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貞觀十二年七月十四。
當大唐京都朝廷上下官員都在感嘆邊境三城之地,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頭各方面的發(fā)展皆突飛猛進的時候,邊境的一個偏僻的碼頭卻發(fā)生了一件重大事情。
一艘超大的船下水了。
而且,是要真正的出海。
此大船名為‘希望’號,是名副其實的一艘新型的巨艦。
‘希望’號耗費了昌繁所能夠拿得出來的大多數(shù)銀錢,也耗費了許多工匠們的心力。
終于…等到可以起航了。
工匠們無比的興奮,梁梓燁與昌繁他們亦是高興無比。
經(jīng)過這幾個月的籌備,‘希望’號的補給,也已經(jīng)全部都給裝上了大船。
這一艘巨大船艦上的補給包括船上所有人員兩三個月的吃喝用品之外,也還裝上了許多來自大唐各地各區(qū)特產(chǎn)的絲綢和玉器茶葉等等物品。
在昌繁的授意之下,自然也裝上了青州特產(chǎn)的武器。
昌繁此番親自掛帥出海,與梁梓燁梁希亮等心腹骨干,一起去尋找那份新的希望。
昌繁此新正迎著涼風站在船樓的船首,他原本白凈的小臉被風吹的微微扭曲,但是他的腰桿卻筆直如槍。
此時的他有想法頗多,他也在謀劃著如果此次出海遇見了那新陸地的話,他又該如何的為大唐收集多少好東西呢?
船上既帶了作為貿(mào)易的一些商品過去,也帶了數(shù)量不少的新式武器在船艙其中。
他也不太確定,這次帶出海的那些貨品,到底會不會受到那異國他鄉(xiāng)那些人的歡迎?
終究,有備才會無患嘛。
當然,如果有遇到可以直接掠奪的情況下,他也會帶著他這些先進的文明果斷出手。
這艘大艦船上面,除了一些武功高強的船員之外,還另外率領(lǐng)了一千多名的海軍陸戰(zhàn)隊成員在其中。
戰(zhàn)斗力,應(yīng)該是不缺了。
此時此刻的梁梓燁和梁希亮自然也是心情激動難平。
這茫茫大海也太廣闊了。
‘希望’號緩緩遠離碼頭,已經(jīng)消失在送行人的目光中。
三天三夜之后。
大船已經(jīng)離開大江大河,正式進入到了海域當中了。
在船樓的一間船艙內(nèi),昌繁與幾位心腹愛將圍爐而坐。
此時的氣氛極好,爐子里燒著炭火,炭火的上面還溫著時不時被倒空的純糧食米酒。
眾人輪流說著話,分別說著各自不相同的憧憬和想象。
“陳先生,希亮這個家伙故作高深的說,咱們此行恐怕會多有曲折,這句話我是一點兒也不敢茍同的。
先不說咱們有那么多高手隨行出海,咱們船艙里還攜帶了那么多無比先進的武器,即便是遇見了那一些無法預(yù)估的危險出現(xiàn),想來咱們都是能夠輕松的去應(yīng)付應(yīng)對的。
先生,希亮這小子是越來越不靠譜了,等咱們這一趟滿載而歸凱旋回到青州城的時候我建議您罷了他的謀士一職。
這位置,俺也可以當啊!
哈哈哈哈……!”
“對對對對對。”
“陳先生,我也覺得希亮這小子在其位不謀其政。
咱們啟航之前,我還發(fā)現(xiàn)他這小子悄悄的去與那李寡婦見過了一面之后才上船的呢。
這小子…開始學壞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
不過大多數(shù)的內(nèi)容都是,把最近這兩三年最為受昌繁委以重任的梁希亮擺上了臺面。
以他個人的私事為中心,不斷的在那玩笑和調(diào)侃。
船倉內(nèi)談話交流聲不斷。
船艙外天色也漸漸變化。
眾人正聊得不亦樂乎,殊不知一場巨大的變故也在不知不覺間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