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高二之后,他便轉成了走讀的。每天也是一晚剛下便離開。
學習也逐漸繁忙,還有誰閑的沒事干總針對別人呢?
十月中旬,高二有個辯論賽。
辯論主題是“人類的發展對環境的影響是利大還是弊大”
她們班辯題是抽簽決定的,抽的是反方,便是弊大于利。
起先還覺得這不好辯。
辯論賽是周五晚上,便是晚讀加了三節晚自習。
那時候他是辯手,但由于他周五代表市里參加一場數學競賽的,回來就來不及了,辯手便成了孟藝。她是不想湊這個熱鬧的。
大家也質疑她,畢竟這姑娘成天話都少的可憐,她當辯手這不是在搗亂么。況且學校文科班有12個,這不是意味著每兩個班只能出一個人么。
李嵇是能理解,他平時那淘的不像話,那嘴皮子也是溜得不行。但這女孩話是頂少的,她上的話這是不太合規矩的,可無奈李嵇非得推薦。
班主任好像是對這件事很重視的。
他當然也覺得這不合適,如果是什么知識競賽,讓她去沒任何問題,但這是辯論賽,馬虎不得。選完人之后是要和其他班進行商議的,還得分工明確。這就得盡快把辯手定下來。
老班便讓投票選舉。李嵇是不能被評選的,所以他只有投票權。固執的投給了她。當然,包括另一個班的很多同學,對這事不是很有興趣。
孟藝既然能在年級名列前茅,那就說明人家有知識儲量啊,而且年級第一的李嵇推薦的人,估計不會差哪兒,就馬馬虎虎都投給了她,她最終以47票當選。
接下來就是準備材料然后和其他幾名選手磨合,對于她來說這都不是什么大事,光課本里這點知識肯定是不夠的,更多的還得去網上查。這對于走讀生的李嵇來說都是小意思。
周四晚讀下了,他收拾書包遞給了她個盒子。
“呶,你的生日禮物,生日時候再打開。我估計得下周一才能回來,好好參加你的辯論賽,別給我丟人啊。”
李嵇一邊說著,一邊收拾著書包。
她看了一眼,把那盒子塞到了書包里。
“我地理年級第一。”
這句話就像個炸雷一樣。他也是納悶的很,自己三大科都能做第一,但偏偏就文綜考不過她。
“行吧,你好好發揮。我也好好發揮,回來就給你看獎杯。”
她沖著他笑了一下。
周四晚上下了一夜小雨。這場綿綿的秋雨一直到了周六才停下。
還等著那少年回來給她看獎狀,最后竟等到了班主任一句“李嵇同學轉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