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不起的中國簡史(上):從遠古到南北朝
- 腦洞老爸
- 2913字
- 2022-03-11 16:16:30
智人,物種絞殺機器
人跟動物都能發出聲音,但人的聲音有一個別的動物不具備的特點:虛構。它能夠描述并非眼前的東西,甚至能夠虛構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東西,也就是會忽悠。
遠處有只老虎靠近,猴子會發出聲音,搖動樹枝警告猴群里別的猴子。但猴子不會告訴你,在很久以前,某個地方,猴群里曾經有一只可憐的猴子被老虎抓住了,更不會虛構出自己大鬧天宮的事情。
這種忽悠的本事,只有人類才有。
當智人結束一天的采集或者打獵行為后,就會開始圍在一起聊天。
負責采集的某個女人會告訴男人,在某個地方,她發現了一群野鹿;而男人則會告訴女人,他們在打獵過程中正好碰到一種特別甜的野果。
這樣,男人第二天就可以去女人說的地方獵鹿,而女人第二天則可以去男人說的地方采集野果。
當然,他們聊的范圍絕不僅止于食物,他們還會聊更有趣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八卦一下。
比如,某某的鼻子看起來有點怪怪的,誰跟誰的關系比較近,誰又在偷偷喜歡誰。人們現在八卦的能力,其實是祖傳的。
這種講故事的能力,使我們人類進化出了社會,演化出了企業、國家。
甚至,這種八卦的能力,成為這群人的武器。
* * *
那么,為什么獨獨是人發展出了語言呢?
有一種理論認為,這是為了替代梳毛。
在靈長類動物中,表示親昵的方法主要就是梳毛。梳毛的時候,兩個動物之間是最放松的,它們會露出自己最柔軟的腹部,等于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對方。
我們還是猿類時,也是通過梳毛來交流,來表示親昵的。可是,漸漸地,我們人類的體毛因為環境的變化以及散熱的需要而褪去。這樣一來,我們人類變成了無毛可梳,也就不可能通過梳毛來表達情感。那怎么辦?只好解鎖了新技能:八卦。
人類用一種東西替代了梳毛,那就是語言。人類發現,語言是更好的表達方式。
要表達感情,需要梳幾個小時的毛,而用語言,只需要一句話就可以了。要表達喜歡,用“來”一個字就行了。反過來,我們要表達討厭,也不需要打一架,也只需要一個字就可以了。
這樣一來,人類溝通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直接的結果就是群體擴大了。
靠梳毛搞關系的大猩猩們,它們的社群數量上限一般是五十五,而用語言來搞關系的人類,他們的社群數量可以達到一百五十。
一百五十,是人類用語言可以維持的一個群體的上限,這個數字被稱為鄧巴數字。現在這個數字還在發揮著效力。
比如,一個連的人數常常是一百五十人上下。低于這個數,力量沒有達到頂點,高于這個數,則超出了我們語言溝通的范圍,團隊凝聚力會下降。
智人可能是第一個掌握了這個秘密的群體,他們是語言的高手,是把語言這個功能發揮到極限的人種。
解鎖了語言,就解放了生產力,解放了生產力,就釋放了八卦力,畢竟人能夠閑著說更多的八卦,最終都可以買熱搜了。
* * *
七萬年前,用八卦武裝起來的智人開始走出非洲,走向世界。
出非洲的第一站——歐洲,就碰到了表兄弟尼安德特人。
老表啊,來嘮兩句唄。
于是,尼安德特人滅絕了。
走到西伯利亞的大冰原,碰到了另一位表兄弟丹尼索瓦人。
老表啊,來嘮兩句唄。
丹尼索瓦人滅絕了。
走到東南亞,又見到一位表兄弟梭羅人。
老表啊,來嘮兩句唄。
梭羅人滅絕了。
在印尼附近的弗洛里斯島上發現了弗洛里斯人。弗洛里斯人是古人類中的霍比特人,他們原本跟大陸上的人差不多,但海平面上升,切斷了島跟大陸的聯系,他們被困在了島上。為了生存,他們的個子越來越矮,最終成年人的身高也不過一米,是所有已知人類中最矮的人種。
這位老表挺萌啊,過來嘮五毛錢的。
弗洛里斯人滅絕了。
當然,智人沒有停下腳步,他們沿著前人的腳印開始成為新一代的北漂。
如果不出意外,他們會碰上第一代北漂元謀人、北京人。
但也有可能,他們并沒有相遇。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智人是四五萬年前開始進入中國,但在中國,并沒有發現二十萬年后的直立人遺跡。
也許,那群可憐的初代北漂沒能熬過某次的氣候劇烈變化,又或者碰到我們無法想象的災難,從中國消失了。
如果沒有消失的話,他們自然也避免不了被智人叫去嘮兩句的命運。
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梭羅人、北京直立人……這些智人的表親都從地球上消失了。只有尼安德特人通過跟智人的結合,留下了百分之一二的基因。來到中國的智人后代,也有些北京直立人的基因。
他們一鼓作氣,高歌猛進,走出亞洲,穿過白令海峽,來到了美洲。
一路上,他們學會了造船、打魚、縫制御寒的衣服,發明了油燈、弓箭,也改進著他們的溝通方式,團隊協作能力越來越強。于是,他們跟開了掛一樣,戰勝并消滅了所有碰到的非智人人種。
* * *
可能有人問,這些不同的人種就不能好好相處嗎?
