有最起碼尊敬的,就算是再不濟這也是皇帝召集的法事,有士兵軍隊維護治安,沒點能耐的人誰敢惹事?

老豬現在是一副帥哥模樣,魁梧高大的身材只有威猛壯碩,沒有肥胖和臃腫。

至于姓名則無所謂,姓豬很正常,跟姓馬姓牛是一樣樣的,并不被人們歧視和嘲笑。雖然牛馬是牲口,地位跟人口等同,但這個朝代的豬和羊地位也并不低,在商朝時期祭祀祖先用馬牛羊豬,周朝的“太牢”為牛羊豬,“少牢”為羊和豬。

所以老豬就是老豬,不會刻意改成老朱什么的。

身高馬大的老豬分開人群往前邊擠了過去,等到了最前邊眼光掃了一圈兒就發現奇怪的兩個光頭僧人。沒有火眼金睛和三只眼的老豬也能看出這兩人就是觀音菩薩和木叉變化的,身懷天罡變化之術不是拿來耍的,眼力自非常人可比。

此時的二人也在專心聽玄奘法師的演講,老豬也沒有鬧事的心思,靜下心來聽講小乘佛法。

做為現代人穿越而來,對學問最起碼的尊重還是有的,放低姿態虛心接受是學習的基本態度。人家七佛之師的菩薩都認真聽,老豬這個門外漢自然不敢狂妄了。

十世輪回的金蟬子雖然是個凡人,可對佛法的天賦使他的修為境界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認真聽下來,老豬也是聽得入了迷,不住的頻頻點頭。

小乘佛法起源非常早,在釋迦牟尼之前的天竺(又叫身毒)是所有沙門甚至婆羅門僧侶都會修行的苦行之法。通過苦行來脫去生生世世的因果,洗凈業力,以超脫苦海到達彼岸解除輪回之苦。

在釋迦牟尼成佛之前也曾苦行天竺各邦國,歷經無數了無數的磨難才在大雪山頂上達到了圓滿。

漸漸的,老豬對修佛有了一定的認知。這修佛就是修心,人生來皆苦,想要擺脫苦難就得吃更多的苦,直到吃夠了才算洗凈因果業力,超脫輪回。

當然,大唐和天竺的情況不同。人家那邊的婆羅門將就種姓制度,人的輪回根據自身因果業力的不同輪回轉世后的身份也是不同的,業力少的心無掛礙的會投生為高種姓的婆羅門,稍微差點的會轉生剎帝利,一般的為吠舍,業力深種的就是首陀羅。

這種姓制度在天竺人的認知里并非是剝削和壓迫的手段,即便是身為神使的婆羅門徒也信,在這種信仰下婆羅門和剎帝利也不會作惡,也會吃苦修行。而做為吠舍和首陀羅,這些地位低下的人也沒有任何的反抗意識,生活的越苦他們的心則越踏實越安詳,認為這一世吃的苦受的難越多,下一世轉生的就越好。若是出家去苦行的話,把自身苦難全部吃完,就會洗凈業力得成正果,用世不墜輪回。

雖然在大唐不信這個,在幾百年前的陳勝王就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詞兒,可身為底層百姓的普通人依舊相信命運,相信出身的高低都是命里帶的,而這一切都是前世的因果所決定的。

別說這大唐了,就是老豬都信這個。前世的王校長都說他從出生的那一刻就達到了百分之九九的人拼搏一生都達不到的終點。

就這,你找誰說理去?什么生來平等,沒有高低貴賤,都是騙人的,全特么是雞湯。

別說生在帝王家也有帝王家的苦,都是站著說話的不腰疼。

南朝四百八十寺,但佛教大興卻是在大唐朝奠定的,玄奘大師的演講煽動性是非常大的,很多有慧根的百姓都生出了出家修行的念頭。就連老豬都心向往之的蠢蠢欲動了,覺得佛教在思想層面,在人性人心方面,在哲學方面比道教的思想確實高出了不止一個檔次。

東方的不服輸,斗天斗地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想法都是淺薄的,短暫的,看到的只是眼前的色相,看不穿生生世世的輪回。解不開今生今世的苦難從何而來,就永遠也無法洗凈自身的因果業力,只能在無盡的輪回里周而復始的輪回,永遠也無法超脫,無法洗凈靈魂的塵埃找到真我,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

對于佛法,總之一句話,就是通過修行洗凈附著在靈魂周圍的塵埃,凈化靈魂,找到真正的那個“我”。

“我”是誰?這一世的我,前一世的我,來生的我,三個我都是輪回的身份,是色相色身,不是真我。

這時的老豬想到了《射雕》中思考這個問題的歐陽鋒,想到了華山之巔的郭靖。思考這個問題會令人發瘋,其根本原因就是這一世的我只不過是個色身色相,無論怎么盯著看都如同帶著面具照鏡子,這面具就是包裹靈魂的塵埃,也就是業力。

想要看清自己,認識真我,只有揭下面具才行。而摘下面具的方法就是修行修心,看穿色相色身。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我是誰?豬八戒?豬剛鬣?卞莊?還是朱世清?”

在二十一世紀的前世,老豬叫朱世清,認識的人也都喊他老豬。現在呢?那個人已經有些模糊了,不再真實,變得虛幻。

然而,老豬自認還是幸運的,因為他至少保留了幾世的記憶,看的比那些只有今生今世的人更長遠些。

“錦斕袈裟,九環錫杖……穿了我的袈裟,執了我的錫杖,百邪不侵,不入輪回不墜地獄。”

天色漸晚,玄奘大師停了演講。觀音變化的老和尚扯著嗓子喊了起來:“有緣人分文不取,無緣人黃金五千兩。瞧一瞧,看一看了啊!”

木叉尊者則是雙手托著袈裟錫杖跟在老和尚身后,不住的向群眾展示金光閃閃的寶貝。

這招搖的樣子很快就引起了官兵的注意,把兩人給帶到了長官跟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丹江口市| 米脂县| 朝阳区| 红原县| 雅安市| 关岭| 繁峙县| 扶余县| 铜陵市| 永嘉县| 平远县| 甘孜县| 泸溪县| 涪陵区| 兴宁市| 康马县| 湟中县| 舞阳县| 疏附县| 清新县| 辛集市| 聂拉木县| 无为县| 彝良县| 台山市| 高淳县| 大埔县| 广西| 青河县| 开化县| 阳东县| 贵州省| 新疆| 洛阳市| 乌兰县| 陆良县| 雅江县| 贵港市| 大城县|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