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1962年》:王昭君[2]

(歷史正?。?

時間:漢元帝竟寧元年前數年至竟寧元年

地點:長安 秭歸 蕭關 康居 龍城

人物:王昭君——名嬙,青衣

王穰——昭君父,老生

王母——昭君母,老旦

王豹——昭君兄,不出場

王龍——昭君弟,娃娃生

漢元帝——劉奭,生

蕭望之——前將軍丞相,老生

劉向——散騎宗正,老生

匡衡——博士,老生

谷吉——衛司馬,老生

史游——掖廷令,丑

石成——小黃門,丑

石顯——中官令,凈

牢梁——中書仆射,丑

五鹿充宗——少府,丑

毛延壽——待詔畫工,丑

應五——小黃門,丑

甘延壽——西域騎都尉,武生

陳湯——副校尉,凈

伊嘉——雁門太守,丑

非煙——宮婢,旦

彩舞——宮婢,旦

呼韓邪單于——生

左賢王——生

郅支單于——凈

南匈奴當戶,且渠(五人)

北匈奴貴人(四人)

送駕官員(四人)

長安父老(四人)

西域各國君主(八人)

探子

報子

秭歸縣

儀仗若干人

場次:第一場 初議

第二場 遣選

第三場 別家

第四場 佞計

第五場 入宮

第六場 矯伐

第七場 擅盟

第八場 私愿

第九場 廷爭

第十場 慨決

第十一場 朝會

第十二場 出塞

尾聲

第一場 初議

〔匡衡、谷吉、蕭望之、石顯齊上。

匡衡 (詩)射策明經入朝堂,

谷吉 奉書持節使四方,

蕭望之 傅相恩深國憂重,

石顯 中書寵幸世無雙。

匡衡 (白)博士匡衡,

谷吉 衛司馬谷吉,

蕭望之 前將軍丞相蕭望之,

石顯 中書令石顯。

今當早朝,分班侍候。

蕭望之等 (同)香煙飄緲,御駕臨朝。

〔小黃門應五、石成引元帝上,掖廷令史游隨上。

元帝 (引)贊緒守成,平生愿,四海安寧。

匡衡等 臣等見駕,吾皇萬歲。

元帝 眾卿平身。

匡衡等 萬萬歲。

元帝 (詩)高皇提劍定山河,

文武昭宣樹楷模,

見說長城堪屏障,

新聲不唱大風歌。

(白)孤,大漢天子劉奭。今當早朝,眾卿,有何本章啟奏?

石顯 今有蕭關邊將塘報,匈奴五單于紛爭,如今裂為南北兩邦,境內連降大雪,牛羊死者十之八九,人民相燔為食。請萬歲明示國策,他們也好有所遵循。

元帝 石卿之意如何?

石顯 臣啟萬歲,匈奴為害日久,如今其國內災亂,乃天賜其便,不如乘此機會,征發大軍,一舉而盡滅之。臣愿帶領十萬之眾,橫行匈奴,斬取南北兩邦單于的首級,雙雙懸于闕門之上。

蕭望之 老臣有本。

元帝 太傅奏來。

蕭望之 匈奴臣民,頗有向慕我朝之意。前者,匈奴老單于曾欲遣使請求和親,不幸為其賊臣所殺,今而舉兵滅之,是乘其亂而幸其災。不以仁義興師,恐怕是勞而無功。

石顯 丞相之意呢?

蕭望之 老臣以為當派遣使臣,攜帶糧食繒絮,撫其微弱,救其災荒。使四夷聞之,皆貴中國之仁義,如此則可化干戈為玉帛,乃天下后世之福也。

匡衡 匈奴正在混亂之中,夷狄之心叵測。前年江迺始出使北匈奴,至今下落未明,遣使之事,宜于緩行。

谷吉 江迺始無應對之計,故為單于所辱。臣愿當殿請命,即日持節出關,宣揚大漢威德,即有不測,死而無憾。

元帝 壯哉谷卿之言!掖廷令史游,取節仗過來,授與谷卿。

谷吉 (唱)辭別萬歲出宮禁,

身銜王命萬里行。(下)

元帝 眾卿尚有何本?

石顯 微臣尚有一本;后宮嬪妃,已有三年未選,顏色日漸衰老,不堪娛侍君王,宜于民間,廣求絕色,以備幸寵。

元帝 準奏。

蕭望之 多選嬪妃,滋事擾民,又非養身修德之道——

元帝 孤意已決,太傅不必攔阻,石卿,就命卿家主持選妃之事。太傅哇!

(唱)非是孤王不把諫納,

這邊廷由你,宮內由他。

孤是個太平天子非王非霸,

但愿得克紹箕裘大致不差。

(白)退班!(各下)

第二場 遣選

〔石顯上,應五隨上。

石顯 唔!——喝哈哈……

應五 中書今日下朝回宮,為何惱中而帶笑?

石顯 咱家惱的是望之老兒,當殿阻本,壞了咱家的征胡大計。

應五 是啊,您現在身居中書,口含天憲,總領百官。再要是手握兵機,伐平匈奴,封侯掛印,那可真是大權獨攬,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啦!不要緊的,我想這谷司馬出使,吉兇未可預卜,倘若是天保佑,他命喪匈奴,這可就好了。

石顯 怎么就好了?

應五 那時您以雪恥報國為名,二次請命,蕭丞相他可就再也阻攔不了啦。您又樂是什么呢?

石顯 所幸選妃一事,萬歲已然應準。

應五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萬歲身體不好,又喜好音樂,再要是選進民間美女,萬歲寄情聲色,不就更加倚重您啦嗎。

石顯 應五兒,你這猴兒崽子,倒有些心機!

應五 敢情,我侍候您這幾年,也學出點來啦。

石顯 吩咐待詔畫工毛延壽前來。

應五 畫工毛延壽走上!

〔毛延壽上。

毛延壽 (念)幼習丹青工寫照,

全憑筆底定妍媸。

(白)畫工毛延壽參見。

石顯 毛延壽,命你以為選妃欽使,去至民間,廣求絕色。

毛延壽 多謝老大人栽培。

石顯 南郡秭歸,迭有密報,有一王嬙,生得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果系如此,即可宣取進宮。這有圣旨一道,即刻登程!

毛延壽 遵命。(下)

石顯 正是:安排層層軟網,

應五 收盡天下大權。

〔石顯視應五,笑,下。

第三場 別家

毛延壽 (內唱)一封丹詔下九重。

〔毛延壽趟馬上,秭歸縣跪迎。

秭歸縣 秭歸縣恭候欽使。

毛延壽 貴縣與石中書打去密報,言說轄下王嬙,生得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可是實情?

秭歸縣 并無謊報。

毛延壽 前面帶路!

(唱)宣取王嬙到深宮。(下)

〔昭君上。

昭君 (唱)千山萬壑赴荊門,

葳蕤弱質在荒村。

朝朝盼得邊關信,

寰宇何年見太平?

(白)奴家王嬙,小字昭君。父親王穰,曾隨蒲類將軍,遠伐匈奴,夜宿居延水邊,感受風寒之癥,至今養臥在床。長兄王豹,遠戍邊關,杳無音信。兄弟王龍,尚在童稚。全憑母親與我,朝浣夜織,以維生計。今日天氣晴和,不免請出雙親,女兒有請爹娘。

〔王穰、王母上,昭君且扶王穰。

王穰 (念)當年飲馬長城窟,

王母 慎莫稽留太原兵。

(白)兒啦何事?

昭君 天氣晴和,請出爹爹,堂前負暄,以解宿病。女兒前溪浣紗,母親看守門戶。

王穰 早去早回。

昭君 我兄弟玩耍回來,廚中留得餑餑,叫他自己取用。

王母 知道了。溪邊石上,青苔滑足,須要小心。

昭君 女兒自會小心。(取紗籃欲下)

甕牖蓬窗多情意,

王母 蒿簪布袖負華年。

〔秭歸縣、毛延壽上。

秭歸縣 來此已是。

毛延壽 上前叫門!

秭歸縣 開門來!

〔王穰等驚疑,王母開門。

王穰 原來父母太爺到了。女兒,回避了。

秭歸縣 不須回避。

毛延壽 (背供)果然是國色天香!

秭歸縣 王穰,你大喜啦!

王穰 喜從何來?

秭歸縣 萬歲宣你女兒入宮伴駕,這就是選妃的欽使。

〔昭君手中紗籃頹然落地。

王穰 萬歲后宮嬪妃已有數千,為何又要騷擾百姓,這選妃之事,何人奏本?

毛延壽 石中書奏本。

王穰 敢是那石顯?

毛延壽 秭歸縣 大膽!

王穰 哦呵是了,石顯這樣廣布聲色,無非是為了固寵專權,我的女兒豈能由你擺布!

