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靈演義
93
上回說到,徐達攻破太原城,擴廓帖木兒逃走。徐達領兵進陜西,與常遇春匯合,一起攻打圖嚕,薩教神魔埃日德放出孔雀,森相也請來九玄尊者的座騎金翅鳳凰助陣。一場大戰之后鳳凰收服孔雀,森相又與埃日德大打在一起。
兩人打了五十回合,森相天性仁義,不喜殺人,但是埃日德上陣之后完全是拼命的打法,森相根本沒有辦法擒拿對方,沒有辦法,只能在五十回合后一棍打在埃日德頭上,埃日德死于陣前。
森相收起落在地上的孔雀石,讓鳳凰帶孔雀石給九玄尊者,金翅鳳凰帶著孔雀石,飛回昆侖山。幾百年后,這塊孔雀石受天庭派遣下凡,投胎李化龍,為穩定大明江山立下赫赫戰功。這是后話,這里一筆帶過。
圖嚕在營寨內看到埃日德戰死,當即下令:“將關押在牢內的三員敵將即刻處死。”
命令剛下,就聽營寨牢房處一聲炮響,從天而降殺出一員天將,手舉三刃鋒落在牢門口,對著要沖入牢內的元兵說到:“你們看到牢門刑場上的鐵鏈子嗎?你們看看是鐵鏈子硬,還是你們人頭硬。”說完舉起三刃鋒,一槍就刺進鐵鏈子圓環中間,一用力就將鐵鏈子碎成兩截。
那些本想沖入牢內殺人的士兵,本來就被從天而降的銀庚嚇了不輕,現在看到銀庚這般厲害,更是不敢上前。
正猶豫間,突然聽得營寨四周連續炮響,圖嚕營寨后面的樹林里面都是火焰升起,此時剛好又是風向朝著大營,一時間就大營處處著火。
圖嚕沒想到常遇春趁著森相與埃日德打斗之際,已經四面悄悄包圍了自己。
此時發現四周到處著火,已經為時己晚。趕緊騎上找個出口逃出包圍,向北逃竄。
一場大火將陜西兵馬剩下來的三萬差不多燒了個干凈,圖嚕最后最勝下百余名將士成功逃出,脫因帖木兒是個奸巧之人,當然可以找到機會,也逃了出去。
銀庚成功的救出三位靈珠將,常遇春也將各位將士一一記功在簿,然后將敵將扎蘭依斬首。徐達、常遇春二人對將士慰勞一番之后,因為都經歷一番大戰,沒有修整,于是全部重新整頓軍備,重做整編,足足休息有二十天。
在各將士都得到了充分的休整之后,徐達對常遇春說到:“現在得到的消息是,元將李思齊現在領五萬兵馬,在鳳翔城(今陜西BJ市鳳翔縣);張良弼與李思齊分兵,駐扎在慶陽城(今甘肅省QY市),張良弼得到了地方兵的補充,約有五萬兵馬。現在我們必須要消滅這兩處,才可以引兵進攻大都,否則我們一回身,他倆必定會追著我們打,到時會非常麻煩。”
常遇春笑到:“那還是老辦法,咱倆分兵,各打一處。”
徐達也笑到:“那還是請常帥先挑吧。”
常遇春說到:“‘不怕金牌張,就怕七條槍’,這個金牌張我是領教過的,現在我也想看看,這七條槍有何等的威力。”
徐達馬上說到:“好的,那你去打張良弼,我還是與老對手李思齊再交手。”說完二人再分兵出發。
常遇春領李文忠、湯和、何文輝、李明道、清源、耀日和墨城,另領副將五十員,兵馬十萬向慶陽城進發。另外常遇春的妻弟藍玉也從金陵城趕到這里,隨常遇春出征。
徐達領廖永忠、傅友德、胡廷美、馮勝、馮德、俞贏、蓋統、銀庚、森相,另領副將八十員,兵馬十六萬向鳳翔縣出發。另外在太原城投降大明軍的王信將軍也隨徐達出征。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先說這常遇春五日之后來到慶陽城外三十里處安營扎寨。
張良弼收到常遇春領兵前來的消息,對部將及幾位弟弟說到:“我已經收到大明軍統帥徐達兩次送來的書信,都是勸我降于大明的。我現在也知道元朝已經難以抵抗明軍勢力,但是我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是絕對不會投降于明朝。各位將官如果現在有想離開之人,現在可以站出來,我張良弼決不阻攔。但是兩軍一旦開戰,再有偷敵叛逃之人,休怪我張某翻臉不認人。”
