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一首
張旭(生卒年不詳),字伯高,吳(今江蘇省蘇州市)人,著名草書家。曾官至常熟尉、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性嗜酒,常醉后狂叫呼走,而后揮毫落紙,或以頭濡墨而書,時稱“張顛”,又被尊為“草圣”。其草書與李白詩、裴旻劍舞并稱為“三絕”。其人與賀知章、包融、張若虛合稱“吳中四士”,與李白等合稱“飲中八仙”。顏真卿曾兩至洛陽向其求教;懷素繼承其草法,人謂“顛張狂素”“以狂繼顛”。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里寫武陵捕魚人迷路后遇到桃花林,進入山洞,遇到躲避戰亂隱居此處多年的村民,他們沒有稅賦的壓迫。多認為桃花源為虛構地點,但后人多有附會。一說桃花源位于桃源縣,作者所詠即此。一說該詩作者為宋代蔡襄。
〇桃花溪:在湖南省桃源縣桃源山下。
〇石磯:水邊突出的巨大巖石。
〇漁船:典出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捕魚人故事。
〇盡日:整日。
〇洞:指《桃花源記》里的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