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陳先生:
下班回家你又告訴我你可能要出差了,或許是你一直念叨你的工作性質(zhì)需要經(jīng)常出差的緣故,我聽到你再次說需要出差時已習以為常,以至無動于衷,以為這次又是你的一番吐槽或者對于出差的憂慮,總之心里堅定的認為你是不可能突然就走的。人總是這樣,對于還有一段時間才發(fā)生的事情總是抱有逃避或者僥幸心理的,我也不能幸免。
看到你不同以往的焦慮,“公司有說什么時候出差嗎?”我忍不住問你。
“沒說,估計快了吧。”你一邊刷手機一邊說。
看你如此表現(xiàn),我放下心來,畢竟上次你說要出差如今卻已經(jīng)在家里安然躺一個月了,這次大抵也是如此。
第二天下午。
“叮叮叮……”手機來電,屏幕上的你的專屬備注分外引人矚目。
我接通電話,“喂?怎么突然在這個時間打電話了?真是稀奇……”工作中的我眼睛盯著電腦屏幕,手下的鍵盤仍然在“噼里啪啦”的工作,絲毫未停。
“我剛做完病毒采樣檢測。”你回答。
“做這個干嘛?不會真的要出差去吧?”我緊張起來,停下工作,怕錯過你的回答。
“等會回家收拾完行李就走了……去無錫……”你說著。
我知道你不是很開心,你曾不止一次地說過“總是出差,難道連家都不要了嗎?”,顧家在你這里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你的心里沒有什么比家庭更重要的事了,為此,你甚至放言要換行業(yè),當然這樣危險的想法已經(jīng)被扼殺在搖籃里了。
“有說去多久嗎?”
“沒說,至少一兩個星期吧。到那兒還要閉關幾天才能去客戶公司。”
“那你多帶點吃的,換洗的衣服也帶足……”鑒于你平時無“自理能力”的表現(xiàn),還是要多多叮囑你的,避免到時陷入孤立無援的境界,“到了給我發(fā)信息。”
“好,我到了跟你匯報。”
下班了,不放心還是給你打了電話。
“你到了嗎?”我問到。
“到了,在找車位,車位太難找了……”你抱怨著現(xiàn)代交通的壓力,確切的說是停車的壓力,“我轉(zhuǎn)了好幾圈了都沒有空位……我先掛了。”我想你應該找到位置了吧?
良久,你的電話進來了。
“到小區(qū)了嗎?”
“還沒,到門口了,剛停好車,轉(zhuǎn)了將近一個小時才找到個車位,小區(qū)那兒給我打了幾個電話,催我趕緊進去。”
“現(xiàn)在隔離也卷成這樣了嗎?”我打趣到,“我也到家了,你先進去辦手續(xù)吧。”
……
陳先生,你真的出差了,我心中反而覺得輕松自在,終于不用再為了不讓你察覺到我在寫這本書而絞盡腦汁,斗智斗勇,于是我定了一個大膽的目標——周末更萬字!
可當我半夜仍然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成眠時,我明白了——這樣的目標我是完不成的。
真奇怪,你在時沒有感覺到你擁有讓人安心的力量,而你離開,纏繞我的只有懶惰了。
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