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5章 曲終人散若夢蝶(大結局)

  • 建安五年
  • 漁不笑
  • 3568字
  • 2023-03-30 22:23:01

平定了三皇子劉良之亂后,被囚禁多日的太子劉泰終于登基為帝,并改年號為承和,取其以和為貴、承上啟下之意。

而逍遙圣王劉琦則決定以八十四之高齡又再攝政十年,為的是穩定人心,扶孫子劉泰一程。期間除了整肅朝綱、籠絡士民、明確軍權外,工作的重點之一便是對此次叛亂過程中態度曖昧,非但未能起到示警和防范作用,反而有推波助瀾之舉的影衛進行清理。

不過說起影衛的變質和黑化,根子卻不在影衛自身,而是在劉琦自己這種下的。

當建安年間完成了對中華疆域的大一統后,隨著戰爭痕跡的快速淡去,影衛的工作量開始斷崖式下跌,恰好龐統又掛印去職,解大蟲、陳狡的影響力有限,朝堂大佬里再沒人為影衛說話,原本屬于核心衙門的影衛在帝國體制中開始被逐漸邊緣化。

彼時執政的劉琦受大勢所趨,開始有意無意的削減影衛的管轄權限,不過他畢竟經歷過殘酷的戰爭,知道這種機構在應對黑暗面時的重要性,故而還是保留了影衛的核心架構,對于該有的經費需求還是一律保障的。

可當時間來到崇圣年代后,劉琦抽身幕后,去做他的逍遙王了,而太平久了的朝堂官員連同皇帝劉慶在內,都早已忘記了黑暗的模樣,貌似無事可做的影衛無論是人員編制還是經費都被大幅度的壓降,到了捉襟見肘的程度。

再加上受劉琦所力主推廣的新學影響,思想的解放和教育的普及帶來的是對人性的追求,太平盛世容不得陰暗的存在,這一度是許多主張自由開化的有識之士的一致看法,以至于各級學院的畢業生都以參軍為榮,卻以加入影衛為恥辱。

剛開始一年兩年倒是看不出差異,可當時間拉長到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時,隨著老一輩的影衛逐漸衰老故去,影衛人才匱乏問題就越發嚴重起來。

被逼無奈之下,原本只從農場良善子弟里招募的影衛只能降低門檻,擴大招收范圍。但崇尚開化思想的向上青年自是不會來的,倒是那些敵視新時代的遺老遺少因為心懷仇恨,故而始終不曾忘記黑暗的模樣,也清楚影衛的重要性。

仇恨轉化為惡意,他們看準時機混了進來,而后主動靠近本就對皇位有所覬覦的三皇子劉良,再伺機煽風點火,讓野心從星星之火變得可以燎原。此次皇帝劉慶的行程以及隨行護衛,早就在影衛的掌控之下,提前透露給早就磨刀霍霍的劉良,便最終促成了崇仁三十年的這樁驚天大案。

親手締造的秘密部門竟走到了這一步,劉琦自己也是痛心疾首的,于是在將內部的亂黨清除干凈后,他重新給影衛進行了定位——對內重點針對官員謀逆和抗命,以及隨著商貿發展帶來的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對外則放在那些邊疆和偏遠地區穩定團結上,比如南洋諸島,西域各國。重中之重是將影衛的指揮權屬交由皇帝本人直接負責,其余任何人等不得探聽插手,只聽圣命行事。

清理影衛之余,他痛定思痛,認為軍隊行事只認長官、不識法紀乃是動亂之根源,本該有的監軍也只聽命行事、人云亦云、毫無主見,以致公器私授,拱衛京畿的梅花營竟成了叛亂主力,何其可悲可笑。

所以在對軍隊強化思想教育、忠君愛國教育的同時,劉琦又對監軍一職進行了改革——監軍依然存在,卻是改由影衛直派,也就相當于皇帝直派,所有的重大舉措都需統領與監軍雙重畫押方可生效,但凡有異常調動又或人心不穩,都可通過影衛的秘密渠道直達天聽。

除此以外,他也敏銳的發現了新興的商人階層和開化人士已開始對傳統制度里主官一言堂的僵化統治有所不滿。故劉琦趁著自己還在監國任上,力主推行了從上而下的政體改革——從中央到州郡縣,各級都以議院制來進行統治和管理。

議院制度的本質在于吸收新興階層加入統治體制,以便最大程度照顧到各個利益群體的考量,并對擁有執政權的長官進行監督制約。所有的重大決策由各級長官提案,再由本級議院三分之二簽署通過方可生效,而在中央朝廷,則是由丞相提案,中央議院來通過。當然考慮到時代和人心的局限,大漢帝國皇帝保留對于所有的提案都擁有一票否決權以及對軍隊的最高指揮權。

這項改革開中華亙古未有之先河,引領往后數百年政體進步方向,雖然劉琦在新學中早已偽托先賢之名有過引述,稱乃西方共和之制,但因與傳統大相徑庭,與那些炫目的實用技術相比,并未引起太多關注。然劉琦自覺時日無多,故而決議行險推行,只是放在承和年間確實太早了些,無論是利益平衡還是思想基奠都有所欠妥,故而一經推出后立刻在朝野間引起了巨大的反對和質疑聲,雖然歡迎者甚眾,但不滿者幾乎同樣多。

劉琦憑借自己在軍政兩屆的強大威望以及在民間的近乎半神的影響力,終究還是在全國強制推行了開去,但在各地引起的波瀾卻是此起彼伏,抗命的官員,謀私的議員,以及無所適從的百姓,都在訴說著自己的不滿,好在新學與開化的基礎已在全國打下,各級學校里研讀新學的讀書人和老師們這時候便成了朝廷政策最好的解釋者和補充者。他們基于實際運作中的矛盾或居中調和、解答釋疑,或收集民議、上報中央,而劉琦則是以開放的姿態和精神一并接納,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在中華大學教授們的集思廣益下,對議院制度的設計再三修改,并根據各地實情對地方議院分設特例,調整各階層代表的占比,努力讓每個群體都能表達意愿。

