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十三,恭喜你完成了第四個任務,你射中了張德昌,擊殺了十三名士兵,武力值上升到78,能在兩場實力懸殊的戰斗中沒有受傷,統帥值上升到72,敏捷值上升到70,運氣值上升到70,智慧值上升到78”
見到模擬器方框后,龍十三沒有絲毫喜悅之情。
在剛剛過去的戰斗中,他在吳堡縣費盡心思練成的兩百步軍如今只剩下五十人,其中還有三十人帶傷,其中的二十人還是重傷!
也就是說,眼下他實際上可用的軍力只有三十人。
在這個時代,一旦受到重傷,活下來的概率極低,幾乎不到一成。
但他也是喜悅的。
首先,經過這兩場戰斗后,白三終于決定不去張獻忠那里,而是正式加入到龍十三的部隊,對了,白三也是有大號的,他就是白文選。
經過這兩場戰斗后,白文選的賦值是:
“白文選,十七歲,武力值增加1分,到83,統帥值增加到40,敏捷值、運氣值不變,還是80,由于成功聯絡到張獻忠,智慧值增加到30”
“袁宗第,十五歲,武力值增加2分,到80,統帥值增加到52,敏捷值不變,還是80,運氣值增加到77,智慧值增加到40”
這可是龍十三來到這個世界后得到的兩名有名的武將,眼下武力值都超過了80,至少率領小部隊進行戰斗是不成問題的,時間還長,其余諸值,慢慢歷練就是了。
他也發現了,當某項賦值達到80以上后,再往上升就很難了,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方可,原始賦值越低,越容易提升。
他終于見到了張獻忠,一個身材瘦高,黃面皮,褐色胡須,神情精悍的年輕人。
“張獻忠,二十六歲,武力值88,統御值80,敏捷值80,運氣值70,智慧值70”
張獻忠的賦值高的嚇人,現在還只是青年時期的張獻忠,可想而知,隨著時間的發展,不只是他龍十三一人各項能力在增加,別人也是在不斷進步的。
此時,龍十三終于從其他人嘴里得知,單論戰力,張獻忠的營頭是最強的,而張獻忠本人在三年前加入到王嘉胤的部隊時,時常作為先鋒沖在最前面,成為“先登”的次數也是最多的。
要多次成為先登,沒有一定的武力顯然是不成的,前世的樊噲、樂進等都是如此,此時也不例外。
此時,幾乎所有的流賊頭目無一不是勇健之士,否則也不會脫穎而出,連書生出身的點燈子也能耍的一手好刀。
當然了,點燈子能夠被其他人推選為首領,除了此時讀書人在當時人心目中較為尊貴外,他與明軍夜不收出身的弟弟趙九的組合也是原因之一。
不過,這一次點燈子也是損失慘重。
他的親弟弟趙九、親信齊一正都是全軍覆沒,惠登相的兵馬也大半損失,原本有五百騎的他如今只剩下兩百余騎。
于是,原本在延安府三十六家處于前列的點燈子營一下要位居末尾了。
而且,眼下他還面臨著一個風險。
見到只剩下兩百多騎的他后,張獻忠雖然表面上沒有說什么,但估計已經起了吞并的心思。
對于一個放羊娃不是加入到自己的陣營,而是去追隨一個前不久還是餓殍的人,張獻忠除了有些意外便沒有更多的表示了。
于是,從此時開始,白文選就與馮雙禮分開了。
這次戰事結束后,龍十三也沒有立即收到新的任務,估計是他眼下只有幾十人馬,連模擬器也看不下去了吧。
與張獻忠部匯合后,兩部的警報仍未解除。
茍伏威、虎大威兩部只是暫時與他們脫離了,誰知道什么時候還會追上來。
不過,此時依舊是朝廷對官軍控制嚴格的時候,官軍出戰,一般情況下只能攜帶三日糧草,他們就算要籌劃下一次戰事,也得得到糧草才行。
不過,趙勝部、張獻忠部下一步何去何從,便成了兩部匯合之后商討的重點。
兩部都是剛剛打完仗,也沒有多少積蓄,沒有大魚大肉歡宴的景象,兩部的頭目都是在啃著干糧的情形下在一起商討的。
張獻忠部來到河東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們熟悉河東的地形,也知曉谷積山一帶義軍的具體分布,便由他的人來說。
“諸位”
正在說話的是他的義子,如今也才十七歲的孫可望。
“北端有義軍十余部,由曹操、不沾泥統領,大致位于永寧州以北、岢嵐州以南的谷積山區域,南端是由闖王、蝎子塊統領,也有十余部,大致位于石樓縣到吉州這一段谷積山區域”
“再就是我等的大頭領紫金梁了,還有我部、闖將、翻山鷂、老回回,現在又加上了趙頭領所部,一共有六部,人數雖少,戰力卻頗精悍,特別是大頭領那里,其手下有一千步騎”
“大頭領已經占據了山中的寧鄉縣,這也是過河的義軍中唯一一支占據了城池的隊伍,老回回、翻山鷂都跟著他在那里駐扎”
(寧鄉縣,后世中陽縣)
“闖將所部前不久在內鄉縣以南的溫泉堡附近活動”
(溫泉堡,后世交口縣)
“我等若是要去寧鄉縣,最好的道路就是過永寧州城,但眼下茍伏威占著那里,肯定是不會讓我等安安穩穩過去的,而南面最近的石樓縣又被虎大威部占據著,去那里肯定不成”
“于是,我等便只有北上,去臨縣與曹操部匯合,根據我部偵騎得到的消息,虎大威部撤退后立即回到了石樓縣,但茍伏威部撤退后,其步軍也是撤回了永寧州城,但騎兵卻不知去向”
張獻忠插道:“依我看,這廝肯定是從某條小道撤回去了,不過在北面不遠處就是孟門關,那里也有城堡,他撤到那里也說不定,如果我等確定要北上臨縣,最大的危險就來自茍伏威的騎兵......”
