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下來的鹿鳴也有了更多時間在電臺呆著,時間長了,對保慶和這段不算完整的感情也有了一些新的認知;想到的東西總是記在手機備忘錄里。
原來只是簡單的記錄文字,知道鹿鳴看了一本名為《我想要兩顆西柚》的書,那里對情感體會的描述細致入微,完全可以表達她某時某刻當下的感受。在結局時,有一句話這么說“你不會再來找我了,我們之間真的結束了。”
鹿鳴突然就想通了許許多多,加之最近的反思,鹿鳴動筆寫了自己人生中第一篇完整的文章。《他不是賣西柚的老板》。
這篇文章前前后后改了很多次,其中多次,用粗制的鋼筆寫上回憶中的對話,記起了文字深處不計其數的試探。鹿鳴還是去讀回憶,讀著讀著,終于讀出了不甘承認的厭煩。
也突然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天真,也明白有些錯不論是誰犯得,懲罰都只會是兩個人承受。
鹿鳴在文章結束后的第許多天,反看過無數遍之后,決定對外發布。筆名就用了源于自身的呦呦鹿鳴。
一個新號,一篇新作,立刻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也被許多短視頻博主作為劇本多次翻拍。有的在討論渣男,有的在替她抱不平,有的在感慨自身。
越來越多的人在評論里面留下自己的故事,講述著現在的自己;沒有太大的意外,受到過傷害的人們,現在都很堅強的活得很好。
文章傳播的時間長了,就有人發現博主鹿鳴和作者呦呦鹿鳴是一個人;又在往期的作品里看到季憶的照片,把鹿鳴和季憶簽約攝影師聯系起來,鹿鳴的名氣一炮而紅。
一篇《他不是買西柚的老板》是鹿鳴在網文作者圈展露頭角的敲門磚,也為她后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沒多久,就有出版社找上門。“鹿鳴同學,你看怎么樣?”
鹿鳴前幾天和家里通過電話,大姐的離婚官司一定避免不了了,她家不是什么鐘鳴鼎食之家,她需要這筆錢,何況出版對她來說沒有壞處。
“沒問題,樂意之至。”
一手交稿,一手交錢;就這樣《他不是買西柚的老板》在不久之后于雜志“梧桐”發表。
保慶自然看到了這篇文章,盡管他沒有第一時間區看作者,他也猜到了是誰寫的;語言的風格,事件過程,他都那么熟悉。他以為鹿鳴會記恨自己,痛批自己的,可是沒有;她好像在講述別人的故事,好像真的不再放在心上了。
沒有仇視,也沒有怨恨,把自己和他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看待這件事。
保慶宿舍的陽坐在窗臺上,周圍昏暗又寂靜,車從樓下經過,帶來一閃而過的光景,窗外,有人往東,有人向西,有人滯留。也許在這一刻,保慶才從心底產生歉意。
另一邊,鹿鳴看著微博衍生出的熱搜“思念是什么?”
微博呦呦鹿鳴發布最新動態:“《途中》陳泓宇老師的一句話‘暮冬時烤雪,遲夏時長信,早春不過一棵樹。’也可以說‘出夢時垂眸,入睡時相見,苦思不過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