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時候吧,也覺得沒人理沒什么事,反正她又不喜歡太多人,管她們怎么想呢。
她高一時候的信仰便是自己努力學習,然后去一座城市。估計到了那時候,她會有一份好工作,有自己的房子,然后寫小說。
至于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她也懶得過問。
那之后他和她的關系也越來越好,時常一起吃個飯,一起在圖書館復習。關系好了,難免有些人眼紅嘛。
畢竟李嵇,家世好,人緣好,人品好,學習好,長得好,什么都好。而對于孟藝這種小白來說,自然是感覺在人家后面站著一樣。
于是乎,班里便有了一種說法:這大作家成天追著他們班第一跑,喜歡還是勾引?
都說學生時代是最純潔的,學生是最單純的。熟不知,他們才是以年齡打的幌子,而做著最惡毒的事。
她有時很想問李嵇一句:你覺得她們說的我是我嗎?但想了很久,還是把這種沖動壓了下來,畢竟他們的關系最多止于朋友。
她是萬萬不能喜歡他的,她不能丟了這座城市唯一的善良。她很深刻的知道,要是這種淡淡的友情進一步會是愛情,萬一失敗了,連友情也沒有了。
他還是每天和她學習的少年。
事往往不隨人愿,她還是喜歡上了他。不過,只能是暗戀。她已經在努力的不看他了,可眼睛會不經意瞟過去。
直到他有一天和她說喜歡她們宿舍一個女孩,讓她幫忙帶禮物時,她才徒然清醒。
她也時常幫他送東西。
一些人總會說:這大作家怕是得失望了,釣了那么久的魚,成了別人家鍋里的湯了。
東西帶久了,又有了一種說法:綠茶上癮了。
本來對她來說孤立不可怕,可那些謠言真的很讓人抬不起頭,就連那么信任她的老師也開始對她失望。
有時周末會打電話回家,聽到的無非是母親的怒意:你個敗家玩意兒,該干什么干什么,別總是給我打電話。你自己把自己的生活管好,別人能說你什么?能讓你去上學都不錯了,還反了天了,你最好學乖一點要是在闖個什么貨,以后就別叫我媽。
她總是默默地掛了電話。考不上大學對不起自己這么努力……
周末總會跑出去找一些兼職,也許自己努力一點,省一點,他們是還會理她的吧。別人怎么看她又有什么關系?
期中考試后,她成了班里第一。又莫名其妙成了篩子。
都習慣了。
李嵇沒再和她們宿舍的女孩聯系,據說是因為那女孩養魚,和李嵇談了之后沒多久李嵇發現了就分了。
回過頭來,還是看到了孟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