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借住于家(三)
- 重生農女:帶著千億物資搞事業
- 滄行衣
- 1165字
- 2022-02-02 00:00:00
正當喬瀾沉浸在于家這中式庭院的時候,那個小學徒被送走了,而蕓兒姐弟倆個已經被安置妥當了。蕓兒被安置在于家后院的西廂房并緊挨著于家姐姐的房間,蕓兒弟弟則被安置在東廂房,緊挨著于子惠的房間。
等林氏小聲地喊了喬瀾一聲,她才回了神。
林氏看見自家女兒把肉也提進來了,有些肉痛地對喬瀾耳語道:“你怎么把肉也提進來了?”
喬瀾也對林氏小聲地說道:“我和蕓兒姐弟三個都在于家吃住不說,后日,于公子還要幫咱們家……”
喬瀾母女二人正說著,見于家姐弟兩個朝她們來了,就都住了嘴。其實,林氏聽她女兒說后日于公子幫她家的忙,她就想通了,還對喬瀾笑了一下,并滿意地點了點頭。
喬瀾看見她娘不再糾結此事了,也欣慰地對她娘笑了一下。
就在這時,于家姐弟也過來了。四人各自見禮后,喬瀾先把手里的東西遞給于子惠,她又用眼神示意他去安置。本來于子惠想說讓林氏把這些東西帶回去吧,可看著喬瀾的眼神兒,他就說不出來了。于是,他就先把東西放在廚房里。
等于子惠再次過來后,喬瀾母女就和他們姐弟倆說,既然來了于家,因著林氏一會兒就要回村,合該著先去看望一下于夫人,并去行個禮。聽到這里,于家姐弟就帶著喬瀾母女去了正房。
喬瀾母女跟著于家姐弟,進了于夫人的房間后,一進門就看見,這是個兩間房的穿堂屋,分為內間和外間,房間有些入深。
外間這間屋子,正墻前面擺放著一個大大的花梨木柜子,古色古香的。柜子上面擺放了一對兒類似于汝窯的大花瓶,瓶里插了幾支連枝帶葉帶花的夾竹桃。再往上面的墻上,則掛著好大的一幅墨竹圖,上面還題了字,寫著:
“風過不折,雨過不濁,軀有節,而少蔓枝,雖清瘦卻挺拔,數丈傲骨通透,葉似劍鋒卻不外露,微垂亦不自卑,任爾東西南北風,千擊萬磨仍堅韌,不庸不濫,世無其比,不爭平生之榮辱,置己利于度外,則天下付諸笑談。君,當如竹是也。”
喬瀾看著這字,鐵畫銀鉤的,甚有文人風骨,而這些字后面只用了一個印,應當不是藏品,而是于父所作吧!
這房間里的左邊也放著一個長條花梨木柜子,柜子上面離門不遠處也有個花梨木的架子,架上放著一個大官窯的大盤,盤內盛著一個嬌黃玲瓏的大佛手,而靠近正墻那邊柜子上的漆架上,懸著一個漢白玉的比目磐,旁邊還掛了把小錘。
這房間左邊這堵西墻上也掛著一幅圖,是幅山居煙雨圖,煙雨朦朧的很有些意境,這圖上面只用了印,倒是沒有題字。不過圖的左右兩側掛著一副對聯,上書曰:“屏障鋪煙山石峻,乾坤有德海川歸?!?
這房間的右邊挨著窗戶這邊有一道門,東墻邊上有一桌一椅,案桌上壘著一摞書帖,有兩方硯,一把“觀海聽濤”的鎮尺,一個筆筒,筆海內插得筆如樹林一般。
喬瀾看著房間內的擺設,心里道:這于家給人總體的感覺,就是清雅、有風骨的文人書卷氣,而已經去世的于大人,應當是個“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好官吧。可惜了,好人不長壽……
等她掃過外間的陳設,就跟著于家姐弟倆,進了于夫人所在的內間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