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書名: 望月山記作者名: 君山郭宋本章字數(shù): 2190字更新時間: 2022-03-22 06:48:22
白仙姑聽了,自覺有理,微微點頭笑說:“眾姐妹不必多言。他北華道人此來,專為經卷、神像一事。他既然以禮而來,我也以禮而回。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不理會他,顯得我們太無禮了。那就按著他所說,和他見面。其他的等見面以后再說!”說完,叫小妖端上筆墨,提起筆來,在書牒后面寫了八個細字“即刻便去,當面領教。”寫畢,仍將書牒遞給譚道人說:“那就在有勞你拿去給北華道人,就說仙姑隨后就到。”譚道人心中暗自捏了一汗,趕忙答應,將書牒接在手內轉身出了山洞。
譚道人走了以后,眾妖無不擔心的說:“洞主這事做的也未免草率了,你可千萬不要孤身去會北華惡道。洞主雖然現(xiàn)在已修成仙體,如果一時鬧僵起來,你孤身與他斗法,勝不了北華道人,這不是負薪投火,自燒其身嗎?今天洞主既然批了書牒,說即刻就去,想必很難更改。看來我們需要商議個萬全辦法,千萬不能大意了。我們想既然洞主要去會北華道人,我們就和你一起去,在那里等著。如果大家講和了,雙方都沒事。如果,你們一時言語反目,我們就一擁而上,至于其他的到時候再說。”
白仙姑低頭想了許久長嘆一口氣說:“那好,如果真遇到不測,我們眾姐妹就和他拼個你死我活。”說完,白仙姑與眾妖乘風往公孫莊園去了。
卻說譚道人走出中元洞,不知該如何回去,想騰云跳了一下離地不到半尺,想遁地心中念訣原地轉的頭暈腦脹,還是在原地打轉,不由的破口大罵北華道人坑他,氣的掏出北華道人給他的神符,搓成一團仍在地上說:“畫的還不如我,靈個狗屁!”。話音剛落,只見那靈符突然閃了一下,譚道人揉了一下眼睛,再看已經在公孫莊園客廳。
范鴻正與北華道人說話,看到譚道人慌忙起身相迎,譚道人說:“那妖精怕我,想讓我留下吃齋賠禮道歉,我哪能理會她們,拿了回牒,立馬就趕回來了!”說完把書牒交給北華道人。
北華道人接過打開一看,見書牒后面寫著“即刻便去,當面領教”,微微冷笑說:“這孽畜真是不知羞愧,無理至極。”把書牒擲在了一旁,對譚道人說:“道兄,我不動嗔氣,已經千年了。想不到這兔妖這等狂妄,將字寫在書牒上,想必是善者不來,來者不善。看來天意如此也是劫數(shù)。如果眾妖來了,聽我好言相勸能及時醒悟那也罷了,如果還執(zhí)迷不悟,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
譚道人從來沒有見過北華道人說過如此重話,不由的驚了一下,心中暗想:“我剛才在洞中時,那些妖精根本就不懼他,想必那些妖精也有本事,萬一到時候他們說掰了,對方勢大又是一頓打,他是仙體能抗,我雖然皮糙肉厚,今天已經被揍兩回,如果再被打一次哪還受得了,我還是先走為妙!”心中計議已定,佯裝說受了山風肚子疼,要去上茅房。
范鴻不知道譚道人是裝的,就要扶著譚道人上茅房,譚道人推辭不過,只得答應。
范鴻扶著譚道人走出客廳,剛下了臺階,抬頭一看,對面走來幾個年輕貌美的女子。范鴻見她們都是花容月貌,天姿國色,淡雅中卻暗藏煞氣,暗暗叫苦心想:“一個妖精就鬧的天翻地覆,雞犬不寧,這個譚道人真是晦氣,反倒招來一大群來。也不知道這位北華道人能不能捉的了他們?”心中正在暗想,譚道人突然一把甩開范鴻就跑,嘴叫著說:“妖精們都來了,我還是先跑吧!要不然又要挨她們一頓揍了。”
范鴻一聽在細看時,那幾個女子的身后,白仙姑走了過來。范鴻因為以前射過白仙姑一弩,看到白仙姑,不免心虛發(fā)怵。想要跟著譚道人一起跑了,誰知譚道人跑的時候還喊了一句:“冤有頭債有主,是北華小道給你們下書牒,我也只是個跑腿送信的和我無關,你們想報仇就去進客廳找他去吧!”
范鴻見譚道人跑遠了,心中想:“那譚道人跑了,是了無牽掛,我如果跑了我家公子該怎么辦,我怎么對的起我家老爺!”心中暗自一咬牙也不跑了。
白仙姑走到嚇的面如土色的范鴻面前,笑著說:“我們來此是要會會北華道人,麻煩你進去稟告一聲就說:‘白仙姑已經來了’。”隨后,對眾妖說:“既然北華仙人以禮相請,我們也要遵奉牒文。我并不是怕誰,但我們雖然是妖但也屬上清一派。不能不尊奉玉清、上清、太清,三清之義。等會見了北華道人,我們也要依禮而行!”
眾妖回說:“全憑洞主做主!”
卻說,范鴻慌慌慌張張的跑進客廳對北華道人說:“回稟仙人,那妖精們都來了。”
北華道人輕輕的“哦”了一聲說:“哦,那你就和貧道一起會會他們去!”
范鴻已經被譚道人坑了兩次坑怕了。聽到北華道人喊他一起,范鴻怕北華道人也不是白仙姑的對手,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機靈,但也不得不去,心中暗暗叫苦不迭,硬著頭皮跟著北華道人走了出去。
只見,北華道人身穿八卦仙衣,手持拂塵,領著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范鴻,走出客廳站在廳門外,掃了白仙姑和眾妖一眼,稽首說:“貧道稽首了!”
白仙姑稽首還了一禮說:“既蒙仙人詔見,有什么吩咐,就請直說了吧!”
北華道人說:“你們雖然是妖但終屬上清一派。三清一氣相傳至道。你我之根基雖然有人畜之別,但你我之功業(yè)沒有毫發(fā)之分。我等修道之人,不外乎人心天理。你們天生性靈,久慕人道,禮星拜斗,吸風食露,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方才脫出皮毛之丑,得化人身之尊。如果能潛心修行,何愁不能成仙得道。你竟然動了情欲之邪心,和公孫遠風花雪月;破殘害之殺戒,將鄭謙碎身粉骨;毀了天尊的寶卷,撕毀諸圣的金容。應犯天誅,罪在不赦。貧道念在你們潛修不易,如果一旦遭了天譴,多年修行將會毀于一旦,深為可惜。所以貧道就發(fā)了書牒一道,特詔你們前來。如果你們能痛改惡愆,現(xiàn)在還不算晚。如果還不知悔悟,一直執(zhí)迷不悟。貧道的道術,想你們也該聽說過,絕不能饒恕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