毛延壽 你敢違抗圣旨嗎?圣旨下,跪,聽宣讀!

(宣詔)詔曰:“咨爾王嬙,性行端淑,德容俱備,宣入椒宮,虔侍君王,著待詔畫工毛延壽,即日宣取入京。欽此!”旨意讀罷,望詔謝恩!

王穰 (滿腔憤怨)萬萬歲!

毛延壽 王命緊急,收拾收拾,即刻登程。

昭君 容我與家人一別。

毛延壽 休要絮叨?。▽︼鰵w縣)且去鄰家將繡女彩舞一同取進宮去,以為宮婢。

〔毛延壽、秭歸縣下。

昭君 爹!娘!

(唱)南山張羅羅漫漫,

北山有鳥高飛難,

妾是庶人甘貧賤,

不愿選在君王前。

王穰 (示圣旨)王命難違!

昭君 (唱)實難舍老爹爹得了殘疾,

承飲食穿衣衫誰來扶持?

實難舍我的娘辛勞十指,

夜深沉燈如豆白發如絲。

實難舍小兄弟尚在童稚,

〔王龍奔入。

只見他發蓬松氣喘吁吁。

王龍 姐姐!

昭君 看你滿臉汗水,頭發蓬松,快去取一把梳櫛,待姐姐與你梳好。

王穰 分離就在頃刻,你還與他梳的什么頭發呀!

王母 你哪里知道,你就叫她再梳這一回吧!

〔昭君為王龍櫛發。

昭君 小弟,姐姐就要進宮去了,你在家中要乖覺一些。哥哥遠戍邊關,姐姐走后,你就是家中支撐門戶的人了。

(唱)要與親娘分勞苦,

撿柴汲水掃庭除,

愛惜衣衫莫要上樹,

頭發亂了要自己梳。

王龍 哎。姐姐,你進宮去了,還回來不回來???

昭君 (唱)一句話問得我淚流如雨。

王穰 王母 (唱)兒一去好一似大海遺珠。

〔秭歸縣上。

秭歸縣 怎么沒完沒了的啦?趕快哭!哭完了好走。

昭君 如此爹娘請上,受女兒一拜。

(唱)深深拜,

拜低低,(正中一拜)

千拜萬拜都在這一拜里,

這回一拜后,無一拜時。(左一拜)

拜不盡來日萬里長相憶,

拜不盡十數載養育勞劬。(右一拜)

女兒出門去,從此遠矣,

相逢處除非是魂夢依稀。

王穰 王母 (同)昭君,我兒,啊……女兒啊!

王龍 姐姐!姐姐!啊……姐姐啊!

昭君 爹娘,兄弟,啊……爹娘?。?

〔毛延壽、秭歸縣、車夫上。

毛延壽 只管絮絮叨叨,快些登車!

〔昭君、毛延壽等下。

王穰 王母 兒啊!

王龍 (撿起昭君留下紗籃,哭)姐姐……(下)

第四場 佞計

〔石顯、應五上。

石顯 (念)十萬甲兵藏在胸,

丈夫須建蓋世功,

兩般顏色吾最愛,

上林花滿燧煙濃。

〔(內白)牢仆射、五鹿少府前來議事。

石顯 有請!

〔牢梁、五鹿充宗上。

石顯 牢仁兄、五鹿賢弟來了,請坐!

五鹿充宗 自己哥們,不客氣,坐著。恭喜中書,賀喜中書!

石顯 咱家我有的什么喜事???

牢梁 衛司馬谷吉出使匈奴,已有數月,至今消息不明,小弟接得雁門太守伊嘉密札,說谷吉先至南匈奴,那呼韓邪單于對他倒是禮貌甚恭。如今他到了北匈奴,北匈奴的郅支單于可不是個好惹的,據小弟看來,他是兇多而吉少。這豈不是一喜?

五鹿充宗 毛延壽民間選美,馬上就要回來了,聽說選來的美女不少。其中秭歸王嬙,乃是國色,這豈不又是一喜?

石顯 這乃是咱們大家之喜。

五鹿充宗 說得不錯,咱們這是一根線上拴四個螞蚱。

牢梁 此話怎講?

五鹿充宗 石中書、你、我,還有個雁門太守伊嘉,咱們這四個人,有福同享;他要是一旦倒了霉,可也是飛不了你也蹦不了我,誰也甭打算裝做沒事人,怎么不是一根線上拴四個螞蚱呢?

石顯 這是什么講話!

〔(內白)毛延壽回京復命。

石顯 叫他進來!

〔毛延壽上。

毛延壽 畫工毛延壽復命。

石顯 命你民間選美怎么樣了?

毛延壽 俱已辦妥,現在都在蒲桃宮,聽候分排。

五鹿充宗 那秭歸王嬙生得如何?

毛延壽 果然天生麗質,實為六宮冠首。

石顯 待咱家慢慢調教于她,也好叫她為咱家在萬歲面前作一名枕邊的說客。

毛延壽 但愿中書能夠稱心如意!

牢梁 毛延壽話中有話。

毛延壽 那王嬙雖然生得姿容絕代,只是生性倔強。她在一路之上,咒罵中書,說是絕不甘心供您驅使。她那故鄉又流傳一支謠歌,不但說到中書,就連牢仆射、五鹿少府也都捎帶在內。此歌若是在宮中傳開,只怕于中書不利。

石顯 咱家自有道理。應五,告訴掖廷令史公公,叫他安排新納宮妃宿住。那秭歸王嬙,暫且派在甘泉宮東閣之中。

應五 那可是不吉祥的地方,萬歲爺從來也不到那里去的。

石顯 正要如此。

應五 噢噢,我明白了?。ㄏ拢?

石顯 聽毛延壽之言,倒叫咱家想起一樁心事來了!

牢梁 中書想起什么心事?

石顯 新納宮妃,俱是來自民間,未經調教,不知道哪些話當講,哪些不當講。如今外面傳唱的謠歌甚多,萬歲又喜好音樂,倘若傳至萬歲耳中,這這這……!

五鹿充宗 小弟倒有一計。

石顯 有何妙計?

五鹿充宗 按圖召幸!

石顯 何謂“按圖召幸”?

五鹿充宗 萬歲后宮嬪妃甚多,豈能一一親覽。中書可命令掖廷待詔畫工,繪出她們的圖像,由您逐日進呈萬歲,萬歲的御筆點中誰,就由誰當晚侍寢。這么著一來,中書您愿意誰得寵,誰八成就能有指望。您要是要叫誰冷落,她就一輩子也見不著皇上!畫像的人是您派的,畫出來的像由您掌握著,她還能跑出了您的手心嗎?

牢梁 這倒是一條好計!

石顯 嗯!你可真是錦心繡口,念了一輩子圣賢書,都用在這上頭啦!毛延壽聽令!

毛延壽 卑人在!

石顯 命你即日圖繪宮妃容像。

毛延壽 畫下她們的美丑?

石顯 啊噫!哪里是畫下她們的美丑,乃是要畫下咱家的好惡呃!

毛延壽 事發之后,那可是要砍腦袋的事!

石顯 都有咱家哩!

五鹿充宗 選妃之事,已經定妥,且去查看邊報,看看谷吉這老小子倒是死了沒有。

石顯 言得極是,請!

牢梁 五鹿充宗 請?。ㄏ拢?

毛延壽 都有你哩!我看事發之后,你第一個就饒不了我,你得滅口呀!唉!

(唱)奴才項下無強骨,

事到臨身不自由!

今日附勢供驅走,

只怕要丟吃飯的頭!(下)

第五場 入宮

史游 (內白)昭君,隨著我來呀!

〔史游上,昭君、彩舞隨上。

昭君 (唱)離了故國桑榆景,

來作漢宮待詔人。

〔非煙上,撣拂塵土。

史游 來此已是甘泉宮東閣,咱們進去吧。

非煙 迎接娘娘。

昭君 少禮。

史游 這是宮婢非煙。以后她和彩舞就侍候你啦。彩舞是你的同鄉鄰居,從小一塊長大的。非煙入宮多年,是個老宮人啦。她知道的事情多,人也挺好的,往后有什么事不明白的,只管問她。

昭君 公公終日勞忙,在此稍坐。

史游 哎,也都分配得差不多啦。我在這兒歇會子。我說昭君,你是得罪了石中書是怎么的?

昭君 公公何出此言?

史游 你來看:這邊是長定宮,乃是萬歲的生母許皇后被毒死的地方。這邊是永巷,那一頭乃是當年囚禁人彘的土牢。這一帶地方,萬歲是從來也不來的。

昭君 如此倒也清靜了。

史游 就說你住的這個甘泉宮,倒是個好地方。這里曾經住過一位絕代的美人李夫人??扇藗兌颊f這兒鬧鬼,是個不吉祥的地方。哎喲,凈顧著說話啦,我還有事情哩,我得走啦。

昭君 送公公。

史游 不必啦,你就耐心地在這兒住著吧。多咱石顯心里高興,許就又把你調到別處去啦。回去吧。(下)

非煙 我說彩舞妹妹,你先陪著娘娘后面歇一會去。這甘泉宮多日無人居住,今天才好好地撣掃了一下,我這還沒有歸置完哩,回頭暴土揚塵的,鬧你們一身。娘娘,您看可好???

