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人老臉一紅,恨不得立馬就找個地縫鉆進去得了。
接下來,在原本就已經有些尷尬的氣氛當中,只聽見陛下李世民繼續開口講解道:
“人家那里確實做出了許許多多的革新和改變,眾愛卿們可不要只能看到人家的弊端,也得看一看那實際的成效嘛。”
“在此之前,朕確實是曾經下旨免了他們九年的賦稅?!?
“可是從第二年開始,人家是不是年年按照朝廷以往慣例年年照常上繳足額的賦稅?”
“這件事情,你們戶部是清清楚楚知道的,可是人家上交上來的賦稅,朝廷戶部有哪一位大人可曾提出異議拒絕過?”
戶部侍郎林大人一聽,頓時額頭就直接冒出了冷汗來。
已經上交上來的賦稅,即便先前就有免稅策令,即便他清楚的知道那是陛下的駙馬女婿上交過來的錢銀,可因為戶部實在是太窮了,他確實自認為那是陛下的默許,心安理得的照單全收了。
陛下這個時候再次提起,反倒是讓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接下來,只聽見陛下沒有繼續追究,反倒是接著講起了那邊的種種情況。
“那邊不僅僅是農部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增加了收益,人家還搞出了一個新型的商業部。
商業部的那些官員,聯合一些地方上的商人,還折騰出了一個叫…自由貿易區出來。
據說自由貿易區那一邊,還大力發展工商業,大力的扶持一些微小的商號。
不僅僅如此,人家還全面的鼓動手工業從業者,鼓勵幫助一些大大小小的民間作坊,多方面支持他們自主改良改進各式各樣商品的制作生產。
而且,其效果還都極佳。
人家的漕運和鹽鐵,如今也是全面都放開的。
那邊的鹽鐵司,還有轉運司這兩個主要部門,僅僅只是負責那邊的鹽礦,和那三郡之地的漕運而已,他們并沒有干涉私人販鹽和私人的船只進入貨品的運輸領域。
這是什么?這便是革新。
他們一直在大膽嘗試,一直在自己的權利之內,進行徹頭徹尾的全方面進步改革。
除此之外,你們大家再看看人家的工部匠人,人家在短短的這些年里頭,人家都做出了一些什么樣的產品來?
小到百姓常用的農具,再到邊防軍隊的武器裝備,哪一樣不是日新月異的在那升級?
甚至,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之前,人家在僅有的一個港口當中,籌集資金全力打造出了一艘史無前例的巨大海船只出來,人家已經在謀劃遠渡重洋探索新的領域了。
這些…朕都是知道的。
這些…朕都是應允的。
朕在幾年之前,就有和你們講到過,那三郡之地是朕許給小陳大人的實驗開發區。”
講到這里,陛下李世民停頓了一下皺起了眉頭來。
昌繁在三郡之地所做的許許多多的事情,并沒有刻意的去隱瞞過朝廷什么,反倒是全面放權下去給下屬,把地方的官員和軍隊包括商人和百姓,都給全部的動員了起來。
而且,大家熱情還極高。
效果,自然也是極好的。
再反觀京都朝廷這里,似乎年復一年并沒有多少變化。
那么問題出在哪里了?
陛下蹙眉沉思,文武官員們也在蹙眉沉思。
朝堂上的巨大爭議,終究在陛下的有力反駁,還有鏗鏘有力的怒斥之下,讓所有對邊境三郡之地昌繁他們不滿的官員都開始偃旗息鼓了。
人家的進步和改革,人家的發展和進步,已經開始遠遠的把朝廷的各部甩在后面了。
問題真正出在了哪里?
文武大臣終究無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