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直接搞2G
- 重生從努力當學霸開始
- 新安小胖A
- 2002字
- 2025-07-04 17:12:00
經過仔細的斟酌,上面拍板道:
“好!既然劉焱你這么說了,我們會頂住壓力,不搞1G、2G并行建設,直接搞2G網絡!”
第一代Y動通訊技術,也就是1G模擬蜂窩網絡大規模商業化應用,起始于70年代。
不過,世界上最早的第一代Y動通訊技術和第一部手機,應該是SL工程師列昂尼德.庫普里揚諾維奇在1957年發明。
列昂尼德.庫普里揚諾維奇,不僅僅的Y動通訊技術和手機的發明者,而且,一生寫作出版了500多部專業的科技書籍,可以說,是一位類似于特斯拉一樣的科學奇才。
可惜的是,SL并沒有提供類似于歐美那樣的舞臺,將其發明大規模的應用和商業化,僅是在一部分城市地區建立了基站,僅僅是作為一項炫耀SL科技成功的技術,并沒有將其商業化和普及到整個SL。
而到了1976年,鷹醬M托羅拉公司的工程師馬丁·庫珀,重新發明了一遍手機和第一代通訊基站技術,而且,技術并沒有比50年代SL工程師列昂尼德.庫普里揚諾維奇發明的ЛК-1型Y動電話先進,相反,ЛК-1型Y動電話在發明之后的幾年內,從3公斤減輕到了500克。而M托羅拉公司的大哥大,則是到了80年代上市銷售之后,依然是幾斤重的大磚頭。
列昂尼德.庫普里揚諾維奇發明了Y動電話之后,也嘗試在SL銷售。但是,高達300~400盧布的天價,讓ЛК-1型Y動電話和其通訊基站技術,一直不能在SL推廣和普及。
SL也沒有采取任何補貼的方式,來促進本國的Y動電話的普及和商業化推廣。畢竟,在SL看來,生產東西完全是按照計劃,并不能從中賺取利潤,所以,能不量產就不量產,反正生產一件東西只能帶來麻煩,而不是利潤或者其他的好處。
也正是因為,沒有利用經濟規律,也就是對于生產和技術創新,提供有效的激勵,所以,SL后期的生產力是缺乏發展動力的。資本主義國家,用利潤作為酬勞,來激勵資本家投產和推廣,反倒成為了這個時代,更有效的推廣新科技和新產品的手段。
以至于,SL明明比鷹醬更早20年就研發出了1G基站和手機,但卻是一直到SL解體,這個產業都沒有得到發展。
令人諷刺的是,SL解體前夕,90年代時,SL政府在外匯很緊張的情況下,忽然想要引進鷹醬的第一代蜂窩網絡通訊技術和進口大哥大。殊不知,引進的那一套技術,已經是SL的科學家50年代就已經在玩的東西了。
如果SL的GL,稍微有點商業頭腦。過去30多年時間內,完全可以利用其國力,強行把Y動電話系統推廣到SL全國,并且,靠著大規模應用降低成本,之后,甚至有出口創匯,推銷技術和標準的機會,可惜的是,SL有大量的前途無量的先進技術和發明,就是因為無商業頭腦和經濟意識的GL,導致了幾十年來都沒有形成產業,原本很牛逼的先進技術,硬生生被拖垮成為時代的眼淚。
而實際上,另一個時空,90年代初,2G網絡剛剛出現。鷹醬搞出了CDMA標準,歐洲剛剛才訂立了GSM標準。以當時國內的經濟水平,很難做出跟進國際先進技術的戰略決策,而是為了貪便宜,選擇了一些用了一些年就落后的技術。
歐美等等國家都在建設2G通訊網絡時,不少的國內的電信行業,卻是建1G時代的模擬網絡,比如,引進腐國的腐國的總訪問通信系統(TACS)以及日本的PHS無線市話技術(小靈通)。
這些技術后來都被證明是拖慢兔子電信行業的發展的落后技術,不僅僅那些基站和手機生產線,投產既落后。歷史上,之所以搞這些技術,一方面的因為窮,所以不得不到國外撿垃圾,人家不要淘汰的垃圾貨色,喜滋滋的引進回來吸收消化。
但在劉焱的建議下,這個時空,國內的Y動、L通、D信三大電信運營商,直接不要再建1G網絡了。而是開始投入資金和資源,開始以GSM基站和手機終端為主。
而且,這個年代的一開始國內的Y動通訊也不是Y動公司一家獨大,D信和L通也獲得了牌照。
歷史上,D信和L通一開始引進了小靈通,主要是因為,早期不允許D信和L通從事Y動通訊行業,只批準Y動一家公司經營Y動電話。
L通和D信在沒有拿到拍照的情況下,不得不打擦邊球,采用了小靈通系統。因為,小靈通的通訊網絡,是介于固定電話系統和1G模擬基站技術之間的產物。所以,以固定電話的名義來做這種Y動通訊業務。等到后來L通和D信拿到了拍照后,都紛紛開始將落后的小靈通退網,騰出寶貴的頻段資源,給4G網絡讓位。
而現在劉焱建議直接不發展1G網站,就是因為落后的網絡,也是需要占用頻段的。能直接發展2G,就直接從2G開始起步。2G產業90年代初才剛剛興起,制造相關的基站和手機,不僅僅能自己用,而且是可以出口創匯的。
歷史上,S星公司就是靠著在2G時代,咬牙也是做手機業務。雖然,S星的專利儲備不如N基亞、M托羅拉等等公司,但卻是主打性價比。靠著不斷的摸索和積累,后來S星獲得了越來越多手機和通訊技術相關的專利儲備,給后來3G、4G時代S星的手機,能夠后來居上發展到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手機品牌,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就S星那樣,本土市場才幾千萬人,基本上是依賴海外市場。而海外市場的發展,專利數量則是核心競爭力。沒有獲得專利授權的話,海外市場根本沒法去銷售。即使獲得專利授權,如果自家的專利儲備不多,那么,一堆的公司都會上門索要專利費,根本就無法在行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