昭君 舟車勞頓,正要稍憩。

非煙 收拾完了,我再請您去。

〔昭君、彩舞下。非煙撣拂,彩舞復上。

彩舞 非煙姐姐!

非煙 哎。

〔彩舞幫非煙同收拾。

彩舞 非煙姐姐,什么叫人彘???

非煙 這你都不知道啊?人彘乃是高皇帝的寵姬戚夫人。高皇帝駕崩,呂后把她剁去手足,挖去雙眼,用藥薰聾了耳朵,灌啞了喉嚨,成了一個無知無識的肉疙瘩,囚于土牢之中,任人觀看,起名就叫人彘啊!

彩舞 喲!

非煙 這孩子,怎么啦?噢,你們剛從外面來,聽了這些事是要心驚肉跳的。慢慢地你就習慣啦。來,咱們既收拾,就把李夫人的畫像也給撣撣塵土,讓她也豁亮豁亮。

彩舞 剛才史公公說咱們這兒鬧鬼,這鬼是誰呀?

非煙 就是她。

〔彩舞嚇得倒退數步。

非煙 這是畫像!瞧你怕的!

彩舞 這兒怎么有這么一幅畫像,又怎么說是鬧鬼呢?

非煙 這呀就說來話長啦!

彩舞 反正事兒不多,你就慢慢的說吧。

非煙 李夫人乃是我朝有名的美人,孝武皇帝的愛妃?!氨狈接屑讶耍z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闭f的就是她呀。李夫人生前住在這里,臨死是在這里咽的氣。臨危的時候,皇上還親自過宮問病。李夫人正在氣息奄奄,聽說皇上來了,就趕緊用錦被把頭蒙得嚴嚴的,枕上遺言,請皇上照顧她的兄弟?;噬险f,愛妃就要離我而去了,你讓我再看這最后一眼,我好記住你的模樣啊?;噬显偃?,李夫人執意不肯,只是轉身向里,低低地哭?;噬弦簧鷼?,就走了。

彩舞 李夫人干嗎要用錦被蒙頭,不讓皇上看她呀?

非煙 是啊,李夫人的姐妹在跟前,都埋怨李夫人,李夫人嘆了一口氣,說——

彩舞 李夫人說什么呢?

非煙 李夫人說:我正是為了給兄弟們留一條路,才不讓皇上看的。想我只因模樣長得好,才從微賤之中,得蒙皇上的寵愛。這以色事人者,色衰則愛弛,愛弛則恩絕。皇上愛的是我平日的容貌,如今我病成這個樣子,顏色大非昔比?;噬弦灰?,必然駭怕厭惡,把平日的恩情都沖沒了。那他還會照顧我的兄弟嗎?看起來李夫人真是聰明,所以后來皇上思念不已,還特地命了高手畫工給她畫了這么一幅像。要是那會一揭被窩,可就全完了。

彩舞 怎么又說是鬧鬼呢?

非煙 皇上后來還請了方士到這兒來作法,想叫李夫人顯顯魂給他看看。

彩舞 看見了沒有???

非煙 都說是看見了。后來就誰都說他看見李夫人了,這就傳開了:甘泉宮鬧鬼。

彩舞 倒是有沒有鬼啊?

非煙 我可沒看見過。這么一來,石中書可就看中這個地方。

彩舞 他怎么看中啦?

非煙 他要是不樂意誰,就給往這里一送,直到你回心轉意,聽他使喚了,再接出去。這就跟戲上說的冷宮差不多啊。別凈咱們倆說話了,也拾掇完了,該把娘娘請出來了。有請娘娘!

〔昭君上。

昭君 (念)俯仰追陳跡,

驚憂問來年。

非煙 您這兒坐會兒吧。

昭君 非煙,那李夫人臨終之時,講說什么?

非煙 娘娘都聽見啦?

昭君 好個以色事人者,色衰則愛弛,愛弛則恩絕!千古宮妃行狀,盡在數語之中了。非煙、彩舞,我要在此獨坐片時,你們暫且退下。

〔非煙、彩舞下。

〔昭君起,徘徊顧視,感觸萬端。

昭君 (唱)玉砌階椒涂壁金鋪寒冷,

瑣窗密畫屏幽闈幕深深,

(注視李夫人畫像)

可憐你逞娉婷舞腰軟困,

不過是陪歡狎以色事人。

焚寶麝卷珠簾朝朝望幸,

六宮內有多少粉黛如云?

有多少倚翠袖滿懷幽恨?

有多少斗蛾眉謠諑紛紛?

運陰謀籌秘計機心用盡,

斷手足為人彘駭人聽聞。

玉階下仿佛有重重陷阱,

繡幃中仿佛有刀劍森森。

入門來與人間斷絕音問,

這深宮是一座鐵鑄愁城!

〔內擊鼓。

〔(內白)日落昭陽,花昏柳暗,宮中禁斷行人,各處館苑,下鎖封門哪!

〔遠近一片下鎖聲。

昭君 (唱)又聽得長安宮殿鎖千門,

到如今不聞爺娘喚女聲。

這才是第一日已是難忍,

從今后風和雨多少黃昏?

〔非煙、彩舞攜紅燈、奩具上。

非煙 請娘娘梳妝。

昭君 這般時候,梳的什么妝呀?

非煙 請娘娘晚妝。

昭君 (白)晚妝!……

(唱)蘭在谷泉在山云封霧隱,

我本是浣紗女生長荒村,

為什么離故土身入宮禁?

只可恨被嬋娟累了此身!

(反而將殘妝卸去)

我豈肯終日里調朱弄粉,

離炙熱遠繁華一片冰心!

〔非煙無奈,將紅燈點起。

昭君 為何點此紅燈?

非煙 宮中舊制,各宮每晚當門點掛紅燈一盞,以備萬歲臨幸。等萬歲幸了一處,各處即將紅燈撤去。

昭君 ……與我——免了!

非煙 不掛?這怎么行呢?這是個欺君之罪,若是叫石中書知道了,可了不得呀!反正萬歲決不會上這兒來,咱們還是虛應故事地掛一掛吧,一會兒也就撤下來了。

彩舞 娘娘,咱們既上這兒來了,有什么法子呢,就掛一掛吧!

〔非煙掛燈。

昭君 (凝視紅燈,傾身向前,似欲奪燈,抑止,郁憤,無語——)罷!

〔昭君急轉身,彩舞扶下。非煙輕嘆下。舞臺光漸轉暗,薄明之中,石顯、應五過場下。舞臺全黑,紅燈一盞,炯炯高懸。

第六場 矯伐

〔甘延壽、陳湯、伊嘉上。

甘延壽 陳湯 伊嘉 (唱點絳唇)鎮守邊疆,綏靖諸邦,勤瞭望,斥候周詳,共把雄關當。

(白)西域騎都尉甘延壽,

副校尉陳湯,

雁門太守伊嘉。

甘延壽 匈奴戰殺紛紛,禍及鄰邦,衛司馬谷吉,持節出關,消息杳然,未聞一報——

〔探子上。

探子 (念)朝飲呼蘭水,

夜宿戈壁霜,

匈奴殺漢使,

飛報走慌忙。

(白)面稟都尉、副尉、太守,郅支單于將漢使谷吉殺死!

伊嘉 怎么,谷吉他他他死了么?(背供)這可太好啦!

甘延壽 起來講!

探子 谷司馬到了北匈奴,在康居大城,面見郅支單于,道了天子慰問之意,問起前次出使的江迺始今在何處。那江迺始早已被郅支單于困辱而死,郅支單于當時翻臉大怒,竟把衛司馬也給殺了。

甘延壽 一路辛苦,賞領酒肉,出帳去罷。

探子 謝都尉!(下)

陳湯 都尉、太守,此事應當怎樣區處?

甘延壽 副校尉的高見?

陳湯 郅支單于,迭殺漢使,騷擾邊境。又侵略康居、烏孫、豎昆、丁令、大宛、閤蘇等國。若是坐視,實同養虎。如今其本國臣民,皆有貳心,西域諸國,一呼可應。如能乘其驕慢無備之時,輕裝捷騎,直薄康居城下,必可一鼓而擒之。然后與呼韓邪單于結訂盟約,同申舊好。那呼韓邪單于,久有附漢之意,訂盟料無推托。如此,則邊關大定,千載之功,可一朝可成也!

伊嘉 副校尉之言差矣!