正如劉琦所說:這當然不是最完美的制度,卻是最不壞的一種選擇。

絕對的全體滿意當然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在再三協調和多方溝通之下,在議院內通過群體討論來求同存異逐漸成為了解決政治爭議的主流方式,皇帝、行政官員與議院三者相互制約,又互相配合,形成相對完善和穩定的政治架構,為今后大漢帝國數百年的平穩發展奠定了基礎,至于再往后的事,那便不是劉琦一人之力所能顧及得了了。

到承和十年,相應的改革都已完成,議院也進入正常運轉之中,眼看帝國病灶已除,劉琦這才放心卸職,回到了江陵城的簪花別院養老。從此他深居簡出、高門緊閉,除了兒孫親友外,再也不見任何外人,也拒絕參加任何公私活動,徹底將自己從紅塵世事中剝離了開去。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又一個明媚的春天。

城北的長湖邊依舊人流如織,但如今早不是那副蕭索模樣,從前的荒灘已建成了一片公園,設有涼亭長凳可供游人歇腳,還有販夫走卒挑來茶水果餅,叫賣聲與鶯啼鶴鳴兩相契合。這里是城中新興的中產階層最愛的踏春去處,其中當然也少不了熱戀中的情侶,這不就有年輕的書生在情人面前顯擺自己的見識:

“六十多年前,逍遙圣王在這長湖邊與如蘭夫人盟誓終身,從此兩人長相廝守、生死不棄。以圣王之尊,畢生只愛如蘭一人,真可敬可嘆矣!”

“嚶嚶,好感人喔!”

“小生亦愿如此待汝,不知汝可愿做吾之如蘭?”

“我愿意!”

情到濃時,兩人牽手貼身便往蘆葦深處鉆去,被不遠處的女孩盡收眼底,后者滿臉嫌棄的吐槽道:“現在的讀書郎整日就想些情情愛愛、卿卿我我,一點大丈夫氣概都沒有!”

這女孩長得身材高挑、眉目清朗,后腰斜挎一對精巧短刀,發髻間斜插著一支胡桃木釵,穿的是當季艷紅胡裙,款式普通,料子也算不得名貴,一身打扮看似簡樸,但穿在她身上卻有種說不出的貴氣。

“你呀你,和你奶奶真是一個模子里印出來的,將來做你丈夫的可有苦頭吃咯!”身后的老者身材高大、錦帽貂裘,聞言打趣道。

“我文瑤可不會找這種只會玩花花腸子的人做丈夫,定得是蓋世大英雄才配得上我,就像大爺爺你!”女孩極為認真說道。

老者神色里流露出贊許,隨即目光一轉,神秘謂道:“你知不知道,當年你爺爺奶奶打架每次是誰贏啊?”

“嘻嘻,我奶奶說當然都是她贏,她可是玄女!”文瑤湊到老者身邊,親昵的摟著他的胳膊,笑著說道:“可我爺爺偷偷告訴我,其實他都是讓著我奶奶的!”

“哈哈哈——哈哈,文仲業還是真是一輩子要強啊!哈——咳咳——咳——”老者聞言,仰天大笑,半晌不止,而后便開始劇烈咳嗽了起來。

“圣王!”“圣王!”

兩名紅衣女衛忽的閃出,一左一右將老者攙住。

老者又急咳了兩聲后擺了擺手道:“我沒事,沒事,唉,終歸是年紀大了,出門走走都不容易呀。”

“大爺爺您才不老呢,爺爺奶奶常說,您還要再守護咱大漢一百年呢!”文瑤溫柔的撫著老者的后背,大眼睛忽閃忽閃的乖巧說道。

“嗯——還是我家瑤兒會說話,走,咱放紙鳶去!”老者雙眼含笑,慈祥的看著豆蔻年華的小丫頭去拿紙鳶,隨后便扶著竹杖跟在身后大呼小叫,開心得如同八歲孩童。

正是桃紅柳綠的好時節,湖灘上野花遍地,星星點點一片姹紫嫣紅,可在他的眼角里,卻總有道身影縈繞不去,那一襲白裙飄啊飄,飄了六十年,始終讓他無法忘懷。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佛陀說世間有三千大千世界,到底要去哪方世界,才能找到我走失的愛人?

這是劉琦最后一次走出簪花別院,兩個月后,大漢逍遙圣王在江陵無疾而終,享年九十五歲。

——————

醫院里,昏昏沉沉中我睜開了眼,看著頭頂晃動不休的白熾燈和身旁滴答作響的儀器,竟不知到底是剛剛醒轉,還是又已入夢?

“老天保佑,你終于醒了?知不知道剛才好險啊,還好送來得夠及時!”甜美而熟悉的聲音在耳畔響起,那讓人一眼看去便酥軟的臉龐配上這一身潔白的大褂,讓我恍若隔世間,不禁開口深情叫道:“如蘭,我終于找到你了!”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眉山市| 绥滨县| 莱芜市| 苏州市| 尼木县| 云南省| 微博| 全椒县| 开江县| 育儿| 乌审旗| 舒城县| 水富县| 阿拉善盟| 沂南县| 锡林浩特市| 会泽县| 平邑县| 桦甸市| 宾阳县| 莒南县| 札达县| 花垣县| 南投县| 天台县| 昭觉县| 孝昌县| 开平市| 西和县| 师宗县| 武穴市| 河曲县| 宜阳县| 长寿区| 左贡县| 丘北县| 方山县| 垦利县| 庐江县| 渭源县|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