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朕不信!
- 三國:我真不是水鏡先生
- 陸吾
- 2593字
- 2022-02-28 09:20:06
劉協現在嚴重懷疑,在許攸的眼中,他一定是個傻子。
而且還傻得很徹底!
不然,許攸是怎么有底氣說出這樣一番話的!
給劉備的密詔,若當真可成事,勉勉強強還能接受。
可直接發明詔,昭告天下勤王。
到底是我這個皇帝蠢,還是你他娘的這個號稱官渡最大功臣的許攸腦子有坑?
“許卿家啊,你這計劃,朕尚有一些疑惑。”劉協醞釀了一下平靜的情緒,壓下心中的怒火問道,“卿家覺得此時的戰場,距離長安城遠嗎?”
“自然是不遠!”許攸立馬就說道,“不但不遠,相反還因為這一場略顯突兀的戰事,原本離長安城較遠的駐軍,都集結在了長安周邊。譬如曹操和司馬徽駐扎在關東的大軍,此刻都已集結在了長安周邊。”
劉協都差點氣樂了,他寒聲問道:“既然如此,許卿家為何還覺得此次舉事可成呢?”
“富貴險中求,江湖上還有一句話叫燈下黑。”許攸頓聲說道,“若劉皇叔脫困,憑借他麾下如關羽、張飛這樣的猛將,以及終于劉皇叔的老卒,占據長安城并不在話下。”
劉協不等許攸說完,就打斷了他的話,“許卿家是不是忘了什么?駐守長安城的好像是荊州三忠軍之一和護衛軍一支吧?”
“臣自然省得,但劉皇叔麾下老卒的戰斗力并不比這兩支兵馬弱。只要占據長安城,陛下從幕后站到臺前,再重用劉皇叔與孫權,以各世家隱藏起來的實力,足以拱衛長安城。”許攸凱凱而談,無比自信的說道,“陛下不要低估了天下世族的力量,真到了拼命的時候,他們還是很強大的。”
“司馬徽兵強馬壯,可也差點折在益州世族的手中,這就是天下士林的力量。”
劉協雖然久在深宮,但他對外面的事情并不是分毫不知。
司馬徽在益州大開殺戒的事情,他還是知道的。
據說那一次以益州世家門閥為主,天下世族聚集了十數萬的兵力,為司馬徽布了一張無比巨大的網,雖然最后的結果還是世家門閥戰敗,但司馬徽也吃了不小的虧,差點中招。
劉協不動聲色的想著,看了一眼許攸問道:“依卿家之見,此次能集結多少的兵力?”
這個問題讓許攸有些猶豫,他顧左右而言他,低聲說道:“陛下,此地……隔墻有耳,萬一傳出去,大業休矣。”
劉協看了看左右,揮手道:“你們都下去吧。”
“喏!”
站在大殿上的小黃門和侍女躬身領命,緩步退了出去。
“許卿家,現在你總該可以說了吧?”劉協問道。
許攸還是有些猶豫,但看劉協堅持,只是遲疑了片刻,便開口說道:“劉皇叔麾下老卒大部分都被司馬徽給帶走了,留在長安城外的不過三四千兵力,此為一支。初次之外便是,臣暗中籠絡起來天下世族,以及地方士紳聯盟軍,約有五萬左右的兵力。”
“若孫權將軍能夠棄暗投明,我們的兵力在瞬間可達十萬上下。孫將軍自征西涼凱旋之后,就一直在盯著那些世家部曲組建起來的征西軍訓練。這一支軍隊本就出身各大宗族,只要陛下下一道旨意,他們必然會棄暗投明。”
“十萬兵力,加上此計蠢蠢欲動的羌人大軍,只要行事謹慎一些,平定關中,將司馬徽和曹操的實力從關中趕出去,自不在話下。”
“只要陛下順利君臨天下,他們二人就是實打實的賊寇,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劉協心中狠狠一震,不由自主的攥住了拳頭。
十萬大軍啊!