陳湯 何差?

伊嘉 匈奴為害日久,如今國勢浸弱。朝中石中書久有大舉征伐之意,苦于師出無名。如今郅支單于迭殺漢使,正好借此興兵,不分南北,把他們統統地滅掉。此事必要急報中書,你我小小邊將,豈可輕舉妄動!

甘延壽 暫且各歸本帳,容我熟慮之后,飛奏朝廷。

陳湯 兵貴神速,時不再來。

甘延壽 不可魯莽!

〔甘延壽、伊嘉下。

陳湯 說什么小小邊將,不可擅主。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待我修書。(修書,探子暗上)探子過來。

探子 在!

陳湯 命你下書康居、烏孫、烏揭、豎昆、丁令、大宛、閤蘇等國君主,叫他們即刻前來帳下會師,協同本部屯田士卒,共伐郅支單于。

探子 得令?。ㄏ拢?

〔陳湯作身段,擊鳴鼓,西域君臣,屯田將士,肅肅而上。甘延壽、伊嘉聞鼓聲急上。

甘延壽 議論未定,書札未行,你你你怎么擊鼓聚眾起來了?

伊嘉 不奉中書諭示,焉敢大膽胡行?

陳湯 (按劍)大軍已經集會,爾等敢臨陣阻行么?(逼視甘延壽)

甘延壽 好好好,但憑于你!

〔陳湯逼視伊嘉。

伊嘉 我是地方官,守土有責,恕不奉陪。

陳湯 赫!下面聽者,今奉大漢天子御詔:——

甘延壽 糟了!

陳湯 “匈奴郅支單于,迭殺漢使,侵擾西域,殘暴失道,不佑于天,命西域騎都尉延壽、副校尉湯等,約合西域諸邦,盡發屯田將士,共圍康居,同殲敵首?!眰髟t已畢,拔營征戰去者!

眾 (喧呼)?。。ㄏ拢?

伊嘉 小校過來!這有密札一封,連夜送往石中書府中,將陳湯矯詔興師之事,速報中書知道。

小校 得令?。ㄏ拢?

第七場 擅盟

〔郅支單于與北匈奴貴人各持酒葫蘆上。

郅支單于 (唱)龍戰紛紛十數秋,

全憑勇武壓諸侯,

到如今占康居、略烏孫、降丁令、服大宛,

威震西域把大城筑就,

高歌痛飲,盡醉方休!

北匈奴貴人 單于殺了漢使谷吉,還要提防一二。

郅支單于 某家康居大城,固若金湯,怕些什么,來來來,飲酒!

〔同飲酒。報子急上。

報子 報!——來啦!

〔報子未及陳詞,甘、陳大軍已到,手起刀落,盡斬郅支以下諸人,追殺下。甘、陳復上。

甘延壽 且喜康居大城一鼓而下,郅支單于授首。軍士們,搜查單于武庫!

〔軍士應聲下。一小將持漢節兩副,匈奴國璽,匈奴圖書一函上。

小將 搜出漢節兩副,匈奴國璽一方,圖書一函。

甘延壽 匈奴國璽待我等親送長安,就命你將漢節兩副,圖書一函,并郅支單于的首級,飛送京城,不得有誤!

小將 得令!

陳湯 轉來!將節仗留下一副。

甘延壽 做什么?

陳湯 我自有用處。

〔探子上。

探子 呼韓邪單于率領臣民,親至營門勞師請罪,已在帳外。

陳湯 呼韓邪來得正好!快些大開營門,擺隊相迎!

〔吹打,入帳。

甘延壽 陳湯 不知單于駕到,未曾遠迎,當面恕罪。

呼韓邪 豈敢!敝邦逆王,屠殺漢使,殃及鄰邦。寡人失國,其罪難綰。二位將軍,統帥王師,吊民伐罪,某理應肉袒而來,自投于斧鉞之下。

甘延壽 辱殺漢使,侵擾西域,乃郅支單于一人之過。無惡可誅,不罪妻孥。請單于即日曉諭匈奴各部,切勿自相驚恐。

陳湯 單于曉諭匈奴,無有國璽,難以取信。匈奴國璽在此,單于請收下了吧。

呼韓邪 這個——

陳湯 什么這個那個,收下了吧,收下了吧!

甘延壽 哎哎哎——收下了吧?。ū彻┻@是哪里說起!

陳湯 漢天子有意與單于結訂盟約,求修和好,不知單于意下如何?

呼韓邪 此乃敝邦臣民日夕想望之事,寡人求之不得,豈敢不從。

甘延壽 (拉陳)未奉王命,豈可妄行?一已為甚,不可再乎。你我又非國家使臣,豈可與他國結盟?你你你忒以的莽撞了!

陳湯 譬如為山,豈可功虧一簣?大丈夫作事,要干他一個沉酣痛快。你說我們又非國家使臣,你來看(指節仗)——這是何物?

甘延壽 咦!如此說來,你是早就有心的了?

陳湯 不瞞你說,從到了邊關那天起,我就有這個心了!

甘延壽 好,拼卻我這項上的人頭,我就陪你干他一個沉酣痛快!(一把抄起節仗)——結盟!啊,單于!這盟約之事,我等奉有天子欽賜節仗,準予方便行事,即日可行。不知單于尚有什么言語,敢請當面賜教。

呼韓邪 寡人失國,賴大漢天子恩威,得歸龍庭。寡人有意,親至長安,朝見天顏;并求賜漢女,立為閼氏,重修高皇文帝之故事,兩國結為甥舅之邦。請二位將軍回朝之時,代申私悃。

甘延壽 這個——

陳湯 單于請求和親,出于至誠。某等去至長安,自當挽出當世名臣,代為陳奏。單于寬心等待,不日自有佳音。如今且請盟誓訂約,盟約之后,某當即日回朝。

呼韓邪 胡漢交征,已有百載,今日之盟,乃稀代之盛事。請二位將軍與寡人同登諾水東山,刑白馬、祠天地,告慰祖宗,以匈奴傳國寶器徑路金刀歃血飲酒,方昭鄭重。

甘延壽 陳湯 理當如此。單于請!

呼韓邪 二位將軍請!

甘延壽 (唱)百年費盡弓和馬,

陳湯 呼韓邪 (唱)胡漢從此是一家。(下)

第八場 私愿

〔昭君上,非煙、彩舞隨上。

昭君 (念)映階草色萋然綠,

到眼宮花寂寞紅,

遠離故國三千里,

杜宇聲中春又濃。

(白)寒來暑往,又是清明過了。

彩舞 是呀,日子過得真快啊。咱們剛進宮的時候,娘娘白天長吁短嘆,夜晚夢擾魂驚。這些日子,我看你把性子也磨出來了。

昭君 日坐愁城,徒然自苦。隨緣強飯,遙慰雙親。

非煙 是啊,到了這兒,反正也是出不去了。凡事總得想開著點兒。我在宮里這些個年,看見她們那些個嬪妃,一個個希幸望寵,斗角鉤心,也真是把心都使盡啦。像您這樣恬淡無為,甘心寂寞,可真是少見。

彩舞 是啊,自從上次石中書帶著毛延壽來畫了一次像——娘娘對他們不丟不睬,也不知道畫成個什么樣子,又不許我們看,咱們這甘泉宮壓根兒就沒有人來過。萬歲爺的鳳輦更是從來也不打這一帶過。這倒好,也省得那些焚香接駕的麻煩。

昭君 只是這日長如歲,要想個法兒消遣才好。

彩舞 消遣消遣?——咱們打雙陸。

昭君 不好。

彩舞 下圍棋?

昭君 也不好。

彩舞 那您說干什么好?

昭君 非煙前幾日教了我們幾套琵琶,拍破雖明,指法未熟,我們對上兩遍可好?

彩舞 彈琵琶?好好好!我去取去!

〔彩舞取琵琶,三人坐,調弦,合奏,昭君倚聲而歌。

昭君 (唱)妝罷渾無事,

日長如小年,

琵琶翻舊譜,

無人時一彈。

人道琵琶作胡語,

我聞稍覺漢宮寬,

琵琶亦似解我意,

分明哀樂滿四弦。

〔弦聲未歇,史游上。

史游 (念)紅塵一騎到長安,

驕虜已平凱唱還,

長樂宮中君王笑,

圖書遍賜六宮觀。

彩舞 史公公來了!

昭君 公公請坐。

史游 昭君,你什么時候學會彈琵琶啦?還真彈得不錯。

昭君 初解攏捻,無非遣悶而已。

史游 哦,我忘了,你屋里現放著一位名師哪!非煙是曾隨黃門樂工馬上奏琵琶送細君公主遠嫁烏孫的。彩舞,你也學會了嗎?

彩舞 閑著也是閑著。

昭君 公公喜色盈盈,到此何事?

