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靈演義
20
上回說到,陳友諒傾巢出去,欲直取金陵,卻不料中途變卦,全力圍攻南昌城,南昌守將朱文正派劉和出城送信。
劉和將信件裝入筆桿粗細的管子里,藏于里衣,走一條暗門,悄悄出城,趁漢軍不備,一個全力沖刺,跑出四十丈。這時漢軍也有發現,大喊不要跑了賊將,亂箭飛來。劉和腳步如飛,成功跳入贛江,一陣浪花之后,再也看不到人。南昌城內諸將見劉和已經成功跳入贛江,都長舒一口氣。
還沒等南昌諸將高興,就見陳友諒的大船上,也有一員將軍跳入水中,才半柱香功夫,只見那將軍,已經手拉大鐵鉤,鉤子上拉一具無頭的尸體,細細一看,正是剛才下水的劉和。
南昌城諸將驚得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他們不敢相信對方居然可以這么快的時候抓到劉和并且殺掉,這人的水性得有多好才可以辦到啊。只見那員將領,將那劉和的尸體,徑直拉到南昌城的下面,當著南昌城上諸將的面,一鉤一鉤,把那尸體撕個粉碎,然后一口一口吃掉,城上有些膽小的將領,見如此情景,直接暈倒。朱文正,趙德勝等諸將咬碎鋼牙,兩眼噴火。
朱文正問諸將還有無計策,趙德勝答到:“將軍你還記得之前南昌城那三員守將嗎?”
朱文正:“你說的是祝宗,康泰,李廣信三將?”
“正是,”趙德勝說到“他們三人死了之后才知道三人具是妖怪,而剛才殺死劉和將軍的這人,我懷疑也是妖怪,從古至今,我從未聽說過戰場上殺掉敵將還要吃掉對方的。更何況劉和將軍的水性,普通人絕不可能這么快的在水底捉到他,更不要說殺死他了。”
朱文正點點頭,說到:“我也是有所懷疑,那如果漢軍已經有妖孽助陣,我軍如何送信吶?水路是最好的路了,想從陸上走,一只蒼蠅都飛不出去。”
趙德勝突然心沉如水,說到:“為國為家,為了我軍早獲勝利,這個事情我來吧。”說完大義凜然。
朱文正不明白,問到:“趙將軍有何計策?”
趙德勝說到:“要想成功送信,必須潛水出去,張子明將軍也是水性極好,應該可以完成任務。現在的問題是對方有水性更好的妖孽助陣,張子明下水之后也是游不出去,那只能用計將對方的所有將領全部吸引過來,讓張子明將軍偷偷出去。”
朱文正突然明白過來,說到:“趙將軍此計雖是可行,但你如果吸引對方所有將領過來,那可是九死一生吶。”說完聲音已帶哭腔。
趙德勝說到:“我自從參軍,跟著主公作戰,早己將生死置之度外。我去之后,請轉告主公,趙德勝不能陪主公掃清中原,對不住了,來日主公到贛江,若江濤洶涌拍船,就是我給主公賠禮了。”諸將聽完早己淚流滿面,趙德勝則一副大義凜然。
南昌城已經被圍了十幾天了,漢軍在一波波的攻勢之后,也做半天的修整,突然,南昌城大門打開,外邊的漢軍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陳友諒聽到消息,以為是有人出來投降了,騎馬帶領諸將來到陣前,只見城內出現一人,也不騎馬,雙手托一個很大的東西,一步步的向城外走出。
漢軍諸將都看不明白,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待那人走出城外約二十步時,才看清楚是守城將領趙德勝。只見趙德勝雙手舉著的東西,是一個幾百斤重的大香爐。
趙德勝把香爐往地上一放,灰塵四濺。張定邊一看這架式,暗暗嘆到:“真神人也!”
