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日常
- 隨身空間之農(nóng)家小福寶
- 錦鯉崽崽
- 2011字
- 2022-04-21 00:03:00
“奶奶,去掉20文箱子,咱們還有900文錢。加上賣餅的800文,咱們總共賺了1600文。”
“哇,這么多錢啊!”
“太好了,三哥,這么多錢咱們可以買好多肉吃了啊。”
“就想著吃肉,福森你也太貪吃了。”
“四哥,你不想吃嗎?我才不信呢。中午二姐做的肉你了沒少吃。”
被弟弟懟了的福門哼了一聲也不再提了。
趙三叔想著這兩樣確實(shí)賺錢,不過,“爹,娘。我覺得黃精也就是這兩天能多挖點(diǎn),來錢快,咱們還是主要維持住煎餅的生意,這可是能長期干么。”
“老三說的有道理,那以后就早起做餅,老三帶著福臨去鎮(zhèn)上,其他人早上都去挖,下午就留幾個人洗。”
“就先這么分工吧,也就這幾天比較忙了,都堅持堅持吧,老三去鎮(zhèn)上買點(diǎn)肉,給大家都補(bǔ)補(bǔ),再買點(diǎn)糖,家里幾個小的都沒偷懶。”
“哎,好的娘,我明天買。”
“行了,累了一天了,都回去吧。”
福喜晚上進(jìn)來空間,找到白天在山上挖黃精的時候,趁沒人收到空間里的黃精。
福喜拿起自己的小鋤頭‘吭哧吭哧’的開始翻地。
‘那個穿越的有自己苦逼啊,還要翻地。’
等福喜翻翻好了以后,把黃精種好了,又把地里所有的菜和莊稼都給澆了水,忙忙碌碌倆小時,終于搞定了。
“媽呀,累死我了!!”
……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福喜來到老趙家的生活也算穩(wěn)定下來了。
因?yàn)楝F(xiàn)在家里賣煎餅的生意,也算是在鎮(zhèn)上打出名聲了。
大家都知道清水村老趙家的煎餅好吃,好多鎮(zhèn)上的人家早上,早早的就要來買幾個餅回家當(dāng)早飯吃。
特別是小孩子天天催著大人給買餅吃,要是那天忘記買了啊,那家里的小孩兒非得鬧他個天翻地覆不可。
所以福喜家每天餅賣的越來越紅火,雞蛋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多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每天需要一百左右了。
村里養(yǎng)雞比較多的人家天天晚上吃過飯,早早的來到老趙家賣雞蛋。
還有賣黃精的事,通過村民們這幾天的努力,也被挖的差不多了,這次挖黃精大作戰(zhàn)也告一段落了。
后面福喜又跟著去送了幾次。
連帶著喬大夫這幾天的工作量都增加了,也不是之前悠閑的看病了,一有空就要炮制那些黃精。
不過看喬大夫每天樂呵呵的樣子,估計樂在其中呢。
黃精價格不低,連帶著村民們都跟著發(fā)了筆小財,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村里吃肉的次數(shù)多了起來,連帶著空氣中都有了肉的香味。
地里的活也差不多了,這幾天趙大伯計劃著帶著趙有河去鎮(zhèn)上找點(diǎn)短工做。
趙老頭也閑下來了,不過最近趙老頭找到了個新的樂子。
就是在村東頭大樹下,跟幾個村里輩分比較大的老人閑聊天,這幾天吃過飯沒事就往哪兒跑。
因?yàn)榇謇锶硕贾傈S精這事是福喜最初發(fā)現(xiàn),后來一力促成的,所以大家現(xiàn)在更加喜歡這個懂事還有本事的福喜了。
特別是村里的幾個輩分比較高的老人,活到這個年紀(jì),也不在乎啥東西了,看到那懂事本身還大的那是格外的喜愛啊。
這不,自從福喜建議家里改成一日三餐后,趙老頭又在吃過早飯后,來到大樹下了。
趙來富遠(yuǎn)遠(yuǎn)的看到看到趙老頭自己一個人,之前喜歡帶著的福喜,今天卻不在,驚訝的問。
“來田啊,你家喜丫頭呢?今天怎么沒跟來啊?”
“小娃娃喜歡玩兒,呆不住,這不跟福臨福森跑山腳下玩兒去了。”
“來田啊,你家福喜是個好的啊,人聰明想到賣黃精這么賺錢的事,還帶著咱們一起賺錢,好丫頭哦。”
每次聽到有人這么夸福喜,趙老頭都是謙虛的說著
“哪有哦,就是瞎折騰而已,小孩子,鬧著玩兒的。”
“可不,肯定是祖宗保佑,出了你家這么個聰明的娃娃。”
也有人看不過去趙老頭一副鼻孔朝天的樣子,
“嘿!好你個來田啊,看你那老臉都笑出褶子了。哼~”
“嘿嘿(o﹃o)”
……
鎮(zhèn)上不是沒有看到福喜家生意紅火跟風(fēng)賣煎餅的,靠著低價也紅火了兩天,但是因?yàn)槲兜罌]有福喜家的好吃,流失的客戶就又自己跑回來了。
畢竟那里雖然便宜點(diǎn),但是架不住家里人就好福喜家的這口煎餅啊。
現(xiàn)在主要是趙三叔帶著福臨在鎮(zhèn)上賣,偶爾帶上福門和福森。
卻說福喜最近看似閑下來的,但是因?yàn)楦O泊俪少u黃精的事,導(dǎo)致趙老頭感覺自己臉上賊有面子。
自從趙老頭發(fā)現(xiàn)村頭大樹下那個‘八卦’的好地方,每天拉著福喜去村頭炫耀。美其名曰吃飽了溜達(dá)溜達(dá)。
然而,每天聽著村里一群上了年紀(jì)的,五六十歲的老頭在哪里不停的,換著詞語的夸自己。
福喜只感覺羞恥。
今天好不容易找了個理由讓趙老頭放過自己。之前計劃好的事不能再拖了。
福喜想到自己空間里的地,現(xiàn)在滿打滿算也只是種了幾種青菜,紅豆綠豆大豆玉米小麥水稻這些。
看著種類是不少,但是每種數(shù)量并不多,只是平常趁著干活的時候昧下來的。
想要大批量的只能等這次的成熟了留種繼續(xù)種了。
不能再這么浪費(fèi)空間了,趁著有空今天必須去貓兒山上‘探險’,看看能不能找到點(diǎn)果樹啥的。
“奶奶,我去山上挖野菜了。”
“行,你去吧,慢點(diǎn)。路上不安全,讓福門跟著你吧。”
“不用了,奶奶。我就在山腳下挖點(diǎn)野菜就回來。”
說要也不待趙許氏再說什么,福喜抄起院角落的背簍和鋤頭就出門了。
福喜一路往前,不在山腳下多做停留,大概走了半個小時左右的樣子,福喜只感覺附近人活動的痕跡越來越少。
福喜左右查看了下,在右手邊第三顆樹后面有一顆比較小的枇杷樹。
“應(yīng)該是枇杷樹吧?”
走近的福喜用樹枝敲下來幾個發(fā)黃的,撿起來查看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