史游 只因甘延壽、陳湯攻破康居大城,殺了郅支單于,邊防大患已除,萬歲龍心歡悅,叫將匈奴圖書遍示后宮,我給你送圖書來了。

〔非煙、彩舞展圖,史游指點,昭君看。

你來看:

這是云中,這是雁門,這是漁陽,這是代郡,出了蕭關,就是匈奴了。這些山乃是焉耆山,祁連山,浚稽山,這水是居延水、諾水、余吾水。這是李廣失道的絕幕,這是蘇武牧羊的北海。

昭君 (唱)素帛上列山川明如指掌,

天如廬蓋四野莽莽蒼蒼。

史游 這都是自古屯兵交戰的所在。

昭君 (唱)閉目時恍如見平沙萬帳,

耳邊廂似聽得鐵騎錚鏘。

史游 這些地方不知道成就了多少功臣名將,也不知道有多少子弟血染疆場?。?

昭君 (唱)云煙里任縱橫龍城飛將,

丹青中依稀是碧血磷光。

史游 這是宿營的大灶,這是候烽的戍樓。

昭君 (唱)哪里是老爹爹得下舊恙?

哪里是我兄長聞笛思鄉?

史游 這哪兒看得出來啊!(卷圖)

甘、陳二將殺了郅支單于,呼韓邪單于復國歸廷。聽說他很感念大漢的恩義。甘、陳二將已經跟他訂了盟約,這往后,胡漢之間,大概就不會有什么爭戰了。

昭君 (唱)多虧了能權衡守邊有將,

出奇計成大功義著威揚,

但愿得從今后羽書不降,

胡漢間結一個親戚之邦。

史游 是啊,這乃是兩國人民所望啊。聽說呼韓邪單于已經請求和親,等甘、陳二將回朝,就能知道確信了。

昭君 (唱)倘若和親事有望,

愿瓣心香答上蒼。

省多少青春白發增惆悵,

我兄弟也免受隴上寒霜。

史游 說得是呀!真要是兩國和親,結為甥舅,邊城解警,將士還鄉,那可就太好啦。就怕是有人從中作梗??!

昭君 但不知何人作梗?

〔史游出,望門。

史游 就是那石顯。

昭君 石中書一人焉能盡違天下之意?

史游 單是石顯一人,倒還不一定能夠左右大局,只是他的羽黨眾多,一呼百應,就怕廷議之時,萬歲惑于聲勢,拿不定主意。

〔應五上,竊聽。

昭君 石顯的黨友莫非是牢梁、五鹿?

史游 是啊,你在深宮,怎么知道這些事情的。

昭君 (唱)牢耶?石耶?

五鹿客耶?

印何累累,

綬若若耶?

史游 說得真對呀!如今朝中簾外,佩綬掛印的官兒,都是他們門下之客。你是打哪兒聽來的這支歌?。?

昭君 此乃是我故鄉的謠歌,如今天下之人皆能歌之。

史游 萬歲喜歡聽樂聞歌,可惜就沒有人給他唱唱這秧歌,不然也好讓怹知道一點民風得失?。?

昭君 公公啊!

(唱)錦城絲管日紛紛,

半入清風半入云,

得失只在蕭墻內,

咫尺無由達圣聽。

史游 唉,可不是嗎!

昭君 唔,倘有一日,萬歲后宮征歌,我就與他唱此一曲。

史游 這個話你可不能隨便對別人說呀!這宮里凈是石顯的爪牙。特別是應五這個猴兒崽子,簡直是石顯的耳報神。

〔應五噴嚏,急下。

你可記住呀!沒事的時候就彈彈琵琶,跟這四根弦說說話,這就頂好,省得多少是非口舌。

昭君 多謝公公指教。

史游 回去吧,正是:

含情欲說宮中事,

鸚鵡前頭不敢言。(下)

第九場 廷爭

〔丞相府家院上。小黃門石成急上。

石成 來此已是丞相府,事如燃眉,不待通稟,待我進去!

家院 石成,你慌慌張張,為了何事?

石成 丞相可在府中?

家院 現在里面。

石成 快些有請!

家院 有請丞相。

〔蕭望之上。

石成 蕭丞相,大事不好!

蕭望之 何事驚慌?

石成 甘延壽、陳湯回朝,將矯伐、擅盟并呼韓邪單于請求和親之事,寫本奏上。本章交到中書衙門,石中書轉本,萬歲叫他交付公卿議論。不想石中書將他二人交付廷尉審處,已經問成斬刑。史公公聞知此事,叫我托故出宮走報,丞相您趕快地想主意吧!

蕭望之 待老夫進宮面圣,你你你速去告知散騎宗正劉向,博士匡衡,叫他們即刻進宮!

石成 是啦!(下)

蕭望之 備馬侍候!

〔蕭望之上馬,途遇劉向、匡衡。

蕭望之 劉宗正!匡博士!一同進宮!

〔至宮門,下馬,蕭望之叩環。史游上。

史游 何人叩環:——丞相、宗正、博士,來了?

蕭望之 說我們有急要之事,叩宮面圣。

史游 蕭丞相叩宮面圣!

〔元帝上。

蕭望之 臣等見駕,吾皇萬歲!

元帝 太傅進宮,為了何事?

蕭望之 甘、陳二將交付廷尉審處,已經問成斬刑,萬歲可知此事?

元帝 孤只說交與公卿議論,不曾說什么廷尉審處?。?

蕭望之 審處之意出于中書,萬歲請問石顯、牢梁!

元帝 速宣中書之官!

史游 萬歲有旨,石顯、牢梁、五鹿充宗即刻進宮??!

〔石顯、牢梁、五鹿充宗上。

石顯等 臣石顯 牢梁 五鹿充宗見駕,吾皇萬歲。

元帝 石卿,孤叫你將甘、陳之事交付公卿議論,怎么樣了?

石顯 公卿之意,以為應付廷尉審處。這是他們的奏本(取出本章一束),萬歲請看!

蕭望之 老夫怎么不知此事?

石顯 萬歲并不曾說是非得問問您不可!

元帝 廷尉怎樣的審處?

石顯 甘、陳二人矯詔興師,盜用使節,逾義干法,按律當斬。

劉向 啊萬歲,甘、陳二將消國家萬里之憂,定百年平安之局,非唯不應問斬,應予以千金賞,封為萬戶侯。

牢梁 五鹿充宗 不殺二人,邊將之約束安在?國家之法紀何存?

元帝 是啊,倘若是人人自作主張起來,要孤這個皇帝何用???當斬!

蕭望之 萬歲,他二人斬不得!

元帝 怎么斬不得?

蕭望之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計大功者不錄小過。若是斬了二人,臣恐必有三不服。

元帝 何謂“三不服”?

蕭望之 邊城守將不服,黎民百姓不服,夷狄諸邦不服。

元帝 容孤思之。

蕭望之 萬歲若是以為二人功過,一時難定,不如且付公卿百姓從容議論,日后不難明白。老臣之意,今日還是議論和親大事要緊。

元帝 掖廷令史游,傳孤意旨,叫他二人,仍回原防,盡忠戍守。孤王我不殺他們,也不封侯!太傅言得極是,議論和親大事要緊。

〔史游下。

牢梁 五鹿充宗 呼韓邪請求和親,并非出于誠意,只恐其中有詐。

蕭望之 匈奴內亂多年,臣民上下皆厭聞鼙鼓之聲,而思各安生業。呼韓邪賴大漢威力,復國歸庭。他感念天子恩德,請求和親,乃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牢仆射、五鹿少府,你二人是怎樣知道他并非出于誠意的???

牢梁 五鹿充宗 呃這個——

石顯 和親并非一勞永逸之策。

蕭望之 敢聞中書你的一勞永逸之策?

石顯 這個——

蕭望之 中書不說,待老夫與你說了吧!無非是自領十萬之眾,橫行匈奴而已!臣啟萬歲,似此稱遂一己私欲,不惜動搖天下之計,萬歲不可聽從!

匡衡 丞相之言,明白中肯,萬歲三思。

元帝 容孤思之。

蕭望之 老臣尚有一本。

元帝 奏來。

蕭望之 我朝自高祖建制,不許宦官干政。如今中書之官,均是閹豎之流。朋比為奸,互通聲氣,百姓譏刺,見于風謠。——萬歲若是不信,不妨聽聽后宮歌唱。臣請萬歲盡將此等諂佞弄權的刀鋸余人,逐出朝廷。老臣昏耄,謹冒死切諫以聞!(跪)

石顯 (免冠,跪)萬歲,微臣身本罪人,萬歲以臣勤勉,置之左右。微臣計議國家之事,并無半點私心。只是身在中書,難免結怨于人。臣請即日辭了中書職務,愿受后宮灑掃之役,也好長侍萬歲。萬歲與臣作主?。蓿?