趙德勝遠遠喊到:“張將軍,我知你一心要為令郎報仇,咱們之間的帳,改天再算,我今天單人出陣,是想與漢軍里幾位修行的人比試比試。”
張定邊見趙德勝這樣說,武器沒帶,連鎧甲都沒有穿,現在上去殺他有失自己風度,只能不接話,站在原地不動。張定邊轉眼看翁云鵬邊上,站出五員將領,同時走上陣前。
趙德勝見對面站出五人,知道自己猜的不錯,于是大喊:“五位大仙請了,我原來是黃山頂上,遇到過太上老君,他看我天份極高,想收我為徒,我當時死活不愿意,后來太上老君見我不愿意,就送給我一道符,只要把為道符貼在物件上,任何東西都可以變成法器。我今天見對面陣營里面也有修行之人,突然有斗法的沖動,所以我今天早上特意到寶通禪寺,把大門口燒香的香爐搬了過來,現在我已經把符貼在香爐之上,諸位大仙誰敢上來一試。”說完把大鼎轉了半圈,露出一個很大的紙張,上面也不知道畫了點什么圖案。
那五個出陣的將領,一聽對方說這道符居然是道家祖師爺太上老君畫的,誰也不敢上前。翁云鵬站在陣營里面,他法力要高出陣前五人很多,他也只是對這道符將信將疑,因為那道符大的離譜,快糊住大鼎的一面了,站的老遠都可以看清圖案,自己修行這么多年,重來沒見過這么大的符咒,但是太上老君的名頭實在是太大,自己也不敢妄然行事。再說陳友諒,他是知道陣上五將,都是翁云鵬請來的妖怪,連他們都不敢上前,自己當然也不要亂動了。
于是戰場上出現了奇跡,千軍萬馬對陣一人,卻都沒人說話,沒人走動,甚至連呼吸都聽得見。
趙德勝見對方如此陣容,竟然一個也不敢上前,忍不住想笑,說到:“怎么樣,有誰敢上來與我斗法,我只要一念咒語,馬上就可以把你收到大鼎內,燒成熟食。”
對方還是一人也不動,趙德勝沒料到自己扯一個彌天大謊,竟然可以把對方唬成這樣,自己都不知道該干什么了,想了一下,說到:“既然不打,那你們就退兵吧。”
翁云鵬站在陣里,一直懷疑趙德勝扮豬吃老虎,眼見如此場景,親自上陣,說到:“你既然有道家祖師爺的符,我且問你,太上老君畫符是從上往下,還是從下往上?”
趙德勝答到:“當然從上往下。”翁云鵬馬上回陣,說到:“快殺了眼前這人,竟然騙我們到現在。”
趙德勝見事己敗露,大喊:“我早日出陣,只不過是使了一招金蟬脫殼,我早己派人從贛江游走,我家主公大將不日將到,到時把你們全部碾為畿粉。”說完哈哈大笑。
陳友諒聽到這里,暴跳如雷,眼里又流出綠光,陣前放出一箭,正中趙德勝肚臍眼,大叫:“給我亂箭射死。”頓時飛矢如蝗,趙德勝射成刺猬。
可憐趙德勝一代勇將,今日舍生取義,死于南昌城。
陳友諒事后問翁云鵬如何看出對方使詐,翁云鵬說到:“那符上有三清的符號,太上老君自己就是一氣化三清,怎么還要畫三清符呢。”
再說張子明趁趙德勝李代桃僵之計,從贛江出逃,三日后送信到金陵,朱元璋接信后大驚,立刻整軍出城,與陳友諒決戰。叫張子明先行回南昌告訴情況,死守南昌,等待救援。
卻不料張子明在贛江處又被對方妖怪抓住,帶到陳友諒面前。
陳友諒正在為南昌城久攻不下發愁,看到張子明被帶到,就說:“你送信給朱和尚,那禿子怎么說的?”
