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易、裴家的祖輩曾是部隊里的高官,退休后便住在了軍區大院。
父輩那一代人,易家有易涵的父親、姑姑和二叔,裴家有裴焱的父親和二叔,紀家除了紀筱寧的父親,還有紀家二叔、紀家小姑。由于小時候都是在一個大院里“撒野”,他們也算是總角之交。
到了紀筱寧他們這一輩,父母忙起來沒法兒照顧他們,就會把他們送到他們爺爺奶奶這邊。久而久之,他們這些小輩也就熟絡起來了。
若是說起小輩的人數,紀家是三家中人數最多的。僅僅是紀筱寧一家就占了三個,而紀家二叔和小姑各有一兒一女。易家除了易涵,還有他姑姑的兒子和二叔的女兒。裴家除去領養回來的裴汐,還有裴焱和他二叔家的兩個女兒。
父輩那一代人幾乎都在部隊里待過幾年,接受過幾年的軍事化訓練。但是除了紀家二叔和易涵的父親,其他人后來都離開了部隊,走上經商或其他的道路。
從此大家分散于五湖四海,只有逢年過節才得以相聚。
父輩那一代人有自己的原則,絕不借助家里的關系給自己鋪路,因此他們的創業之旅無比艱辛。
他們憑己所長以及時間的沉淀,慢慢地開辟出一條屬于他們的道路。
他們曾遇上金融危機,公司流失大量人才;也曾因決策失誤,幾近導致公司破產……
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經營之道后,公司的經營才日漸穩定。
現在,紀家的世紀、裴家的裴氏以及易家的易氏都是國內外知名的公司。
紀家的公司主要從事電子產品的開發,易家從事設計行業,而裴家則是著重于藥物的研究。
紀家小姑當初選擇走上科研的道路,她研究的是關于疾病治療的藥物,所以她與裴氏有著諸多合作。
十幾年時間過去,他們都已為人父、為人母。大家聚在一起,想起當年那段艱難而難忘時光,也是無比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