元帝 (沉吟,下位)

(唱)有孤王下了九龍口,

拉起了二賢卿,你們聽從頭。

蕭太傅兩朝老臣師恩厚,

石中書與孤王分勞解憂,

你二人議論不合難免常有,

切莫要意氣相爭論去留。

和親事既然是瓜熟蒂落,

孤王我且樂得順水推舟。

石愛卿選宮妃將圖像呈奏,

蕭太傅傳新人習禮應酬。

匡博士作儐相招待賓客,

牢梁、五鹿羅列珍饈。

散騎宗正去送親邊關走走,

你與單于是郎舅——孤姓劉你也姓劉。

孤這個天子丈人穩做就,

但等那單于女婿來拜冕旒。

將身轉過屏風后,

岸巾欹枕去聽箜篌。

〔各下。

第十場 慨決

〔彩舞急上。

彩舞 哎呀且?。∵m才聽得小黃門石成言道,石中書點中昭君娘娘出塞和親,萬歲已經應準。史公公去請蕭相國去了。我不免急忙報與娘娘知道。(下)

〔內撥琵琶聲,昭君上,非煙隨上。

昭君 (念)錯落梅花思戍客,

間關鶯語憶江南。

〔坐,與非煙對撥琵琶。彩舞急上。

彩舞 哎呀!娘娘,不好啦!

昭君 何事驚慌?

彩舞 石中書點中娘娘出塞和親啦!

非煙 你你你是聽何人言講?

彩舞 宮里誰都知道啦,這事錯不了!

昭君 休要驚惶,慢慢講來。

彩舞 上次娘娘和史公公議論石、牢一黨,傳唱謠歌,那應五躲在外面都聽見啦。今天未央宮廷議,蕭丞相參了石顯一本。萬歲把選妃出塞的事交給了他。他咬牙切齒,下得朝來,把上次毛延壽給娘娘畫的圖像送給了萬歲,萬歲當時就準了!

非煙 這這這可怎么辦呢?

昭君 (沉吟、轉為鎮定)非煙、彩舞,當年細君公主遠嫁烏孫,樂工于馬上奏琵琶送她出塞,那舊譜你們可還記得?

非煙 奴婢記得。

昭君 我遠行在即,你與彩舞,合奏一曲送我。

非煙 彩舞 (拭淚) 是。

〔非煙、彩舞合奏琵琶,昭君起,繞室徘徊。

昭君 (唱)人生皆有命,

我命何不辰?

朝為浣紗女,

暮作漢宮人,

思親淚,猶未揾,

又遭遠嫁難為情。

無端一再受摧損,

天道至此寧可論?(“論”平聲)

彩舞 這都是石中書懷恨報復,毛延壽為虎作倀!

昭君 (唱)恨權閹,亂朝柄,

偶語睚眥報及身;

畫師甘作鞲上隼,

顛倒黑白太無行!

非煙 娘娘此去,茫茫萬里,白草黃沙,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了。

昭君 (唱)此一去茫茫萬里征程,

有茸茸白草,滾滾黃云。

野曠天低西風冷,

穹廬毳帳去安身。

饑食肉,渴飲酪,猶可忍,

最苦是胡語啾啾不可聞。

只見他攢眉蹙目都不解,

無一個可道寒溫。

遐方異俗,喜怒無憑準,

好叫我進退失據難做人。

終日孑然形吊影,

聽悲笳陣陣,斷盡羈魂。

彩舞 前幾天咱們還盼著和親能夠成功,沒想到盼來盼去,把這事情盼到了娘娘的頭上來了!

昭君 (白)呀!

(唱)聽彩舞一言有千鈞重,

心問口來口問心:

終朝盼,盼和親,

盼得和親心又驚。

難道我盼的是別人去?

她一樣要僝僽宛轉出塞門,——匹馬孤身!

(白)罷!

(唱)故鄉門外即天涯,

昭君早是已無家。

任憑他爹惦煞,娘牽掛,

閉深宮,一樣是相見無緣法。

流涕嘆息終何用,

我好比貍貓掌中鼠,蚺蛇口內蛙,

——枉費掙扎?

(白)爹!娘!

(唱)只當你們未把兒生下,

兒已是離枝委地,飄零落花。

拚卻一身萬里去,

把明眸皓齒,埋向胡沙!

〔史游引蕭望之上。

史游 蕭丞相到!

昭君 (唱)聽說是來了蕭丞相,

因何故驚動了這白發的忠良?

(白)有請!

史游 昭君,這就是蕭丞相。萬歲命蕭丞相教你習學禮儀應對。你有什么想不開的事,就對怹說說吧。

昭君 (拜,唱)

望丞相垂訓教覺迷指枉,

也免我沒亂里應對倉皇。

蕭望之 好說好說。久聞昭君應對嫻雅,儀態端莊。今日一見,果然堪當重任。老夫此來,不過是與昭君閑話而已。訓教二字,愧不敢當。請問昭君,家住何鄉?

昭君 (唱)家住南郡秭歸縣,

開門白水是長江。

蕭望之 秭歸縣,是個好地方!屈父高節,宋玉文章,人人欽仰。堂上爹娘,可還安康否?

昭君 (唱)白發娘親今猶在,

爹爹養病在繩床。

蕭望之 令尊得的什么病癥?

昭君 (唱)他在那征胡途中染沉恙,

夜宿居延受了風霜。

蕭望之 哦!可有兄弟姊妹?

昭君 (唱)弱弟在家年猶未壯,

兄長久戍在邊疆。

蕭望之 如此說來,也是一個遭受戰禍之家了。但不知昭君可愿小弟平安成長,長兄解甲歸鄉,堂上雙親,有人奉養?

昭君 (白)哦,我明白了。

(唱)幾句話似春風吹開霧障,

孝悌意都藏在娓娓家常。

我這里低下頭暗自思想,

計得失權利害休再彷徨。

蕭望之 (背供)看她心意稍見開通,我不免再用幾句言語打動于她。啊昭君,我與你講一個故事可好?

昭君 丞相請講。

史游 咱們也都聽聽。

蕭望之 這件事乃是漢家后宮之事,就出在五年以里。那一日,萬歲帶了宮人,駕臨虎圈,觀看斗獸之獸。正斗到熱鬧中間,有一黑熊,縱身跳出。攀檻上殿,人立而啼。一時之間,人皆驚懼。一個個紛紛逃走,撇下了萬歲,是危在須臾。其時有一位馮昭儀,真乃是有膽有識。她眼看那黑熊直奔萬歲而來,就挺身向前,當熊而立。那黑熊見有人來,不解其意,它就停步遲疑。霎時之間,武士們蜂擁齊集,這才將那黑熊立斃如泥。那馮昭儀為了萬歲,不顧自己,至今宮人,留為話題,昭君哪!

(唱)當熊救駕是一時之計,

出塞和親,為的是:千家井灶,

萬戶生靈,

百載生息。

想人生一世真如寄,

頃刻一念分賢愚。

也有那終朝營營爭微利,

也有那成仁取義,磊落襟懷,不計身驅。

昭君你長自民間知民意,

事到臨頭要深思。

昭君 (唱)蕭相國一席話如醍醐灌頂,

澆散了王昭君萬斛離情。

我這里一鞭殘照把雕鞍跨穩,

他那里千夫萬卒數歸程;

我這里長天漠漠,孤鴻冥冥,

他那里人耕綠野,犬吠花村;

我這里肉食酪飲,

他那里白飯新炊照眼明;

我這里穹廬糞火溫殘夢,

換取他馨寧語笑,萬室生春;

拚卻我風撲撲,塵侵鬢,

要慰盡天下父母心。

老相國你憂國憂民把心血用盡,

休為我和親出塞再擔心。

到來朝,我含笑掃眉辭漢闕,

不把淚眼對胡君?!舷鄧愕艑捫?!

蕭望之 如此昭君請上,受我一拜!

(唱)我拜你的大忠和大孝,

拜你老老幼幼、一片仁心。

我拜你膺國命,為萬民,去和親,

從今后,長城外又添了一座長城。

昭君 (還拜)折殺女兒了!

蕭望之 昭君深明大義,老夫感慰五衷。但不知昭君尚有什么心意,欲老夫代陳萬歲者?

昭君 昭君離鄉日久,思念父母,不能得見??煞癫钊?,去至南郡,取我兄弟前來,送我一程?萬歲歲遺匈奴財物,望能附賜故土丹橘一枝,以慰鄉思。

蕭望之 都在老夫身上!

昭君 如此多謝丞相。

非煙 彩舞 我們情愿跟隨娘娘前去。

史游 這就交給我啦!

非煙 彩舞 謝謝史公公。

蕭望之 (無限深情)保重了!

〔昭君下,非煙、彩舞隨下。蕭望之、史游出門。

蕭望之 難為她了!