他實在是忍不住有些動心了。
十萬大軍,加上羌人牽制司馬徽和曹操的大軍主力。
而據說此際進入關中并不是羌人的全部兵力,只是其先鋒兵馬。
只要這兩支兵馬能夠拖住一些時日,天下的風向必然會發生改變的。
但轉念一想,這事好像又有些不太對勁。
劉備和孫權的野望,可一點也不低于曹操和司馬徽。
以前他真的是對劉備寄予了厚望,可自打后來劉備勢力越來越大,而且還傳來了劉備欲稱帝的傳言。
空穴不會來風。
有這樣的傳言,一定是劉備想要做什么才傳出來的。
他還活著呢,劉備稱的什么帝?
此舉與造反何異?!
至于孫權,就更不需要說了。
就算此次舉事真的成了,可有這樣兩個強權人物入駐朝堂,他這個皇帝豈不是還和現在一樣?甚至有可能還會不如。
雖然司馬徽和曹操對他這個皇帝是一點也不客氣。
可起碼,在他們的眼里,還把他當做皇帝,各項用度一點也不缺,也沒有限制他的自由,下個詔書還記得找他用印。
這……好像也差不多了。
若是換做劉備和孫權,指不定還會鬧出李傕和郭汜的亂子來。
那倆惡棍,就壓根沒有把他當皇帝對待。
嘶……
想到此處,劉協忽然覺得有些牙疼。
他就想不通他這輩子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身邊始終擺脫不了左膀右臂。
自董卓之后,先是王允、呂布左右朝政,這是第一任。
之后李傕、郭汜,一個混子,一個惡棍。
再之后倒是變成了曹操一個人。
但站在曹操對立面的是那些綿延長久的士族,也勉強可以算做是兩個人了。
然后就是現在曹操和司馬徽,還挺和諧的分割朝堂權利,左右朝政。
他這輩子,怎么說呢,簡直造孽!
如果許攸攢簇的此次舉事當真成功了,在這朝堂上他看到的倒不是曹操和司馬徽。
而是劉備和孫權了。
指不定有多好,但極有可能會更壞。
算了,還是沒有必要去賭!
劉協盤算了一下,直接放棄了這個想法。
劉備和孫權現在這個狀況就挺好的,沒有必要去挑撥他們,搞得天下再度戰火沸騰。
司馬徽和曹操好不容易做到了天下一統,再搞上這么一茬,這天下必然又會是支離破碎的局面,何必呢!
他這個皇帝也不見得能得到多大的便宜,反而再度搞得民不聊生。
實為不智!
雖然他這個皇帝算不得是一個真正的皇帝,更當不得是一個好皇帝。
可司馬徽和曹操做的那些事情,他還是能看在眼里的。
就連這個破敗的長安城,此時都在變得欣欣向榮,外面一定會更好。
他現在出宮能喝茶、能聽曲、能看戲,還有那些五花八門的新鮮玩趣。
挺好的!
但除了這兩點之外,劉協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
他發自內心的覺得,此次舉事不可能成功。
劉備、孫權兩方,加上許攸、高干這一方曾經的袁氏派系,以及天下零零散散的世家聯盟,斗不過曹操和司馬徽這兩個詭異到好像穿了一條褲子的梟雄聯盟。
人家是真梟雄,而這些所謂的世家聯盟,充其量就是烏合之眾。
心中把這些理由一綜合,劉協攥起來的拳頭緩緩松了開來,在膝蓋上輕輕打著拍子。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聲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心緒起伏間,劉協竟不由自主的把在長安街頭學到的調子,哼唱了出來。
許攸:????
驚覺失態,劉協迅速收斂,轉頭看去的時候,正好對上許攸震驚的目光。
“許卿家,你不覺得這調子,很有意境嗎?”劉協輕咳一聲問道。
許攸:……
所以他剛剛到底說了些什么?
為什么會莫名奇妙的牽扯到唱曲上去?
這調子他也很熟悉,是他喜歡的曲之一。
當然,相較于曲,他更喜歡豐德樓唱這曲的那名少女。
聲如黃鶯鳴叫,曲調上下幾個婉轉,就能讓他的身心都徹底的愉悅起來。
但現在聊得事,跟曲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