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丁典聽副將這么一說,更加確定自己的猜測。
丁典問:“今天的難民都安頓好了沒有?”
“早安頓好了,我們辦事你還不放心嗎?”
“我懷疑在難民中還可能存在著回紇軍的奸細。”
“不能吧,今天在城門他們不是都出現了嘛。”
“我們不能麻痹大意了,時刻注意難民中的可疑人。”
丁典雖然吩咐說要注意難民中的可疑人,但是又有什么用呢?混進城里來的回紇軍是一支敢死隊。
這支部隊混進城的主要任務是搞亂城里,他們的目的有燒毀糧食,造謠,讓整個大同城徹底的陷入混亂。
這支回紇軍的敢死隊為了消除丁典的懷疑,他們選擇在第二天晚上動手,目標是軍隊的糧倉,他們共有十五個人分兩個小隊行動。
在城外的回紇軍部隊也響應信號脅助他們,在城外的回紇軍假意攻城,來吸引守城唐軍的注意,好讓城內的敢死隊順利得手。
這時的回紇軍部隊開始夜襲大同城,過了兩個時辰,丁典也收到城內糧倉被燒的消息。
此時的丁典突然醒悟,他道說:“快,立即組織人救火。”
丁典是親自帶人前往救火,因為他知道城外的敵軍只是佯裝進攻,他讓幾個校尉繼續守城便帶人直奔糧倉,經過三個時辰終于撲滅了糧倉的火。
“將軍,我們已將大火撲滅,那些回紇軍奸細已全部斬殺。”
“好,清點糧草。”
“將軍,由于我軍大多數都去守城,糧倉也沒有多少人看守,所以導致他們偷襲得逞,糧草大部分已經被燒毀。”
“這才幾天啊,還沒等到援軍到來難道我大同就要失守不成?”
而回紇軍那邊的哈丹尼爾大概已經知道,他的敢死隊已經得手。
烏喇巴哈說:“將軍,此次佯攻我們損失了不少弟兄啊。”
“這打仗死傷在所難免。”
“那將軍明日我們該如何進攻大同?大同守將丁典非常驍勇,我跟多滾把都連手也不是他的對手。”
“我早就聽聞大同府守將丁典勇武過人,斗將,我們恐怕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所以我們得智取。”
聽到這里,眾將終于明白了哈丹尼爾的用意,為何要燒毀大同府周邊村莊的原因了。
“難怪將軍要我們去燒掉大同周邊的村莊,原來是為了這個。”
“好了,休整部隊,明日進攻大同。”
大同城-
二日早晨,回紇軍部隊就將大同城四門圍了個水泄不通,面對回紇軍的兵臨城下,丁典又該如何應對呢?
此時,大同西門城下的回紇軍部隊有一騎馬的將領出來叫陣了,正是烏喇巴哈,他手持大斧騎著大黑馬。
烏喇巴哈喝道說:“城上的人聽著,我勸你們還是乖乖投降吧,不要做無謂的抵抗了。”
負責守大同西城門的將領是趙副將和王副將,他們不堪忍受敵人的叫囂和辱罵,二人決定出城應戰。
烏喇巴哈見有人出城來便不經意的笑了笑,說:“哎呀,終于出來了。你們可是出來受降?”
王副將喝道:“呸,老子要你命來了。”
說罷,王副將便駕馬沖去,王副將揮刀劈向烏喇巴哈,烏喇巴哈也拿起大斧擋住這一刀,只見兩人斗打有十來回合,烏喇巴哈力氣大勝一籌。
只見他大斧劈向王副將,王副將此時體力不支,擋不住這一招而落馬被殺。
趙副將見狀立即朝烏喇巴哈沖去,烏喇巴哈冷冷一笑,他輕松躲開趙副將的攻擊,回手就是一斧子劈向趙副將的手臂,趙副將也跟著落下馬來。
就在烏喇巴哈準備將趙副將斬殺時一把劍飛了過來,還好烏喇巴哈反應快不然就掛了。
此時有一位女將駕著紅馬奔來,這位女將正是丁典的夫人公孫瑤,在這之前公孫瑤就隨著一些百姓撤往了太原,可她這次還是跟著援軍前來支援大同。
公孫瑤喝道說:“賊將休得猖狂,嘗嘗我的雙劍合璧。”
趙副將也驚訝公孫瑤為何在此出現,他問:“嫂子,你怎么來了啊。”
“趙副將,你先且退下,這個家伙交給我來對付。”
“嫂子,你小心點啊,這家伙力氣大。”
烏喇巴哈見對方居然有女人出來應戰便嘲笑,他說:“這大唐沒有能打的男人了嗎?竟然讓一個女的出來跟我打,哈哈。”
公孫瑤回:“怎么?你瞧不起我們女人嗎?”
“哪里,我看你長得不賴,覺得可惜,萬一我失手傷了你就不好了,你不如跟我回去,做我的夫人怎么樣啊?”
這話一出公孫瑤哪里能忍,直接就朝烏喇巴哈沖去,雙方軍隊在這大同城西門展開了撕殺。
只見公孫瑤雙劍齊攻,打得烏喇巴哈節節后退,公孫瑤施展雙劍合璧連續攻擊,她以敏捷的雙劍把烏喇巴哈打得無法還手。
接著蓄力一擊將烏喇巴哈手中的大斧擊落,公孫瑤縱身一躍雙劍劈下烏喇巴哈直接當場斃命,突厥部隊見主將被殺便陣腳大亂,很快就敗走。
大同府-/指揮所
“報告將軍,我們的援軍到了。”
此時的丁典正瞅著墻上的地圖,丁典轉過身來,問:“喔,是哪里的部隊到了?”
“回將軍,是太原府的部隊,還有就是夫人也來了。”
丁典還不信,這時公孫瑤走進指揮所來,旁邊還跟著一位將軍。
公孫瑤說:“阿典。”
丁典驚訝的回:“阿瑤,你這是?你不是應該好好的待在太原嗎?”
“我怎么可能會丟下你們,這不,我就隨著張超將軍的部隊前來增援了。”
“張將軍,丁典替所有將士和全城的百姓謝謝你啦。”
“丁將軍言重了,你我都是軍人,保家衛國更是我們軍人職責所在。”
“張將軍,此時你帶來了多少兵馬?”
“目前我帶來了一萬多人。”
“現在回紇軍圍城的部隊就達六萬之眾,我軍加起來也不到三萬人,更何況現在糧草不足。”
公孫瑤不明白,她離開大同府之前糧草還是有很多的,怎么現在說糧草不足呢?
公孫瑤問:“阿典,我記得我撤離之前大同府糧倉不是堆滿了糧草嗎?怎么你現在說糧草不足?”
“你們有所不知,就在昨晚糧倉被燒,現在我們已經沒有足夠的糧草了。”
“啊,照這樣下去我們的將士不是戰死就先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