這個問題就問得太天真了。現在全世界的人可能都來自一個祖母,但世界上還有戰爭發生。世界上的人因為民族、信仰的不同發生戰爭,何況十萬年前呢?
當兩個無法溝通的人撞到一起,手里分別拿著狩獵用的大棒、石矛,那只有一種語言讓他們彼此了解對方:肢體語言。
十萬年前的地球,是百分之百的黑暗森林。在這里生存,第一要務是隱藏起自己,第一個暴露自己的結局就是被消滅,從而失去進化出更高等文明的機會。
在這一點上,我們的祖先無疑是高明的獵人,他們不但戰勝了自己所有的表兄弟,還消滅了沿路大量的動物。
大約四萬五千年前,智人到了澳大利亞。一看,這里的動物肉多腦子笨,速來!
當時的澳大利亞有著各種各樣的袋類動物,袋獅、袋熊、袋狼等一共二十四種有袋動物。但現在只能看到袋鼠。
其他全被擼成了串!袋鼠唯一還活著的原因,可能是它的肉不好吃。
一萬六千年前,在東亞大陸競爭失敗的智人穿過白令海峽,來到了美洲大陸。
我的天,自助餐廳啊。
長毛象、駱駝、巨型獅子、大地懶,隨便搞一頭就夠一個部落吃一個月的。
于是,只用了兩千年,智人吃絕了北美47個屬動物中的34屬。南美的60屬,被吃得剩下10屬。
……
智人,也就是我們,是地球生物的絞殺機器。
自從智人在七萬年前開始走出非洲,全世界的生物種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下降。
是不是很殘酷?
生存就是殘酷的。如果智人沒有戰勝尼安德特人,那現在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人類就不是我們,而是另一個人種。
如果我們沒有吃掉長毛象,殺死劍齒虎,我們也無法立足于這個藍色星球。
那時候的我們太蠻荒,直到一百年前,我們的文明才意識到需要保護動物。而直到今天,我們人類依然沒有徹底學會怎樣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存共贏。
* * *
智人成為第二批北漂,他們被地理所指引,同樣來到了北京人曾經生活的龍骨山。
或許,他們會碰到北京人;或許,這里已經是一片無主之地,以前的主人已經深埋在地底;甚至北京人曾經居住的洞穴也已經被黃土掩蓋。智人沒能找到這天然的居所,他們選擇繼續向山上走去,在山頂找到了另一處洞穴,在那里定居下來。
他們被后人稱為山頂洞人,他們居住的地方離北京人的洞穴不過數百米,但時間卻相隔了十多萬年。
他們比北京人進步了不少。
比如他們雖然使用的還是打制石器,但已經掌握了磨光技術跟鉆孔技術,這說明他們已經進入舊石器時代的晚期,而且還懂得人工取火,會打魚,其制作的穿孔骨針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縫紉工具。
他們用骨針縫制衣服,穿在身上抵抗嚴冬。他們有了愛美意識,從遺址處發現了用骨頭做的裝飾品,還會把死者埋葬起來。
生活依然是如此,采集、狩獵,經過了三萬年的光陰,生活突然起了一點小小的變化。這個變化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這個變化是,他們開始決定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