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印象派之路的起點蓬圖瓦茲

沿塞納河的支流瓦茲河,從蓬圖瓦茲到奧維爾十余公里的道路已被法國旅游部門設計成“印象派之路”。每隔一段距離,展示一幅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其所在位置就是當年畫家作畫的背景,其中畢沙羅的作品最多。

蓬圖瓦茲(Pontoise)是這條路的起點,位于巴黎西北部,距巴黎30公里。巴黎的北站或圣.拉扎赫火車站都有抵達蓬圖瓦茲的火車,地鐵RER C線終點就是蓬圖瓦茲。

蓬圖瓦茲位于瓦茲河口,高盧-古羅馬時期蓬圖瓦茲港名為“Briva Isara“高盧語的意思是Isara的橋,是巴黎通往魯昂路上的重鎮。七世紀名為“Pons Isarae“。中世紀發展成是商業和軍事重鎮,公元七世紀到公元十三世紀蓬圖瓦茲發展到了頂點。十九世紀火車的開通拉近了蓬圖瓦茲和巴黎的距離。

二戰后隨著城市的發展,巴黎周邊建立了巴黎大區,新建了衛星城,蓬圖瓦茲也重新進行了規劃與塞西聯合起來變成了今天的塞西-蓬圖瓦茲。

從車站走出來沿著賽和.杜邦街(Run sere Dupoin)走5分鐘就能到達畢沙羅博物館。這是一棟坐落在瓦茲河邊的古城堡,博物館以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的名字命名。站在這里可以俯瞰瓦茲河。

博物館收集了很多畫家的風景畫,從準印象派到后印象派,包括:1860-1940年畫家畢沙羅和畢沙羅的孩子們的作品及西涅克、曼扎那、畢沙羅和卡耶博特等的人的作品。同時展出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整理出版的畢沙羅畫冊。這座博物館是印象派繪畫愛好者不能錯過的地方。

1872-1882年印象派畫家卡米耶·畢沙羅就住在這里,他的朋友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皮埃特(Ludovic Piette)、保羅·高更(Paul Gauguin)都光顧過這座小城,瓦茲河周圍的自然風景吸引著印象派畫家的來此寫生。在畢沙羅的勸說下幾年后梵高也到了瓦茲河邊的另一座小鎮奧維.奧瓦茲并在那里度過了他人生中最后的70天。

1830年畢沙羅生于圣托馬斯的安德烈斯群島一個猶太家庭,父親經營五金店,在畢沙羅11歲時父親送他到巴黎學習經商,讓他子承父業,然而畢沙羅卻愛上了繪畫。22歲時他到巴黎的丹麥畫家麥爾白的畫室學習油畫。

1857年他遇到莫奈、塞尚和雷諾阿等人開始了畫家的生涯。畢沙羅是印象派繪畫的領導人之一,他也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八次印象派畫展的畫家。他在印象派畫家中年紀較大,塞尚、高更等人把他尊為老師。普法戰爭之前,他曾參加過多次官方沙龍的展出。

1872年至1882年,畢沙羅和夫人及3個孩子(呂西安后來成為新印象派畫家)遷至蓬圖瓦茲,住在蓬圖瓦茲高地的埃爾米塔日街區。畢沙羅一家回到法國兩年后,畢沙羅畫了《蓬圖瓦茲:埃爾米塔日的坡地》。這個時期他還創作了大量反應農村和農民題材的作品如:《從蓬圖瓦茲通往奧維爾的道路》、《蓬圖瓦茲的春天》、《戴帽的農村少女》、《蓬圖瓦茲的家禽市場》等作品。

1873年,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搬到蓬圖瓦茲和畢沙羅為鄰,后又遷往奧維爾。畢沙羅比塞尚年長九歲,兩人的外貌相似禿頂,留著絡腮胡子,穿著隨便,總是背著畫板在蓬圖瓦茲周圍畫畫。兩個人性格差異很大,但對藝術都孜孜以求。畢沙羅溫和寬厚,他善于向他人學習繪畫經驗,并熱情的指導年輕的畫家。

人們走出車站一眼望去就可以看到坐落在城鎮中心的蓬圖瓦茲圣馬洛大教堂,即“蓬圖瓦茲大教堂”,始建于1130年,哥特式威嚴高聳的塔樓,羅馬風格的教堂結構,這是因為教堂最初以羅馬風格建成,后來受哥特風格和文藝復興的影響進行改建,成為今天的樣子,是這里最高的建筑。

值得一看的還有坐落在蓬圖瓦茲大教堂對面的老市政廳,修建于18世紀,它的大門口有精致的希臘廊柱裝飾。現在這里是志愿者服務中心。

蓬圖瓦茲大教堂向西有一條主干道從蓬圖瓦茲通往西北邊的日索爾鎮(Gisors),因而得名日索爾街。畢沙羅曾多次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繪這條街道如:《蓬圖瓦茲的日索爾街,雪中效果》描繪雪后的日索爾街的景色,街邊的房頂上白雪皚皚,人們正在街上清掃積雪,作品的畫面沉穩、色彩柔和、畫中建筑物的光影的變化讓人們感受到雪后清冷的空氣和小鎮的生活氣息。

步行到老城中心有一個麻雀廣場(Place des Moineaux),城鎮許多日常活動在這里舉行,廣場周邊有許多歷史建筑。

在蓬圖瓦茲還有一座建于1177年的圣母教堂(église Notre-Dame),它歷經風霜幾經重建,至今保存著13世紀后半葉的精美圣母雕像,中世紀時的圣徒戈捷(Gauthier de Pontoise, 1030-1099)的墓也坐落在這里。

