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價值:實現財富持續增值的投資指南
- 遠方青木
- 2104字
- 2022-03-11 16:17:01
股票投資不能帶著“戀愛心態”
我常常把盲目的投資比作隨意的戀愛。為什么呢?因為很多人做投資非常隨意,就像一些年輕人在大學談戀愛時一樣,不考察背景,不規劃未來,只追求當下的心動。
無論是選股票還是選房子,都要很謹慎,這畢竟關系到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上千萬的投資。但投資的額度再大,也比不上伴侶對自己的人生重要。選擇自己的另一半,那才是真的要慎之又慎。不過很多人在校園階段,擇偶時卻往往只憑感覺,非常隨意。
校園戀愛的成功率之低舉世皆知,很多年輕人畢業即分手,能修成正果的寥寥無幾。擇偶成功率如此之低,也不全怪大學生自己,這其實和他們所在的客觀環境密不可分。常常有人開玩笑,說在社會上,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比人和狗之間的差距都要大。但是在大學里,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就太小了。大家都是跨越了同一個分數線上的大學,誰也不比誰好哪兒去。就算好一點,那也不構成吸引異性的理由。
你是出了名的學霸,期末考得好,這也許能讓“班花”稱贊一句,但絕不構成班花喜歡你的主要因素。在大學時期,成績好為一個人帶來的魅力加持甚至還不如高中時代。因為在高中,成績是很有用的,直接決定你未來會上哪所大學,但是在大學,單憑成績并不能明顯拉開你與其他人的差距。甚至到畢業了,除非計劃去考研,否則成績好的人在職場競爭上也未必會有太大優勢。在大學里以成績好壞去擇偶的人不是沒有,但是極少。
至于家庭出身、經濟條件,在校園戀愛中被考慮得就更少了。相比而言,在大學里,成績還能攤開在明面上展示,所有人的出身、背景卻都是保密的。你大學的同班同學家里有多少套房、多少存款,父母是什么職業,別說大學四年,就算到今天你都未必清楚。能鑒定身家的,只有零花錢。但哪怕是資產豐厚的家庭,父母都會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低調,越有錢的家庭,往往越重視對孩子金錢上的約束。這就導致大學生之間的財富差距極其小,能在大學里每個月請舍友擼一次串的人,就稱得上同學中的“頂級土豪”了。
大學生談戀愛從不關心對方有沒有錢,和那些社會中很多會綜合評估另一半財力的婚戀者形成鮮明對比。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大學生在踏入社會之前,根本就沒有真正領會到金錢的力量有多大。于是,“顏值擇偶觀”一統天下,長得好看的學生“大殺四方”,吸引了90%以上異性的注意力。高的和矮的、富的和窮的、聰明的和愚笨的,大家的愛好極其統一,都“喜歡班上那個最好看的”。女生愛校草,男生愛校花。展現你的容貌,展現你的歌喉,展現你在籃球場上的身姿,這些才是大學戀愛的精髓。
但是,等踏入社會之后,大部分畢業生都會幡然醒悟——歌唱得好沒太大用,籃球打得好也沒太大用,長得好看還是有點用的,但用處也極其有限。
撫養后代需要大量的金錢,曾經再不諳世事的“小仙女”,在柴米油鹽醬醋茶面前也只能變得“世俗”;本來和自己差不多的張三,畢業后沒幾年白手起家賺了半個億;曾經和自己把酒言歡的李四,畢業后直接去他爹的公司歷練,輪流當各部門的二把手,聽說馬上就要“被迫”繼承好幾家工廠了;至于那個上學時和自己勾肩搭背的王五更夸張,畢業后家里直接給了1個億讓他去創業,哪怕虧完了也沒關系,家里會再給。
大學是你和這些同學這輩子差距最小的時期。在踏入社會半年之內,我們就會看清大家之間巨大的差距,并修正自己的擇偶觀。當擇偶觀改變后,當初在大學里精心篩選的對象,馬上就變得不合適了。你在大學里擇偶時,其實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只能按照外表來盲選。在大學里選到潛力股的性質和抽簽差不多。而有幸選到潛力股的人,自己也未必是潛力股會選擇的對象。擇偶是雙向的,不只是女生選男生,男生同樣會評估女生,如果互相不匹配,很難走到結婚那一步。所以校園戀愛,大部分最終就只是戀愛,而不是擇偶。總之,想在校園里擇偶并不容易。
在資本市場,我們也希望能幸運地入手潛力股。那么誰才是潛力股呢?
相當一部分人,不管是買房還是買股票,都很盲目。買房還好一點,因為買錯了位置而大虧特虧的概率并不大。但買股票就不一樣了,一旦選錯,代價極為巨大。但很多人選股票,和在校園里談戀愛時選對象一樣隨意。這些人在校園里談戀愛的時候,誰容貌好看就選誰;投資股市的時候也是一樣,誰吸引他們眼球就選誰。基本面、經營邏輯、經濟大環境……這些東西太復雜了,誰看啊!誰拉漲停板(最好是天天拉漲停板),他們就選誰。因為這些股的曲線太好看了,讓他們心跳加快了,這就是心動的感覺。你看那只股票,上躥下跳地——你看那個人籃球打那么好,看得旁人心如鹿撞,滿臉紅暈——選它準沒錯。
大學生往往需要在畢業后被社會“毒打”過,才知道找一個本分踏實的好東家有多么重要。很多散戶也需要被股市“毒打”過,才知道找一個本分踏實的上市公司有多重要。老老實實做主業,且做得還很不錯的上市公司,的確不算太多。有些公司天天玩并購,玩新概念,今天做新能源,明天做媒體,后天說自己要做芯片。自己的本行都弄不好,鉆到別人耕耘十幾年的領域去硬拼,失敗的概率非常大。
當然,如果你能在這些公司刺激股價之后趁機快速套現離場,這個策略還是不錯的。如果遇到今天想給長城貼瓷磚,明天要上火星挖鉆石,放一個消息出幾個漲停的公司,請一定能跑多快就跑多快。你要是相信這種公司,必然要承受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