趙勝說道:“這么說我等東有永寧州城擋路,西有艾萬年部,北有茍伏威的騎兵,南有虎大威部,夾在中間動彈不得”
張獻忠說道:“情形倒是尚未惡到如此地步,此戰過后,我等估計有了兩三日的歇息時日,這幾日我會派出偵騎四處探查,一旦得知茍伏威騎兵具體位置,便趕緊北上”
趙勝也沒有什么主意,便道:“就依張兄的”
......
等張獻忠等離開后,趙勝立即召集本營各頭目議事。
“諸位,今日一戰,我部損失慘重,二當家、五當家犧牲,所部也所剩無幾,宋江那廝暗中投敵,幸虧占春兄弟及時反正,三當家所部也不多了”
他看了看龍十三,“幸虧我等還有六當家左支右絀,若不是有他在,今日我營就交待在這里了......”
“咳咳,眼下我部所剩人馬不多,但餌者還要幾百,老營青壯也有幾百,以前的位次也需要調整了,這樣......”
他看了看四周,見到惠登相時這眼神似乎一下緩和起來。
龍十三心里明白,“本營單論統軍和戰力,還是三當家惠登相最強,以前大當家若不是有其弟趙九輔佐,還不一定壓得住他,眼下趙九已死,惠登相雖然健在,但其部也所剩無幾,大當家此時眼神緩和估計也是為此吧”
果然,只聽趙勝繼續說道:“三當家升到二當家,至于.....”
他又看了看李占春和龍十三,暗忖:“若論功勞,自然是龍十三最大,但眼下他的人馬也所剩無幾,還都是步軍,李占春還有幾十騎,但他以前只是宋江麾下一個還不錯的小頭目,不一定壓得住那些老騎兵......”
委實決策不下,正猶豫間,只見那李占春說道:“大當家,在下只是臨時接管原四當家的人馬,眼下戰事告一段落,何去何從,大當家一言可決”
趙勝頓時松了一口氣,他說道:“那依你的意思呢?”
李占春看看龍十三,又看看惠登相,也是猶豫了半晌,最后才說道:“此戰六當家居功至偉,在下......,在下愿意帶領部分人馬接受六當家的統領”
“咳咳”,趙勝心念百轉,“宋江的麾下還有八十騎,估計能跟著李占春走的也就是二三十騎,如今惠登相麾下還有二十騎,再給他撥三十騎也就夠了,他的威望高,也壓得住,余者自然都并入我這里算了”
于是看向惠登相,“二當家有何看法?”
惠登相倒是干脆,“全憑大當家做主”
“好!”,趙勝拍了一下大腿,站了起來,“既然大家伙都沒意見,那就這樣,升龍十三為三當家,李占春帶領三十騎到三當家麾下”
“撥三十騎受二當家統轄,余者由本當家親自管轄”
于是,自此,龍十三便有了騎兵。
“李占春,十八歲,諢號黑鷂子,武力值80,統帥值50,敏捷值80,運氣值70,智慧值60”
一個還算不錯的賦值,此時能稱為“鷂子”的人,無一不是剽悍狡黠之輩,他是宋江部的小頭目,自然有一定的統帥值,有“鷂子”的諢號,智慧值也達到60,都不出意外。
當然了,在龍十三的記憶中,此人眼下不顯山不露水,但在十余年后卻鼎鼎有名,他愿意接受自己管轄,除了自己這邊都是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交往起來比較容易,多半還與那惠登相平日十分強勢有關吧。
而見點燈子如此安排,惠登相也只是左眉毛稍稍挑了一下,便站起來施禮道:“多謝大當家”
趙勝笑道:“對了,我營雖然少了一些騎兵,但戰馬還多出來一百多匹,這樣,二當家那里撥入三十匹,三當家那里撥入二十匹,余者全部撥入老營照看吧”
惠登相、龍十三一起站起來說道:“多謝大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