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很認得清自己,我清楚自己的普通,清楚自己的懶散,清楚自己的得過且過。偏偏裝的太好了,以至于讓別人把我想象的太好了。
我是去年高考的,雖然我自己也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在美術統考完回到校園后,我打心底覺得輕松。睡覺,看小說,搜題,我一個都沒落下,如此愉快的結束了自己的高中生活,結果就是失敗的高考分數,我一點不覺得出乎意料。
并不是說自己沒有努力過,否則我現在不會過得如此心安理得,但我爸顯然不愿接受這個普通的我:奚落、嘲諷是他,阻攔我報考異地的也是他,過程都被他摻了一腳,結局卻要我自己承擔。
我的確考的一塌糊涂,也沒想過為自己辯駁,但事實是我的語文和數學兩門課加起來考了150(單門滿分150),而語文考了110。難道我成績不好就是一無是處嗎?哪怕只承認我單科有天分也這么難嗎?
我出來沒有埋怨過自己家境平平,從來沒有要求過保證質量的生活,甚至我的學習從小學就不需要他們插手了,栽到高考這種日積月累的知識匯總考試我是無話可說的。
真的有人以為養大一個孩子給她花了錢就是養育了嗎?養是養了,育在哪里?我真的很痛恨自己沒有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所以才會在這里聽別人無關痛癢的給我說著他活過來的經驗。
即使這個別人是我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