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顏搖搖頭,又點點頭。
應知非皺起眉,正要催促,就聽金顏說道:“以二郎的性情,他斷不會借住在旁系族人家中,更不肯拖累將軍的舊友。他的落腳之處,不好找。”
……這倒是。應知非在回憶中搜索這位堂弟的信息,得出一個令人牙酸的結論。
他的堂弟,好像是個心高氣傲的天才。
武道厚積薄發,從來不能求速。但應家二郎應飛柏十五歲盈氣,十六歲已是八品,而且他積累雄厚,一步一個腳印,完全不曾浪費天資。
旁人十五歲還在打基礎,他十五歲已經克制不住升級的進度條……
作為兄長,應知非最是清楚,應飛柏盈氣前,為了壓榨潛力,已然幾度推遲突破……
比起親兒子應知非,應飛柏更像鳳陽伯的傳人。
“不對!”
應知非忽然生出一個可怕的念頭,慌亂之下,險些咬到舌頭。
應飛柏才是鳳陽伯舊部想保住的人!他才是公認的鳳陽伯傳人!
相比之下,應知非就是個廢物!
“難怪八品小兒就能脫罪,這就說得通了……”心思流轉間,應知非的臉色漸漸變沉,澎湃的求生之意忽然冷寂。
他還剩半年時間,想要活下去,除了逃跑,就只有一個選擇。
入道,升品!
第一條路根本走不通。皇帝要的是美名,絕不想淪為笑柄。應知非必須死,否則皇帝必因自己的荒唐之舉青史留名。
此時此刻,附近也許就有盯梢的人。
可第二條路也不現實!鳳陽伯耗費無數奇珍,也沒治好應知非的病,而今家道中落,他如何彌補先天不足?
窮文富武,他連藥都買不起了!至于讀書,半年又能讀出什么名堂?
然而,僅是如此的話,應知非不會放棄掙扎。
他從繼承的記憶中,得出了一個大膽的結論。皇帝與他立約,或許不止是為了仁君之名。
鳳陽伯是大秦武將的精神領袖,作為他的獨子,應知非的地位非常特殊。
去歲的大敗,來得太突然。十萬精兵悉數陣亡,更是令人難以相信。許多人堅信此事還有疑點,只是找不出佐證。
在這種情況下,鳳陽伯的血脈至親,就是團結主戰派的紐帶,也是平衡朝堂的最后一根稻草。
倘若鳳陽伯的繼承人也死了,朝堂上的洶涌暗流,或許就會擺上臺面。
人人自危,不是好事。
這一點,主戰派官員清楚,皇帝也清楚。
所謂君子之約,很可能是雙方的妥協,是在拖延時間!
這是應知非最后的機會!
但隨著記憶回流,他忽然意識到,公認的鳳陽伯繼承人,是他堂弟應飛柏。
主戰派官員會救一個叛徒?簡直荒唐!
應知非攥緊雙手,有些失神。
作為一個落魄病秧子,應知非能想到的兩種辦法,對他來說都太難。
無論選哪一條路,有兩個前提是共通的。
時間,資源!
前者不必多說,今年秋斬之前。而后者,目前的應知非只能寄希望于旁人,比如鳳陽伯的故交和舊部。
倘若他們不買賬……
應知非冷汗涔涔,沾濕額前碎發。
忽然,一只素白衣袖覆上他的前額,金顏柔聲道:“大郎莫要著急,我打聽到了其他消息。”
似是為了安他的心,金顏的語速漸漸加快:“大儒徐志石辭官回鄉,明日就要離開京城。徐夫子和老爺八拜之交,二郎一定會去送行。”
京兆尹徐志石,科舉出身的文人,曾外放到邊陲,與鳳陽伯并肩作戰……
他還是應家兄弟的啟蒙老師。
應知非迅速回想此人的生平,很快得出結論,徐志石大概率是被迫辭官。
“這是實權官職,地位十分敏感,應黨土崩瓦解,主戰派朝不保夕,當然保不住這個位置。”
他喃喃自語:“能強撐半年,已經很難得了。”
金顏詫異地看他一眼,心生疑惑,“大郎越發心灰意冷,這半年來,從不提起朝堂事,今日為何轉了性……”
但很快,她將之歸為回京的誘惑。
想到京城近在咫尺,金顏同樣心生期待。回到京城,就還有斡旋的機會。
看著終于爆發求生意志的應知非,她調動武者的本能,控制每一分細微表情,綻開一個無暇的微笑:“我們明日去見二郎?”
應知非頷首道:“當然要去。”
沉吟片刻,他又補上一句:“我該送一送徐夫子。”
金顏微微變色,點水明眸一閃一閃。
應家大郎和生父政見不合,難得關心主戰派的長輩。
應知非沒有錯過她的眼神,微不可查地點點頭。
……
第二日,黎明。
春雪未消,晨露冰冷,蕭索早風吹拂人面,激起一片悲懷。
大儒徐志石走得寥落,投身廟堂二十余載,臨別之時,前來相送的,竟然只有五個人。
固然如今的主戰派行事低調,他與同僚心有默契,有意借機撇清關系,但令人齒冷的是,徐志石的門生只來了兩人。
其中一個,正是應飛柏。
少年人長身鶴立,人如其名,遠遠望見,他的背影挺拔如松。
應知非由衷感慨,便宜堂弟風姿不俗。
不過這個初印象,在聽清應飛柏的聲音之時,破碎了。
“一群白眼狼,文不成武不就,只學會了鉆營,還是個半吊子。”應飛柏毫不客氣地譏諷同門。
“讀書人當尊師重道。表面工夫尚未做足,就著急改換門庭了?那些最會裝腔作勢的軟骨頭,敢收這幾條養不熟的狗?
“他們該拜勾欄戲子為師,學一學娼妓的身段。否則,以這些人的道行,如何伺候新主人?”
緩步走來的應知非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整理語言……
“咳,咳……”忍笑實在辛苦,一不留神就會牽動沉疴。
應飛柏渾身一僵。
他是八品武者,早就聽到了身后的腳步聲,但他只以為是哪位送行的同窗姍姍來遲,可這個聲音……
應飛柏霍然回身,看清來人面容的剎那,他驚喝道:“你來干什么!”
……便宜弟弟火氣不小,看起來對我意見很大啊。應知非再次意識到,他攻略的是地獄模式。
恐怕主戰派其他人也一樣……
他今天就是來刷好感的,對這個局面早有準備,但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見應飛柏扭過頭,死死瞪著金顏,眼角發紅。
這目光里只有驚怒,看不出半點怨恨。
“該不會……”應知非后知后覺地想,“他不會是覺得,我不該回京城?想讓我在北上途中逃走?”
記憶中的應飛柏,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最是敬重鳳陽伯,從不與廢柴堂兄爭搶……
修補關系的辦法,應知非想了很多。但他此刻心情復雜,編了一夜的說辭,終究沒有說出口。
越過堂弟,他緩慢但堅定地走到徐志石面前,深而緩地一躬身:“不肖學生應知非,來送一送徐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