殿下眾人都不說話。
張良弼等待一會,看沒人站起來說話,于是說到:“既然大家都決定與明軍一戰,那明日就都將生死置之度外,向死求生吧。”
張良臣說到:“我認為我可以用詐降的辦法,誘騙常遇春,后來里應外合,殺他個措手不及。”
張良弼此時對誰都不是充分信任,于是對張良臣說到:“先明日陣上殺了之后,再談其它的東西,現在玩詐降之術,或許會動搖軍心。”于是否決了張良臣的計謀。
次日,常遇春領兵來到慶陽城下,張良弼也領兵出城,雙雙在城下擺開陣勢。
常遇春親自上陣,對張良弼說到:“既然你不愿降,那我們只能兵戎相見,久聞江湖上傳言的七條槍,今天終于有機會領教。”
張良弼看常遇春威風凜凜,也是暗中欽佩,說到:“我也終于可以領教一下,可以打敗張定邊的人,倒底有多厲害。”說完雙雙拍馬回陣。
常遇春陣內首先站出藍玉將軍,此人年齡不過二十,一身藍灰藍袍,手使一桿常遇春一樣的霸王槍,只是霸王槍前端兩面各有一條放血槽,槽內刷藍漆,來到陣前真是天神下凡在人間。
張良弼的弟弟張良山看到對方也是少年將領,手上也是提著一桿長槍,自己也提上自己的玉龍槍拍馬上陣,上前叫到:“來者何人,報上姓名再戰。”
藍玉朗聲說到:“我叫藍玉,開打吧。”說完二人就殺在一起,又是一場惡戰。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才俊同獻藝。霸王槍,真兇狠,槍槍不離頸三寸。玉龍槍,殺氣盛,點點都在心胸間。少年心胸可吞海,哪管沙場兇與慘。
兩人在陣上大戰四十回合不分上下,藍玉的槍法可是常遇春親傳,打到現在都沒有占到半分便宜。常遇春在陣前都暗自贊嘆,七條槍果然名不虛傳,再這樣打下去怕藍玉初上陣,有所閃失,于是又吩咐李文忠上前接過藍玉。
李文忠手舉雙錘上陣,對面大將袁震看到有人上前助戰,手持一根狼牙棒也上到陣前。
常遇春看到又命令何文輝、湯和二人拍馬出陣,對面也沖出林岳和張良德。
八員大將捉對廝殺,這一場真打的天黑地暗,日月無光。
李文忠,雙錘將,雙錘翻飛,大殺四方;敵袁震,狼牙棒,棒過起風,敵將膽喪;何文輝,使長槍,千里奔襲,威名遠揚;林岳將,大砍刀,橫砍豎剁,四面八荒;明湯和,長樸刀,上下翻動,梨花飛揚;張良德,飛龍槍,英雄蓋世,神威虎將。
這場大戰殺的是塵土飛濺,人影模糊,兩邊陣營里打鼓的忘掉了鼓點,搖旗的滑落了旌旗。叫好的聲音都聽不到了,兩邊都看得瞪目結舌。
一場大戰足足殺了兩個時辰,才看到得誰勝誰負,正是練功誰勤勉,此時才能見高下。藍玉與張良山大戰了七十回合后,才抓到對方破綻,一槍刺中對方肋下,將張良山挑落馬下。
李文忠與袁震都是重兵器,二人剛開始還是以招式對斗,到后來就是力氣的對抗,我砸你一錘,你接我一棒,五十回合多袁震斗不過李文忠,被李文忠一錘砸下來,自己的狼牙棒硬生生的壓碎自己的肩上鎖骨,李文忠不再給對方機會,復上一錘結果了對方的性命。
何文輝與林岳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兩人都被對方傷到,何文輝長槍刺中對方膝蓋處,林岳則砍到了何文輝的手臂上,所幸的是雙方都有厚厚的鎧甲,二人各自歸陣。
湯和與張良德的大戰最以艱苦,二人足足殺了六十五合才分出勝負,湯和是個機敏之人,雙方只斗了三十余合就知道,如果力拼是沒有機會的,只能用巧才能殺敵,于是湯和用防守的刀法與張良德對戰,張良德畢竟戰場經驗不如湯和,以為湯和已經力怯,只顧著防守了,于是槍槍緊逼不留情,二人又殺了幾十合之后,湯和抓著機會,長樸刀劃了個猴子撈月,竟然從地面劃到了馬腿上,張良德的馬前蹄受傷之后,一躍而起把張良德摔在地上。湯和此時抓到機會不再放松,刀刀緊逼張良德,張良德在擋了十幾下后終于被湯和一刀而下,人頭落地。
