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越亂越好
- 修仙:從新手村巫王開始
- 月下藍鹿
- 2075字
- 2022-04-27 12:00:00
天藍山居士此言一出,眾人登時大為震撼。
盡破世間刀兵?
就連神水國公認最強的國師和夜鶯大人,也未必敢說出如此大話!
須知高境修士,依賴兵刃者雖已甚少。
但一動刀兵,若非神兵利器,決不屑握在手中。
四百年前,緊隨著巫族、儒家遠離廟堂中樞的修行者們,尚有劍修和武宗兩大流派。
這兩撥人經受佛道追剿多年,如今已不復見于神水國境之內。
但遺下的寶劍利刃,卻有不少仍流傳在各宗各派之間。
當中遠勝于五牢山出品的利器,也不在少數!
天藍山居士或許境界高超,但要眾人相信一件尋常法袍,就能盡破世間刀兵?
聽出老道人顯然針對自己的吳德沒有說話,只是緊緊盯視著沈臨手中的寶劍。
好快,全殿的目光也緊隨在后,齊齊投射往璀璨劍光。
“一個連根據地也失去了的老道人,竟還以為柳道長仍會給你面子。”
“斗膽出手冒犯國師大人,脫離道門的你,尚敢來乞一塊容身之地,真的以為仙長們的耐心是無限的?”
眾人嘩然之際,老道人不慌不忘地應道:
“得承受國師怒火的,到底是你還是老道?”
“你真的以為像地火衰竭般的大事,能長久瞞著道門諸君?”
此刻,眾人的心情已是難以言喻。
要不是置身于素有信譽的道門據點,眾人恐怕得懷疑在聽見這么多秘密后,能否順利離開了。
但見吳德面色不改,轉向柳懷仙道:
“道長,我這可不是親身背著這許多刀劍上門了?”
“鋒刃有否經過流火淬煉,難道以道長的家世眼力,尚能分不清楚嗎?”
柳懷仙聽后,卻只咳了一聲:“賢弟,你怎樣看?”
沈臨內心早已痛罵了他一百遍,好不容易保持的低調,被柳懷仙一句話就輕易打破。
看來這道人精于藥石、道經、吃喝玩樂,就是從不觸及刀劍。
也是,國師的繼承人是何等身份,動刀動槍,自有下人去辦。
都城修士之中,又有誰會焚琴煮鶴,與這位道學名家探討鑄劍經武之事?
頂著莊若真的馬甲,他可不怕開罪在場的任何人,卻實在不想太快入場,錯失看清形勢的機會。
這兩位仁兄取出的寶物,比起無名僧的天夜叉形相密咒貴重何止十倍?
真要細究起來,自己還對無名僧有恩,助對方避過一回社死的危機。
而且兩人顯然也很清楚,對方就是這次買地中的最大對手。
來前作足資料搜集,出口便命中對手的死穴。
柳懷仙一直沒展現心思,大概有意放任事態繼續發展下去……
倏地間,只聽老道人溫和儒雅地追撃道:
“這殿上的,就是你手頭最后一批經過流火淬煉的真貨吧?之前乘著國師沒注意,到底賣了多少假貨給道門?”
“就算是真貨,終究是鑄造給凡人使用的兵器,真正的高手才看不上眼。”
“不然人家怎能容你背著一山刀兵進殿?還不是看出其中全是破銅爛鐵?”
瞧吳德的面色,要不是顧慮場合,早就提劍沖上把老道斬為數截了。
“是不是破銅爛鐵,一試便知。”
“要是我奉上的這柄寶劍,能刺穿居士的法袍,那么縱然算不得天下神兵,也總比吹上天去的破布要好!”
事至此刻,柳懷仙無話可說,只向沈臨點了點頭。
“貧道身為主家,處事必須公正持平。賢弟放心出手便是。”
沈臨點了點頭。
心中卻想這滿殿的人,都是怎么樣一副九曲十三彎的心腸?
要是河巫真派人旁聽,見眾人如何在爭奪自身根據地的大會上變著樣子玩花招,怕不是氣得一頭撞死在墻上。
沈臨手中這柄寶劍,名為“百兵之首”,想來是吳德最有自信的作品。
劍身經受過地火淬煉而成這點,確是千真萬確。
就是正面與巫王劍對撼,大概也只會被削出一小處缺口。
至于五牢山地火是否真已枯竭,沈臨不太關心。
但想來像是真事。要不然吳德在山上好端端當著打鐵匠,賣兵器給各方勢力,日子何其自在,何苦非要來爭這溫巖洞?
怕是五牢山經營不下去了,被逼著另辟蹊徑。
不論五牢山情況如何,有關手中寶劍能否刺穿天藍山居士法袍一事,沈臨卻沒半點懷疑。
肯定一劍穿袍。
原因很簡單,天藍山居士在眾目睽睽下從身上解下的,只是一件尋常不過的道袍。
全知之眼連巫靈祝圣袍也能看破,小小道袍自然瞞不過它。
為甚么天藍要冒著名聲盡毀的風險,當眾呈出尋常袍子?
他明知吳德必然會提出以劍試袍!
沈臨瞧了瞧柳懷仙,只見道人臉上渾沒半點表情。
再瞥向天藍山居士,老道眼見大話轉眼要被揭破,卻是一臉灑脫笑容,倒像是期待著沈臨把劍刺出。
一旦在腦內把所得線索重組過一遍,沈臨這劍,卻是怎么也刺不出去。
天藍山居士跟國師起了沖突這點,該是千真萬確。
不然無法解釋為何老道體內,會被鎮入一張道門獨家的鎖山囚水符,堂堂七品上游的修為急跌八品戰力。
這場呈上法袍的大戲,意不在溫巖洞或擠兌吳德,旨在求柳懷仙的一個態度。
道袍,向來象征著一位道人與其出身宗門的聯系。
老道人為道門辦事一世,如今被收回根據地,流落在外。
不舍的除了天藍山,或許還有同姓同族的一眾同門。
交上道袍,無異于向柳懷仙表現姿態:
老道一世聲名,已經交你任意拿捏。
你若尚念一絲舊情,就容老道人體面收場。
而按柳懷仙的態度看來,卻是鐵了心腸,要讓這位旁支叔父聲名蕩然無存。
道門家事,道門眾人自會處理。
但沈臨不是道門中的人。
與柳懷仙結義為兄弟,有義務為他排難解憂的是莊若真。
在沈臨的立場,無法接受親手割開老道士的面皮。
滿殿目光注視之下,他深吸了一口氣。
“不必試了。”
柳懷仙愕然道:“為何?”
“這劍本是俗物,如何堪配換得河巫一族經營四百年的根據地?”
說罷他猛運真力,一拳砸下,登時將“百兵之首”斷為兩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