史游 (頷首)是?。。ㄏ拢?

第十一場 朝會

〔音樂聲中史游偕小黃門石成、應五上,拂拭椅案??锖馍?,檢視會場。五鹿充宗、牢梁、劉向、石顯、蕭望之依次與匈奴當戶、且渠相對而上,互揖,分立兩廂。小黃門引元帝,匈奴武士引呼韓邪上。

元帝 寡人薄德,敢蒙單于親至長安相會。單于遠道而來,請來上坐。

呼韓邪 豈敢;匈奴骨肉相爭,國緒幾絕,幸蒙天子恩德,討逆安民。遠國藩臣,夙夜傾慕天顏,今日之會,得遂平生之愿。天子請上,受臣大禮參拜。

〔元帝視蕭望之,蕭搖手示意。

元帝 你我各為一國之主,豈有君臣之分,請以客禮相見。匡衡,贊禮上來!

匡衡 伏以:天不頗覆,地不偏載,

漢與匈奴,接壤交界,

盟誓訂約,恩義常在,

世世相傳,千秋萬代。

請奏“永安之樂”。

請告祠天地,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天子、單于交拜!

就位!

〔元帝、單于及兩國大臣入席。

行酒!

〔牢梁、五鹿充宗酌酒。

舉觴!

〔同飲酒。樂止。

元帝 兩國通好,誼如親戚,寡君有意,將后宮待詔王嬙,許配單于,不知單于肯欣納否?

單 于 藩臣久有附鳳之心,辱蒙仙娥下嫁,何幸如之。

元帝 宣王嬙上殿。蕭相國、石中書階前導引。

史游 萬歲有旨,王嬙上殿哪!

〔內傳呼。蕭望之、石顯降階而候。

昭君 來了!

〔場面奏細樂。八宮女奉鈿盒、嗽壺、爐香等物前引,二宮女掌雉扇后隨。昭君上,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

(唱)聽宮娥傳丹詔聲動虛幌,

掖廷內來了我待詔王嬙。

幾年來在深宮慵點唇絳,

今日里對菱花著意梳妝。

顧影徘徊真堪賞,

姍姍細步世無雙。

轉朱閣,步回廊,

看花影歷歷,蝶亂蜂忙。

生成麗質終有用,

今日不愧是天香。

拾級欲把丹墀上。

(左右低聲喝彩)

又只見滿殿人皆竦動他們喝彩聲揚。

蕭望之 老臣恭候娘娘。

昭君 不敢!

(唱)那旁來了蕭丞相,

他本來吐哺握發架海金梁。

叫丞相但把寬心放,

我心如明鏡自生光。

此一去要叫他春生寶帳,

說單于感漢恩忠信綿長。

石顯 微臣石顯與娘娘請安!

昭君 呀啐!

(唱)這一旁來了石君房,

堪恨你蔽日浮云亂朝綱。

你把我當做眼中釘,目中棒,

一心心要叫我憔悴蠻荒,

你料想我必然身頹氣喪,

(白)你來看!

(唱)你看我胸滿志,甚從容,無掛礙,豪氣軒昂。

我此去化干戈把萬民屏障,

要叫你滿腹心兵都付汪洋。

你今日橫行要千秋遺謗,

青史上落一個名姓骯臟!

石顯 (背供)且讓你一時得意呃!

蕭望之 萬歲與匈奴單于在建章宮久候了!

昭君 (唱)整花鈿我這里把丹墀來上,

建章宮朝萬歲去見番王。

〔蕭望之、石顯前導,昭君上殿,除元帝、單于外,余人肅立。

昭君 (白)妾妃見駕,吾皇萬歲。

元帝 王嬙,寡人有意將你許配單于,你可愿意?

昭君 兩主交歡,愿奉箕帚。

元帝 抬起面來!

昭君 萬萬歲!

〔呼韓邪歡喜贊嘆,元帝目亂心迷。蕭望之深恐元帝失態,急急宣詔。

蕭望之 胡漢和親,邊陲常無兵革,海內從此安寧,天子有詔:將建昭年號改元為竟寧。邊城解警,互通關市。大赦天下,賞賜百戶牛酒。文武百官,晉爵三級!

眾 (喧呼)萬萬歲!

蕭望之 王嬙參駕已畢,請回后宮,等待嚴妝出塞。王嬙,出殿去吧!

〔音樂聲中,昭君出殿,下。元帝猶神往不置,忘其所以。

呼韓邪 (唱)多謝天子恩義廣,

呼韓邪稽首丈人行。

此去紫臺常把漢京望,

但愿得圣天子長樂未央。

〔呼韓邪率隨行貴人下。

元帝 (唱)佳人已許嫁番邦,

孤王的后宮空茫茫,

叫石顯近前把話講,

是何人畫昭君姿色尋常?

(白)昭君圖像是何人所畫?

石顯 毛延壽所畫。

元帝 將毛延壽斬了!

石顯 (傳旨)將毛延壽斬了!

〔斬殺鑼。

元帝 你與孤王辦的好事!赫!擺駕回宮,——去聽箜篌!

〔蕭望之等互揖皆下。

石顯 喝哈哈哈……

牢梁 事到如今,你還笑的什么???

五鹿充宗 老兄,你辦的這回事,真叫做顧此而失彼,因小而失大??!

石顯 你待怎講?

五鹿充宗 你只為報復王昭君私下議論,傳唱謠歌之仇,點了她去和親,其奈昭君乃是天姿國色。那呼韓邪見了,甚是歡喜感嘆;那昭君又是十分愿意和親,看起來這一和不定要和個百八十年的。私仇雖報,征胡用兵之計卻是泡了湯了,豈非顧此而失彼,因小而失大嗎?您這么辦事,小弟我實實地不敢領教!

石顯 忒嘿嘿嘿!

五鹿充宗 您還笑什么呢?大將軍的令都跑了!

石顯 你們哪里知道,咱家早就安排了一條瞞天過海,釜底抽薪之計,管教那昭君死無葬身之地,胡漢之間,從此征戰不休!此處不是講話之所,且至府中,待咱家慢慢地告訴你們。正是:

斬草除根根除盡,

將計就計把計定,

和親豈能便和親,

我叫你——

竟寧從此竟不寧!

唔——喝哈哈哈!

〔石顯下,牢梁、五鹿充宗攤手瞠目,惑然不解,下。

第十二場 出塞

〔王龍上。

王龍 (念)姐姐去和番,取我到長安,

送她去出塞,歸去報椿萱。

長安百萬戶,家家不種田,

人人都有嘴,要吃多少鹽?

(白)我,王龍。姐姐出塞和親,把我從南郡秭歸取來,伴送一程。姐姐在后面與宮人們話別,叫我前站等待。耳聽朱輪輾土,鸞吟細細,姐姐來也——

昭君 (內唱)適才間與宮嬪絮語依依,

〔昭君乘輦上。非煙背琵琶,彩舞捧書卷,隨侍左右。劉向持節隨上,即將節仗交付儀仗人員。儀仗過場。

昭君 (接唱)忘利害見真情訴盡疼惜。

王龍 姐姐!

昭君 兄弟!

〔車行。

昭君 (唱)拜別了漢宮闕參差金碧,

到此時也自覺熱土難離。

〔(內白)長安百姓與娘娘餞別。

〔長安父老男婦四人上,老翁二人斟酒奉爵。

一老翁 娘娘為了天下百姓,萬里長行,愿娘娘一路平安!

昭君 生受你們!

(唱)謝父老,謝父老殷勤深意,

我這里傾金卮把后土奠辭。

少婦 我們有家書一束,欲煩娘娘隨駕人員帶往邊關。

昭君 宗正,接了書信者。

(唱)與他們,與他們問詢子和弟,

把親情密語帶向關西。

父老等 (同)多謝娘娘!

昭君 推己及人,理當如此。

〔百姓下。

昭君 (唱)看起來和親孚眾意,

便拋鄉別井也甚值。

劉向 前面已至傳道,此去萬里,車行緩慢,請娘娘換乘馬匹。

昭君 如此備馬。

〔昭君、非煙、彩舞下。

劉向 馬夫走上!

馬夫 (內白)來也!

〔馬夫上。

(念)生長函關下,

能降汗血馬,

愿隨千里足,

遠送貌如花。

馬夫叩膝。

劉向 罷了,此馬腳力如何?

馬夫 (念)天馬來西極,

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

真堪托死生!

是一騎好馬也!

王龍 待我來試乘一回。

〔王龍趟馬。

果然是一騎好馬,又快又穩。請姐姐上馬!

昭君 (內白)馬來!