張良弼看到兩個弟弟死在陣前,大喝一聲,手提升龍槍親自拍馬出陣,他此時已經認出,對面四員大將中,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要是能殺了他,弟弟的仇也可以抵消了。
李文忠看到張良弼親自出馬,直沖而來,不敢怠慢,手執雙錘準備迎接。這時李文忠手下兩員副將陳光和安承如看到主將李文忠已經大戰一場,但主將有失,二人拍馬出陣,要三將合斗張良弼。
張良弼看到三人迎戰自己一人,毫不畏懼,看出陳光站位靠前,升龍槍向李文忠虛晃了槍,李文忠架起雙錘就擋,不料張良弼已經槍頭偏移,一刺就將陳光整個人從馬背上挑到槍上,舉過頭頂,槍頭一甩就將陳光挑死在陣上。
常遇春看到張良弼如此強大的力量,知道李文忠的雙錘沒有張良弼的槍快,趕緊鳴金收兵。
李文忠知道自己已經大戰一場,現在與張良弼再斗只怕兇多吉少,調轉馬頭就往回跑,副將安承如上得陣來,還沒打呢就聽到鳴金,心想能不能刺上一槍,或許還有殺一下張良弼。
不料張良弼看安承如的一槍刺出,手持升龍槍一下子就挑偏安承如的一擊,第二槍出槍如閃電,一槍就將安承如的脖子處扎出一個窟窿,安承如脖子處噴出紅霧,倒在沙場。
張良弼看到李文忠已經跑出去十丈遠,知道自己追不上了,只能朝著常遇春大叫到:“還有誰要上來與我一戰。”這聲音真似寺院前的銅鐘,耳鼓都為之振動。
張良弼站在陣前,孤身一人持槍立馬,等待著大明軍隊里誰敢上來出戰,一會兒功夫之后,一人手提流星霸王槍,坐跨追月無影馬,穩穩當當來到陣前,來者正是風流將軍常遇春。
張良弼看到常遇春親自下場,說到:“沒想到這么早就將軍對面了。”
常遇春冷冷說到:“當年我與張定邊大戰九十合,現在想來依然心馳神往,人生難有這樣的敵手,今天與你較量,希望也有當年的痛快。”說完提槍就要上前。
二人正要一場大戰時,就聽得張良弼陣內有人大喊到:“張將軍趕緊回城,有人在后方偷偷攻打城門。”
張良弼一聽,知道自己全軍領到城外與明軍對戰,沒料到城內空虛時有明軍來偷襲,大罵一句到:“原來常遇春也學會偷雞摸狗之事。”拍馬就回頭。
常遇春這次領兵來打慶陽城時,湯和就對常遇春說:“常帥我們不能每座城池都這樣攻打,這樣實在太費力,慶陽城并不是大城池,只不過是張良弼在守城,而變成難打而己,如果我們派一支奇兵,趁雙方陣前廝殺時,從后方攻破城門,到時張良弼軍馬回不了城,我們前后夾擊,必定全殲元軍。”
常遇春果斷聽從了湯和的建議,于是在兩邊對陣時,已經有一只萬人的步兵繞道慶陽城后方,已經攻城了慶陽城的北門。
常遇春看到張良弼回頭,當即手中霸王槍一揮,大喊到:“一鼓拿下慶陽城,全軍出擊。”頓時所有明軍將士全軍沖鋒,與城外布陣的元軍殺在一起。
張良弼看到明軍全軍出擊,自己的隊伍來不及回城,對著自己的軍隊大喊:“后退者死,全力殺退明賊。”自己更是身先士卒,勇不可擋。
兩邊都是上陣拼命力戰,這一場對戰一直從辰時殺到晚上,張良弼手下將士各各都拼盡全力,最終因為兵力不夠,最后敗下陣來,張良弼最后想拼死在戰場上,被自己的弟弟張良臣死拖硬拽的拉走離開。
張良弼到了安全地方再清點人數,只有二百多將士活著逃了出來,自己手下的大將林岳、弟弟張良德、張良珪都在混戰中陣亡。身邊只剩下兩個弟弟張良佐和張良臣,慶陽城五萬兵馬基本上全部陣亡。
張良弼仰聲長嘆,說出一番話來,欲知張良弼說了什么,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