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魯迅 巴金和伊麗莎白女王 英迪拉·甘地等名人的集郵故事
- 集郵風云人物
- 作家京城翎管王
- 1531字
- 2025-02-20 11:20:35
【集郵傳記文學】
中國集郵人物列傳(92)外一篇
92、《魯迅、巴金和伊麗莎白女王、英迪拉·甘地等名人的集郵故事》
作者:顧雪林
1、關心集郵的魯迅先生
大文豪魯迅,也是個收藏愛好者,他喜歡收藏木刻、碑帖、圖片和箋紙等。
魯迅還非常注意收藏郵票。據魯迅的夫人許廣平回憶,魯迅先生總是喜歡幫助集郵者收藏郵票。在魯迅的書信集和日記中,有許多處提到為許壽裳先生收集郵票。如1932年9月20日致許壽裳函:“內附郵票一批,日本者甚多,滿郵只一枚。此外各國郵票隨時留心。”
許壽裳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同學,在兩人交往的幾十年中,魯迅先生一直不忘為他收集各種郵票。
魯迅晚年,兒子海嬰也開始喜歡集郵。魯迅幫助兒子收藏了很多英、法、德、日等國家的郵票,親自將這些郵票用溫水泡下,晾干后幫助兒子收藏起來。他還曾寫信托在蘇聯的肖三和曹靖華等人代為收藏蘇聯郵票。
2、巴金愛集郵
著名作家巴金在寫作之余,常把集郵作為一大樂趣。巴金喜歡在空暇之余,翻看自己的集郵冊,欣賞五彩繽紛的郵票,以調劑精神。
解放后,巴金先生還喜歡閱讀《集郵》雜志和香港出版的《郵票世界》等雜志。
巴金先生還曾陪同日本集郵家中島健藏先生到當時的王府井大街北的中國集郵公司挑選中國郵票。
1991年,巴金代表作《家》創作60年之際,上海商報和上海印鈔報聯合印制了紀念封。
3、英國女王酷愛集郵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繼承了其祖父喬治五世的遺風,酷愛集郵。她曾多次參加國際郵展,本人是英國皇家集郵協會的會員。
英國女王的郵票集,堪稱世界上郵品最豐富的郵集之一。
英國女王還曾多次參加英國郵票的設計,一生關心英國郵票的發行工作。
英國“皇家郵集”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郵集之一,其中收藏的英國及英聯邦國家(地區)的郵票種類之全、數量之多,堪稱“世界之最”。經過六世君主、四代人的傳承,這部郵集的規模已達300多本郵冊及200多箱,其總價值超過一億英鎊。
“皇家郵集”由維多利亞女王的次子阿爾弗雷德王子于1864年開始收集,后出售給他哥哥威爾士王子(后來的愛德華七世)。愛德華七世又把郵集傳給了自己的兒子約克公爵(喬治王子)。喬治王子(即伊麗莎白二世的祖父、后來的喬治五世)繼承了叔叔阿爾弗雷德王子的集郵傳統,并將此郵集從少量幾本“學童式”的集郵冊擴充為皇家海軍軍校生的藏品,再經過多年的擴充和發展,奠定了“皇家郵集”的基礎。
喬治五世1936年去世后,他的長子愛德華八世曾想出售這部郵集。后來愛德華八世因“不愛江山愛美人”而遜位,由他的弟弟(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繼位成為喬治六世,并繼承了他父親的這一遺產。1946年7月,年輕的伊麗莎白公主(登基前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就經常在白金漢宮欣賞這部“皇家郵集”了。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登基之后,成為“皇家郵集”的擁有者。該郵集在她手中不僅持續繁榮和擴充,而且還通過在國內外重要郵展中展出,讓公眾接近這一郵中珍藏,增加其“透明度”。
4、英迪拉·甘地賣郵票助學
印度前女總理英迪拉·甘地青年時代在瑞士求學時,曾依靠出售郵票的收入來維持日常開銷。
英迪拉·甘地在瑞士蒙特勒上學時,家里雖然能夠負擔她的學費和生活費,但是沒有更多的零用錢可以花。
一天,英迪拉·甘地告訴身邊的來自各國的富家小姐們,自己喜歡集郵了。她請姑娘們將家中來信的信封上的郵票送給自己,支持她集郵。這些富家小姐們紛紛把家中來相信上的郵票剪下來送給英迪拉·甘地。一時間,英迪拉·甘地得到了很多世界各國的郵票。
英迪拉·甘地和蒙特勒城的郵商們聯系,出售自己的郵票,其中的外國郵票和航空信件郵票的價格較高,讓英迪拉·甘地掙到了不少瑞士法郎。貼補了自己的零用開支。
數十年以后,1973年,英迪拉·甘地在參觀印度第一屆國際集郵展覽會時,同幾位來自美國的國際郵展評審員分享了自己在瑞士留學時代的集郵往事。
(2025年2月20日,中午,11: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