〔昭君、非煙、彩舞換行裝上——琵琶、書卷已付從人。昭君上馬,余人并上馬。

昭君 (唱)緊獅蠻我這里把雕鞍穩跨——

〔趟馬。儀仗急走,下。

(接唱)一霎時騁驊騮風掠堆鴉。

今日里萬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負他把馮后當熊教與兒家。(小圓場)

馬夫 來到回首坡。

昭君 (唱)回首望,望帝京景色真如畫,

云擁千宮廈,綠樹萬人家。

八百里秦川,棋盤兒擺下,

似這等錦繡河山把人愛煞。(小圓場)

馬夫 到了陽關。

昭君 (唱)莫愁前路無知己,

馬前休唱陽關曲,

此一去有兩個閨中伴侶,

把西窗細說,不問歸期。(圓場)

馬夫 前面已是古戰場了。

昭君 (唱)重來時猶覺得陰風陣陣,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

王龍 姐姐,你看古戰場上露著些殘兵折鐵。

昭君 (唱)想當年鼓聲殪,嚴殺盡,

到如今留下些折鐵殘兵。

王龍 荒沙萋草之中,白骨森森。

昭君 (唱)他也曾著裲襠春閨入夢,

叫馬夫掩卻了無主忠魂。

劉向 (白)馬夫,聚土為墳,好生掩埋,免遭風雨。

〔馬夫埋骨。

王龍 姐姐,這古戰場上有人破土犁田啦!

昭君 在哪里?

王龍 在那邊,那邊!

昭君 (唱)喜沃土千頃,初嘗犁刃,

一籽落地,轉眼間萬穗搖金,

這其間才見得和親便穩,

不由人春風得意馬蹄輕。(圓場)

王龍 姐姐,你看,前面有駱駝啦?

馬夫 前面已近蕭關。

昭君 啊,怎么有胡人進關來了?

劉向 兩國交好,通了關市,胡人進關與漢人通商交易來了。

馬夫 車馱擁塞,道路不通,請娘娘下馬休歇片時。

昭君 如此我們登高一望。

(唱)關禁初通,破題兒才成市集,

你看他萬頭攢動,人來人去,攘攘煕煕。

這邊廂小車上載的是鹽和米,

那邊廂駱駝上堆了些氆氌氍毹。

一般是還錢論價,胡語漢語,

置辦得開門七件樣樣都齊。

王龍 姐姐,你看胡人的馬與漢人的馬拴在一起,在互相啃癢癢嘿!

昭君 (唱)漫說是關上關下人相識,

就是那胡馬漢馬也相見忘機,

似這等雍容和氣真堪喜,

為什么要動刀兵爾詐我虞?

馬夫 胡人紛紛進關,源源涌涌,形跡可疑。

昭君 ?。?

(唱)看他源源涌涌,事有蹺蹊,

莫不是乘通關直入長驅?

莫不是和親有假意?

把鵲鵲佳期翻作了鴻門筵席?

馬夫 胡人長驅入關,漫山遍野而來。

劉向 請娘娘上馬,蹔退一箭之地。

昭君 且慢!

(唱)莫非他不能把部眾拘束,

不羈臣懷貳心匕見窮圖?

臨危難我豈能張皇失步,

切不可進退無端把國體輸。

馬夫 胡人開弓縱馬,圍逼而來!

劉向 請娘娘速速后退!

昭君 這個——

王龍 這可怎么辦呢?

甘延壽 陳湯 娘娘、宗正休要驚慌,甘延壽 陳湯保駕來也!

〔甘延壽、陳湯急上。

昭君 你二人因何在此?

甘延壽 陳湯 奉了丞相手諭,一路之上,暗隨娘娘駕后,以防不測。

昭君 如此甘、陳二將,速去迎敵。

〔甘延壽、陳湯下,內金鼓聲。

昭君 (唱)丞相深謀真不枉,

早差了干城將護定紅妝,

只見他挽狂潮夫差一樣,

一霎時陷敵陣虎搏群羊。

〔甘延壽、陳湯擒伊嘉胡裝上。

甘延壽 陳湯 胡兵已被殺退,擒得首將在此。娘娘、宗正請看,他是何人?

〔甘延壽、陳湯剝去伊嘉胡冠,蕭望之捧令旗寶劍疾馳而上,石成捧印從上。

蕭望之 伊嘉!你好大的膽,竟敢假冒胡兵犯駕!

昭君 劉向 丞相何故遠至邊關?

蕭望之 和親詔下,海內欣然。推源究始,乃甘、陳二將首功。萬歲明察天下之意,封你二人以為關內侯。

〔石成付印,二人接印。

甘延壽 陳湯 萬萬歲!

蕭望之 萬歲特命老夫前來傳旨:長城關塞以內,留下屯田將士,外城戍卒,一概休回,任憑省親務農。唯恐一二邊將,肇事生端,圣上欽賜上方寶劍,立斬不赦!

伊嘉 丞相饒命,都是石中書指使,不干下官之事。

蕭望之 怎么講?

伊嘉 石中書有密札到來,叫我帶領部卒,假扮胡兵模樣,乘此通關之時,混在入關胡人之中,劫殺昭君。一來報了私仇,二來破壞和親。從此胡漢起釁,他好有所借口,二次請兵,征伐匈奴。不想蕭丞相已經密令甘、陳二將有所防備,下官只落得束手被擒,丟人現世!

蕭望之 可是實言?

伊嘉 句句實言。

蕭望之 搜!

〔陳湯于伊嘉身上搜出石顯密札,付蕭。

蕭望之 (看札)石君房!這就是你的瞞天過海,釜底抽薪之計了?娘娘請看!

昭君 (看札)石顯!奸賊,你三番兩次,阻亂和親,又要害我的性命,你好狠毒也!

(唱)罵一聲石顯狗奸佞,

陰謀啟釁阻和親,

丞相回朝參一本——

蕭望之 老夫回朝,自然要參他一本。石顯,奸賊,這就是你的對證!

昭君 (唱)也不能饒卻了這走狗蒼鷹!

蕭望之 言得極是。不殺伊嘉,焉能服眾。陳將軍!

陳湯 在!

蕭望之 (授劍)押下去,砍了!——甘將軍!

甘延壽 在!

蕭望之 (授旗)去至關前,傳令休兵。

〔甘延壽、陳湯下,復上,繳還旗劍。非煙、彩舞下,取琵琶書卷上。戍卒過場。

戍卒 (合唱)久戍獲歸國,

解甲事農桑,

邊城百萬卒,

共道蛾眉強。

王龍 (指遠處)那不是我哥哥王豹嗎?姐姐,我追上哥哥,跟他一起回去啦!

昭君 一路之上,多加小心!

王龍 知道啦!

〔王龍下,探子上。

探子 匈奴左賢王求見。

昭君 有請!

〔左賢王上。

左賢王 參見娘娘!見過相國、宗正!單于聞得伊嘉假冒胡兵冒駕,特地差臣前來與娘娘道驚。單于已在關外恭候,請娘娘啟駕出關,也好同入青廬,成就嘉禮。

昭君 非煙、彩舞!取琵琶過來,待我彈奏一曲,以寫我和親之愿!

(唱)胡漢爭,有百載,

喜今日長城內外風靜無埃。

但愿得恩常流,義常在,

六畜滿懷,桑麻如海,五風十雨常無災。

(白)甘、陳二將!

甘延壽 陳湯 在!

昭君 與我折取關前楊柳一枝!

〔二將折柳。

昭君 (唱)我把這漢家春帶向關外去也。

身到處,要叫它寫月飏風,

籠煙惹霧,

萬里青無礙,

柳色依依入眼來!

〔儀仗過場。

〔昭君疾馳而下。劉向持節蕭望之等隨下。

尾聲

〔音樂聲中,昭君隨駕人員,匈奴貴人,西域各國君主上。

〔呼韓邪單于與昭君胡服上,左賢王捧印、綬上。

左賢王 大漢天子,恩被遐荒。仙娥下嫁,匈奴賴以安寧。單于謹冊昭君為寧胡閼氏,以志嘉祥。

〔呼韓邪為昭君加綬,以國璽付昭君。

眾 (喧呼)萬萬歲!

(合唱)仙娥今下嫁,

甥舅永同和,

劍戟歸田盡,

牛羊繞塞多。(末二句重復)

〔昭君、單于及全體演員向觀眾揮手致意,樂聲大作——幕落。

(全劇完)

“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三日校閱,適逢《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二十周年之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察哈| 江都市| 子洲县| 红原县| 中牟县| 齐齐哈尔市| 合山市| 淅川县| 慈溪市| 永宁县| 崇左市| 新巴尔虎右旗| 讷河市| 中江县| 沙洋县| 鲁山县| 镇坪县| 福州市| 兴仁县| 黄平县| 大名县| 怀化市| 哈巴河县| 柳州市| 娄烦县| 连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荔浦县| 武威市| 乐清市| 靖安县| 犍为县| 榆林市| 收藏| 永清县| 乌鲁木齐县| 九台市| 阳城县| 玛曲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