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網上辯論(求推薦票)
- 文娛:從滿分高考作文開始
- 富土康在逃保安
- 2342字
- 2022-01-17 18:00:00
翌日,李軼頂著個一對黑眼圈從床上艱難起床。
昨晚跟張小曼聊天聊到了半夜,實在困得受不住了才睡覺。
下了床,打開電腦,當看到啟明中文網的新書排行榜時,李軼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淦!邪龍這個逼為了賣版權,臉都不要了!”
李軼倒不是怕輸給邪龍,他的采訪昨夜才播出,接下來的幾天他都會是網絡輿論的熱點,會源源不斷地給《斗破蒼穹》帶去流量。
更何況,這還只是他出的第一招,汪封的演唱會可還沒開呢。
等汪封的演唱會開始,加上他給的那兩首歌,能給《斗破蒼穹》帶來的熱度,不會比采訪視頻低多少。
他只是覺得邪龍好歹也是現任網文第一人,這樣做是不是太無恥了一點。
給編輯青鳥發了信息詢問了一下情況,得知啟明中文網給自己安排了一次封面推薦之后,李軼的心情終于好了一些。
青鳥發來消息安慰:“邪龍他愛刷就讓他刷好了,反正現在業內人都知道他的成績是刷出來的!你只管好好寫《斗破蒼穹》,上架成績肯定能打破記錄的!”
青鳥的話說得沒錯,但被一個刷子壓在頭上,雖然不會掩蓋《斗破蒼穹》的優秀,但是實在是惡心人。
李軼越想,念頭就越不通達。
艸!既然邪龍打定了主意要刷到底,那就給他一個深刻的教訓。
在跟青鳥進行了深入溝通,又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之后,一個計劃逐漸在李軼的腦海中成型。
一直到餓的肚子咕咕叫,李軼才終于完成了最后的構想。
只要這個計劃能順利進行,夠邪龍喝一壺的了!
將這件事情拋在腦后,李軼只覺得腹中空空,連忙跑去洗漱、找吃的去了。
經過一個晚上的發酵,李軼接受采訪的視頻已經在網絡上全面鋪開了,
網絡上的風向再次發生了改變。
先前一邊到的詆毀和謾罵逐漸減少,贊揚的聲音再次冒了出來。
輿論之所以能如此快反轉。
首先是因為在短短兩天之內,網絡上對李軼的評價,已經經歷了多次轉變。
這讓更多的人不再盲從,站在了更加理智的角度,去看待李軼這個少年。
另外就要歸功于李軼的公關迅速了。
在公關行業中,有一個名次叫做“黃金48小時”。
意思是說,一件壞事發生的48小時之內,是扭轉公眾看法的黃金時間。
過了這48小時之后,這件事情就會被完全傳播,到時候想要再扭轉公眾看法,就要付出成倍地努力。
而在李軼前世,隨著網絡信息交流的速度加快,這個黃金時間被縮短到了8小時。
而李軼在這次的危機公關中,從網上爆發出對他的負面評論,到采訪視頻播出,正好也就8個小時。
李軼在網絡上的形象逐漸趨于正面。
對于他放棄高考,追求寫作理想的選擇,大多數人都表示了尊重。
一些學生甚至把李軼當成了偶像。
特別是那些被各種考試壓迫得喘不過氣來的中學生。
在他們看來,李軼寫下高考滿分作文,卻放棄高考,追求理想的行為,簡直跟古代厭倦了朝堂的名仕,留下千古名篇之后,遁入江湖的一代俠士一般傳奇。
在網上已經能看到,有不少人把自己的個性簽名改成了【打不倒我的,終會讓我變得更強。】
但這又引起許多家長的不滿,立馬就有一些教育專家站了出來,指責李軼這種行為是在毒害年輕人,打擊學生的向學之心,如果人人都效仿李軼的行為,華夏的教育事業將毀于一旦。
其中一個名叫姜方舟的專家噴得尤為激烈。
【李軼這樣的行為,是對國家教育事業的極大破壞。
一些年輕人還在這里笑,我急得眼淚在肚子里打轉。
希望李軼能向全國人民謝罪,勇敢地承認他犯下的錯誤!】
這種危言聳聽的觀點,一向在學生家長的群體中很有市場。
于是,網上就李軼的行為是否危害國家教育為論點,展開了辯論。
最終兩位參與了高考閱卷的兩位知名教授,也通過社交媒體表達了他們對李軼的祝愿,才終于讓這個話題有了止歇的跡象。
鄭國立教授通過學生的微博發了一篇帖子。
【《赤兔之死》是我給的滿分!當我看到寫出《赤兔之死》這樣文章的學生,高考總分只有50分時,我是如何心灰意冷,已經無法用文字來描述。
當時我只覺得這個年輕人簡直無可救藥,白白浪費了這么好的天賦和才華。
但在看完李軼的采訪之后,看見他篤定的眼神,我突然覺得他的未來,或許可以期待。
我期待李軼能夠走出不一樣的路,期待他未來的作品!】
在鄭國立教授的帖子發出來不到十分鐘,魏文遠教授的帖子也緊隨其后,出現在了網上。
【我贊同鄭教授大部分觀點,唯有第一句不敢茍同,《赤兔之死》其實是我給的滿分!】
網友雖然不知道這兩位大教授為何要為是誰給《赤兔之死》打的滿分而爭論。
但是兩位知名教授在網上發表了支持李軼的言論之后,大部分教育專家都選擇了偃旗息鼓。
他們雖然掛著個專家的名頭,但是在這個專家遍地走,公知多如狗的年代,他們的話跟兩位全國知名教授比起來,連個屁都算不上。
唯有姜方舟還在上躥下跳。
【就算李軼有才華又怎么樣,他這樣做,對得起把他教育成才的老師嗎?
知不知道他一個人交白卷,要把班級的平均分拉低多少,這不是讓老師心寒嗎?
他破壞的不僅是教育事業,還辜負了人民教師的辛勤勞作!
這種人就是有才無德的典范!】
就在此時,《科學世界》的官方網站和官方媒體賬號,轉發了李軼的采訪視頻,并在視頻下方強調,李軼收到的第一筆稿費,就是來自于《科學世界》。
而且李軼投稿的作品,獲得了《科學世界》編輯部的一致好評,是今年收到最讓人驚喜的作品,而且已經收錄在《科學世界》的七月刊,將會在7月1日正式發售。
《科幻世界》的副主編張海華還在下面親自發帖,反駁了姜方舟的論點。
【李軼的作品充分體現了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以及對教師這一職業的深刻感情,相信所有人看過他的作品之后,都不會懷疑李軼的個人品德!】
《科學世界》這一波操作,是蹭熱度也好,是給李軼正名也好,反正又帶起了一波討論。
不少人對李軼寫的科幻小說表示了期待。
一些等不及的網友,已經登上了啟明中文網,打開了《斗破蒼穹》。
雖然有一些對玄幻小白文不感興趣的讀者失望而回,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沉迷在了斗氣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網上一天的跌宕風云,《斗破蒼穹》的熱度一直不減,到晚上李軼登上作者后臺看數據的時候,《斗破蒼穹》的收藏已經達到了75萬。