從圣母教堂出來向西走一會兒就到達位于蓬圖瓦茲西側的林地,林地旁邊有一座始建于18世紀,建筑外形獨特的紅頂白房子,這就是“牧場磨坊”又名“庫勒夫爾磨坊”、“草蛇磨坊”(Moulin de la Couleuvre )。1881年,畫家塞尚根據這座房子創作了《蓬圖瓦茲附近的庫勒夫爾磨坊》。

塞尚喜歡觀察空間和造型的關系,特別是觀察不同角度的物體處在不同平面上產生的矛盾空間,在創作時對這些矛盾對空間加以處理,使畫面產生視覺的平衡。他用其獨特的眼光選擇風景,并進行創作,他的風景畫打破構圖的一般規律,使畫面產生視覺的推移,但又能很好的找到視覺的平衡點。繪畫技法上采用斜長的筆法和勾線的形式。塞尚的觀察和創作方法影響了現代繪畫,他成為立體派繪畫的先驅。次年,他又在蓬圖瓦茲畫了《白楊樹》。

《白楊樹》畫面構圖成“S”形曲線,層次分明,猶如相機取景的景深。遠處的小路蜿蜒伸向遠方,但遠處的景物并沒有模糊不清,塞尚的這種表現技法如照相機在取景對焦時,焦距越大景深越小,鏡頭里的空間距離就被壓縮了,那么就使得后面的景物前置,清晰地出現在人們的面前;焦距越小景深越大,后面的景物就離人們越來越遠,景物就模糊不清。畫面中整齊劃一的筆觸,顯得生動有力,好似畫面中的白楊樹的葉子有節奏的在風中顫動。

走到城中心,坐落著一座建于18世紀的城市花園。公園環境幽雅,是人們日常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園中精美的音樂亭(Kiosqueà musique)建于1887年。畫家畢沙羅曾在此創作有《蓬圖瓦茲市花園》和《城市花園》。

畢沙羅是堅定的印象派畫家,他仔細研究光與影的變化,并把它們表現在畫布上,他用細膩的筆觸表現風景和人物,色彩豐富,畫面沉穩而又充滿勃勃生機,用歡暢的筆觸勾勒出誘人的景色。畫家在1877年創作了《菜園和花樹·蓬特瓦茲的春天》、《蓬圖瓦茲的河岸》和《靜靜流淌的瓦茲河》等描繪蓬圖瓦茲的景色的作品。

從火車站步行2分鐘可以到達愛之泉高塔(Fontaine d'Amour),這里流傳著一個14世紀的愛情悲劇,當地領主的女兒愛上了一個身份低微的年輕侍從,由于地位和身份的差異他們之間的戀情遭到領主反對,領主派人殺死了年輕的侍從,上演了一幕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1863年人們為紀念這對年輕人的愛情在泉邊建立高塔。

從火車站步行8分鐘可以到達馬庫維爾宮( Chateau de Marcouville)公園,馬庫維爾宮坐落在同名公園內,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由3部分組成:法國花園和遺跡,網球場和2個水池。如今公園里開辟了運河。

離圣母院不遠處是蒙蒂埃府邸(H?tel des Monthiers)是一座建于16世紀晚期的帶有私家花園的莊園,1571-1958年蒙蒂埃家族(Famille de Monthiers)在此居住了三百多年。后來被畫家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的兒子讓?馬蒂斯(Jean Matisse)購置,這里收藏了不少馬蒂斯的作品。現在,這里主人經常舉辦畫展。

現在的市政廳(Mairie (H?tel de Ville)坐落在市政廳廣場旁(Place de l’H?tel de Ville),地處過去的方濟會修道院,內部擁有一個庭院,上面有一座鐘樓。

在離市政廳不遠的地方坐落著塔韋-德拉庫爾博物館(Musée Tavet-Delacour),修建于15世紀后期,是一座晚期哥特式建筑,1889年,塔韋先生建立了這座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收集城市的歷史資料,展出中世紀的雕塑作品、18世紀的手稿和一些近現代藝術品。有時和畢沙羅博物館輪流展出畫家的作品。

最后我建議大家可以看看蓬圖瓦茲加爾默羅修道院(Carmel de Pontoise)建立于1605年,是法國最古老的現今仍然在使用的修道院。

瓦茲河兩岸美麗的景色、鄉村孕育了印象派畫家,給十九世紀的畫壇帶來了勃勃生機。畢沙羅這位堅定的印象派畫家和先驅,贏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畢沙羅的繪畫風格偏重于光與色的表現,兼有素描關系的展現。他的繪畫中吸收過塞尚、米勒和修拉的技法,并把它們融入到自己的繪畫里,形成自己的風格純凈、樸實、柔和、自由、充滿生機。有印象派“米勒”之稱。在印象派畫家心目中,他是這個松散大家庭的家長,因此人們尊稱他為印象派的“摩西”。在他有生之年,畢沙羅看到了印象派取得的成就。1903年畢沙羅在巴黎病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宁市| 墨江| 张家川| 卢龙县| 万州区| 海淀区| 含山县| 岱山县| 莎车县| 扶绥县| 合水县| 凉城县| 黄山市| 青神县| 莱州市| 札达县| 广宗县| 锡林郭勒盟| 澄迈县| 云林县| 兴山县| 安宁市| 华安县| 乌拉特前旗| 温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唐河县| 洮南市| 深水埗区| 黄大仙区| 武胜县| 龙南县| 天门市| 凤城市| 达孜县| 广丰县| 隆化县| 民和| 黑河市| 阜南县|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