張子明知道此時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消息告訴南昌城內的守將,自己此刻千萬不能死,于是說到:“朱元璋說自己水軍無法與漢軍對抗,讓我回南昌城,告訴守將趁夜棄城逃跑。”
陳友諒一聽,哈哈大笑:“和尚如果是個廢物,我量他也沒有能力與我天兵對抗,看我這次拿下南昌城,去金陵捉和尚,我要拿他的人頭敲木魚。”
張子明順勢說到:“要不,將軍讓我去告訴朱文正,讓他早日棄城逃跑。”
陳友諒眼珠一轉,說到:“我可以讓你去傳遞消息,但是不是放你回去,我要拿鐵鏈拴住你,讓你只能在城下喊話,你若瞎喊,我就一箭射死你。”張子明點頭答應。
于是張子明腳上扣著鐵鏈來到南昌城下,朱文正見張子明回來了,腳上扣著鐵鏈,知道己被抓住,正欲問話。張子明在下面喊了起來:“南昌守將朱文正聽著,我已經成功把求救信件送到主公面前,主公現在正全軍來救,你只要固守南昌,到時與你兩面夾擊,擊敗陳賊。”
陳友諒一聽暴跳如雷,一箭射出,正中后背,張子明忍痛喊到:“我已經完成任務,請朱將軍務必守住城池,張子明去也。”說完一頭撞死在趙德勝留下的大鼎上。
陳友諒依然憤憤不平,張定邊則默默不語。
1363年7月中旬,朱元璋親自帶隊,徐達為左先鋒常遇春為右先鋒,帶兵二十萬,來救南昌城,此時陳友諒已經把水師集中到鄱陽湖里,朱元璋剛見勢派徐達先守住翻陽湖口(今JJ市東),擺開陣勢,與陳友諒決戰的日子到了。
陳友諒的戰艦又高又大,船內可分四層,每次都可以騎馬而過,朱元璋的船則上兩層船支,相比陳友諒的船是沒法打的。徐達于是定下戰略,利用鄱陽湖面積大蘆葦多的特點,以快打慢,以小打大,利用自身優勢,啃食陳友諒。陳友諒把戰艦開到康郎山附近,突然遇到徐達的快船,陳友諒慌忙應戰,結果徐達只做很小的進攻,竟然帶兵往康郎山跑去,陳友諒大怒,帶兵沖上康郎山,要殺死徐達。
徐達為何要棄船往康郎山跑呢?原來他從張子明口中已經得知,對方有水性極好的妖怪助陣,如若想在鄱陽湖打敗陳友諒,必須先除掉這五個妖怪,所以他故意往山上跑,這也是劉伯溫出的主意,讓他演一出調虎離山之計。
陳友諒果然中計,帶領眾將棄船上岸,騎馬就追,來到一片開闊地,才看到朱元璋已經列好陣形,等待他了。
雙方列好陣形,朱元璋首先發話:“陳友諒,你我二人都是紅巾義軍,都是為了推翻元朝統治,你為何大事未完,卻來兄弟相殘?”
陳友諒喊到:“朱和尚,你難道沒聽說過一山不容二虎嗎,你我之間只能活一個,咱倆兵戎相見是早晚的事,”
朱元璋聽完大怒,喊到:“誰人可以為我取陳友諒人頭,我重重有賞。”話音未落,沖出一將,大喊:“我是陳公普,來借陳賊人頭一用。”這里陳友諒早已回陣,陣里殺出一將,喊到:“我是曹大世,我來斗你。”兩將殺在一起。
只殺了兩個回合,曹大世突然口里吐出無數泡沫,把陳公普團團包圍。陳公普還不知道什么回事,就被曹大世魚腸劍割喉而死。
朱軍陣上突然沖出一將,大叫到:“你敢殺我弟弟,我陳公輔來取你性命。”拍馬直沖陣前。
陳軍陣上出沖出一將,喊到:“我叫卞大周,我來接你的招。”兩將又殺成一團,只殺了三個回合,那卞大周吐出白色水氣,陳公輔完全看不清楚,被敵將用魚網套住,一劍刺死。
朱元璋陣里眼見連死兩將,個個義憤填膺,又殺出兩將,是陳弼和徐昶,雙雙舉樸刀殺出對面也沖出兩將,秦大力和李大久,拿著鐵錨和鐵鏈。也是殺了幾個回合,秦大力吐出水泡,李大久吐出雪花,把二將團團罩住,根本無法看清,趁機打死在戰場。
這時朱元璋陣里騷亂起來,雖然死的四員將領都是牙將,也都是身經百戰吶,正在慌亂之際,又沖出一將,正是之前投降朱元璋的張志雄。
這張志雄在私下里嘀咕:“我初到朱營,寸功未立,如果能趁此機會,打贏一場,也有臉面。”想完拍馬上前。
陳友諒一見是叛將出來,恨不能一口吃了他,大叫到:“快去給我取他人頭來,我要當球踢!”話音剛落,一將沖出。
這沖出一將是誰,張志雄又能否取得勝利,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