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復盤:如何擁有喜歡又有價值的工作
- 安曉輝等
- 1921字
- 2022-02-25 15:38:54
1.1 什么是職業復盤?
要說清楚什么是職業復盤,我們先要理解“復盤”這個詞。
復盤,原本是一個圍棋術語,指對局完畢后,復演該盤棋的記錄,檢查對局中招法的優劣與得失。
這個定義距離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比較遠,我更喜歡陳中在《復盤:對過去的事情做思維演練》一書中給復盤下的定義——“所謂復盤,就是在頭腦中將過去所做的事情重新‘過'一遍。它通過對過去的思維和行為進行回顧、反思和探究,實現能力的提升。”
我舉以下兩個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曉靜晚上輔導小學四年級的女兒寫作業時,和女兒大吵了一架,女兒哭了半個小時,賭氣說再也不理媽媽了。曉靜用盡辦法和女兒和解。把女兒哄睡后,她在睡覺前回想晚上到底發生了什么,為什么會和女兒吵起來,琢磨著明天晚上輔導作業時該怎么避免吵架。
曉靜睡覺前的回想和反思就屬于“復盤”。
曾經有一位客戶M找我咨詢,說他面試了一家心儀的公司,對崗位和薪水都很滿意,可沒想到入職后只工作了一個星期,他就發現這個崗位必須得收集各種數據、制作各種表格,工作非常枯燥乏味,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想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
M發現了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自我覺察,然后找我一起探索應對策略,他所做的這些事情也屬于“復盤”。
理解了復盤,我們再來看什么是“職業復盤”。
在“職業復盤”一詞中,“職業”是“復盤”的定語,它把復盤的范圍限定在了職業方面。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前面提到的曉靜,她針對輔導作業時和女兒吵架所做的復盤并不是職業復盤;而我的客戶M,他對新工作中所遭遇狀況的覺察、反思和探究,就屬于職業復盤。
簡要地說,職業復盤是針對職業的復盤。
我的一個客戶小柯,大學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畢業后從專業對口的角度出發,進入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做軟件開發工作。小柯工作認真努力,3個月后順利轉正,一年半后升職加薪,可他總覺得自己的工作缺點什么。于是,他在收到晉升通知的第二天,抽空對之前做過的項目、取得的成績、工作中的感受、與同事的關系等進行了梳理和分析,結果發現,原來自己并不喜歡編寫代碼實現軟件功能,而是更喜歡研究怎么組合各種軟件來解決特定的業務問題,于是他就開始在公司內尋找更符合自己興趣的崗位。
小柯在收到晉升通知后,回顧了過去一年半的工作經歷,有了新的覺察,他所做的事情就屬于職業復盤。
我的另一個客戶袁小姐,她曾在一家民企做培訓專員。2019年4月,袁小姐的主管跳槽,她被提拔為部門主管。為了做好工作,袁小姐早來晚走,比以前更認真、更努力,可2019年年終績效考評時,她的考評結果卻從原來的A下降為B。她一方面覺得委屈,另一方面又不理解,于是在2020年春節期間分析了2019年升職后的工作表現,結果發現自己出色地完成了培訓相關的各種事情,但部門的其他工作效果明顯不如從前。尤其是招聘工作,雖然有兩個招聘專員,但在3個關鍵崗位一個合適的人都沒招到。袁小姐由此意識到,自己還停留在過去的執行角色里,沒有完成從自我管理到管理他人的轉變。于是她就把提升管理能力當作新一年的重要目標,制訂了3種策略并將它們安排進了工作計劃。
袁小姐在2020年春節期間所做的事情,也屬于職業復盤。
通過前面兩個例子,我們可以對職業復盤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同時,我們也要給職業復盤下一個簡要的定義。具體地講,職業復盤,指運用結構化的方法,對過去一段時期的工作經歷進行回顧,分析亮點、發現不足,找到新的方向、方法和策略,讓人為接下來一段時期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職業復盤的定義中有3個關鍵點,需要稍稍展開解釋。
(1)自己的工作經歷
職業復盤是對自己的工作經歷進行分析,這些經歷可以是一個項目中取得的成果,可以是公司授予的榮譽稱號,可以是參加培訓取得的資格證書,可以是某次失敗的商務談判……總之,可以是很多很多東西,但都必須是客觀事實(包括事件、信息、數據、話語等),而非想象、猜測、主觀評價等。
(2)未來怎么辦
回顧過去的經歷并不是職業復盤的目的,職業復盤的關注點在“我接下來應該做些什么”上,目的是基于過去的經歷探索新的方法和策略,指導未來的職業發展。
(3)結構化的方法
職業復盤的目的是指導未來的職業發展,要求我們制訂新的發展策略和行動計劃,不能隨隨便便按自己的喜好總結了事,那樣容易掛一漏萬。職業復盤必須遵從特定的框架、步驟與邏輯,按照結構化的方法進行,這樣才能確保真正促進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
理解了這3個關鍵點,你會發現,職業復盤的核心是“復盤過去,規劃未來”,其實質是一種迭代式的職業規劃方法。
相較于傳統的職業規劃方法,職業復盤具備以下優點。
·與自身的經歷和體驗關聯更為緊密,務實性高。
·關注過去、現在和未來,反饋周期短,時效性強,靈活性高。
·輸出具體目標和行動計劃,落地性好。
這也是我采用職業復盤來規劃自己職業發展的內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